生物学科:新高考背景下基于核心素养的“三新”课堂样态

杜金洲

<p class="ql-block">活动一:三新”课堂“新授课”样态</p><p class="ql-block">——基于情境的问题导向的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刘若坤老师的一节孟德尔分离定律新授课。</p> <p class="ql-block">生物教学将提高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为生物课程教学的总目标。</p><p class="ql-block">大情境贯穿全节,在大情境的基础上,设计具有层次性、连贯性和启发性的问题串或小情境形成“探究链”,进而使教学情境的每一个阶段都环环相扣,在逐步解决设计好的情境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思考和探究生物学问题,深入理解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p><p class="ql-block">刘若坤老师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亲自参与课堂知识过程,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有步骤地对生物及相关事物进行观察、描述、提出问题、查找信息、提出假设、验证假设、思维判断、做出解释、并和他人合作交流。进而在这个过程中,鼓励学生学习解决问题并学会应用,培养学生的提升动手能力、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p> <p class="ql-block">活动二:专家讲座</p> <p class="ql-block">郭信,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教育特聘人才,吴江中学教务处主任。多次获高考教学成果优良证书、区级嘉奖、区优秀班主任等称号,曾获省级高中生物优质课一等奖,两次获大市级高中生物优质课及基本功一等奖,近年来开设苏州市公开课1次、吴江区公开课5次,辅导学生参加中学生生物学奥赛获国家二等奖等奖项,并有多篇论文在省级期刊发表。</p> <p class="ql-block">三新”即:新高考、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为导向,考察学生的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和必备知识。考察要求基础扎实,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和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新课标为核心,其基本理念:核心素养为宗旨,内容聚焦大概念,教学过程重实践,学业评价促发展。新教材为工具,新修订的生物必修教材在具体内容的编写与阐述上充分落实了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其次优化了探究、实践活动的设计,在内容的编写上也进一步体现了时代性。“三新”理念对高中生物课程的开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三新”的课堂新样态教师不仅要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更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让学生能立足于所学的知识内容,展开多元化的创新创造以及实践探索,保证课堂教学环节有探究有趣味。因此,若要落实“三新”,则应做到:其教学设计上高度关注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组织以探究为特点的主动学习;围绕大概念组织重要概念选择恰当的教学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加强完善生物学实验教学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达成;注重渗透科学、技术、社会相互关系,拓宽学生视野;完善教学评价机制,助力高效教学。</p> <p class="ql-block">活动三:专家点评</p><p class="ql-block">郭信老师评课:</p><p class="ql-block">本节内容立足于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过程,运用假说一演绎法,是学生学习《遗传与进化》这一模块的基础。</p><p class="ql-block">1、刘老师以饱满的热情、严谨的态度,充分展示了她的教学风采。课堂上,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活跃。</p><p class="ql-block">2、此次授课班级为普通班,注重落实学生的双基知识是非常必要的,课上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学习,应用复习案,会教学生运用现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有一个很大的亮点是通过让学生应用减数分裂等相关的知识绘图了解分离定律的细胞学基础,深入理解分离定律的实质。</p><p class="ql-block">3、建议</p><p class="ql-block"> 针对生物学中的一些抽象的思维和方法可以符号化、图像化等表示,适当增加学生的思考时间,有一些简单的问题可以给学生独立完成。复等位基因问题对学生来说较困难,在复习等位基因时可以把复等位基因这一内容带学生再次理解,下一课时重在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p> <p class="ql-block">“独行快,众行远。”相信本次教研活动有利于老师们互相学习,深研理念,俯身耕耘,共赴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