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游走记(六)白马寺

微尘轻轻(谢绝送花)

<p class="ql-block">  白马寺位于洛阳市东郊,是中国最早的佛教寺院,被誉为“中国第一古刹”。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因汉明帝“夜梦金人”遣使西域求法,高僧摄摩腾、竺法兰以白马驮经像抵洛,故得名。作为佛教传入中国后官方兴建的首座寺院,白马寺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是汉传佛教的“祖庭”和“释源”。</p><p class="ql-block"> 寺院现存建筑多为明清时期重修,主要景点包括山门、天王殿、大佛殿、大雄宝殿、接引殿等,寺内保存有元代夹纻干漆造像、唐代经幢等珍贵文物。毗邻的齐云塔院内有金代重建的密檐式砖塔。此外,白马寺还建有国际佛殿区,包含印度、缅甸、泰国风格的佛教建筑,展现文化包容与交流的特色。</p><p class="ql-block"> 1983年,白马寺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汉传佛教重点寺院,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兼具历史、宗教与艺术价值,是中外游客了解中国佛教文化的重要窗口。</p> <p class="ql-block">  金庸在多部作品中都提到白马寺,作为背景或情节元素出现,但多为艺术虚构,与史实有着差异。金庸借用白马寺的真实名望,为虚构情节增添了历史厚重感。</p><p class="ql-block"> 现实中的白马寺是宗教场所,而小说中被赋予了浓厚的武侠色彩(如藏有秘籍、高僧隐居等),为白马寺增添了不少神秘和精采,更为侧重戏剧冲突,现实则侧重宗教与文化传承。</p> <p class="ql-block">可惜天王大殿人潮拥挤进不去</p> <p class="ql-block">院内仍有步步莲花的意境</p> <p class="ql-block">矗立的石碑斑驳无声,静静彰显着汉传佛教“祖庭”历史的厚重与辉煌</p> <p class="ql-block">  冲着洛阳牡丹花而来的我,管它芍药还是牡丹,此刻在这里实现了第一眼的“先睹为快”</p> <p class="ql-block">随处可见着汉服的小姐姐,实现着她们的穿越时空之旅</p> <p class="ql-block">藏经阁前挂了“释源美术馆”的匾额</p> <p class="ql-block">清凉台上人出人进不清凉</p> <p class="ql-block">  法宝阁也与时俱进挂牌“释源陈展馆”</p> <p class="ql-block">轧碾过人间烟火的石磨盘,结束原生使命改换了门庭与功能</p> <p class="ql-block">  白马寺传统寺院里回响着碰撞异国佛教艺术的清音</p> <p class="ql-block">“圣教西来”的牌坊俨然伫立,默默目送我们踏向新的旅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4.4.2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