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苏州博物馆位于姑苏东北街204号,馆址为太平天国忠王府,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2006年10月6日,由世界著名设计大师贝聿铭先生设计。堪称完美。</p><p class="ql-block"> 博物馆的建筑造型与环境自然融合,空间处理独特,建筑材料新颖。构思巧妙,最大限度地把自然光线引入到室内。</p> <p class="ql-block"> 屋面及白色墙体的建筑整体风格简洁明快。其坚固性、工艺性都超过传统的小青瓦。被称为“中国黑”的花岗石黑中带灰,淋了雨是黑的,太阳一照颜色变浅成深灰色。石片加工成菱形,依次平整地铺设于屋面之上,立体感很强。</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展厅只有一层,有“吴地遗珍”、“吴塔国宝”“吴中风雅”“吴门书画”这4个。</p> <p class="ql-block">塔底座为四面十六罗汉像须弥座,堪称一绝!</p> <p class="ql-block"> “吴塔国宝”系列有瑞光寺塔佛教文物和虎丘云岩寺塔佛教文物两个主题展室;</p><p class="ql-block"> “吴中风雅”为文房雅事、闲情偶寄、墨戏草堂、锦绣浮生展厅。</p><p class="ql-block"> “吴门书画”尤以吴派及吴派源流诸子、四王吴恽及其源流诸子、扬州画派诸子等作品居多。</p> <p class="ql-block">出土古文物让观众驻足不前。</p> <p class="ql-block">真珠舍利宝幢北宋 通高122.6厘米</p><p class="ql-block"> 该宝幢1978年出自瑞光塔天宫。宝幢主体以楠木制成,分须弥座、佛宫、塔刹三个部分。佛宫中心为碧地金书的八棱柱形经幢,经幢中空,内置两张雕版印大隋求陀罗尼经咒,以及一只供奉九颗舍利的葫形小瓶。真珠舍利宝幢的制作综合了木雕、描金、玉雕、穿珠以及金银细工等专业技术,共用珍珠四万余颗,是一件集名贵选材与精巧工艺于一身的珍贵宗教艺术品。</p> <p class="ql-block">上下均为瑞光塔出土的珍贵文物。</p> <p class="ql-block">五代时期的残石像。</p> <p class="ql-block">清乾隆彩绘盆</p> <p class="ql-block">镂空瓷器碗。难得一见。</p> <p class="ql-block">玉器馆的藏品也大放光彩。</p> <p class="ql-block">形象逼真的卧牛</p> <p class="ql-block">栩栩如生的对象</p> <p class="ql-block">惟妙惟肖的蟾蜍</p> <p class="ql-block"> 苏州博物馆现有藏品四万余件,以出土文物、明清书画和古代工艺品为馆藏特色,包揽了众多“吴地遗珍”,是一座最能体现吴地文化的藏馆。</p> <p class="ql-block">顾绣以名画为蓝本,以技法精湛、形式典雅、艺术性极高而著称于世。(上下图)</p> <p class="ql-block">名贵的紫砂壶</p> <p class="ql-block">精美的工艺品—鼻烟壶,小可手握,便于携带。</p> <p class="ql-block">熟悉的蟋蟀罐</p> <p class="ql-block">大小不一的扳指,它是一种护手的工具,用以扣住弓弦。放箭时,也可以防止急速回抽的弓弦擦伤手指。(上)</p> <p class="ql-block"> 欣赏贝建铭先生的设计,能工巧匠的建造及新型建筑材料的应用,给游客一种视觉享受。</p><p class="ql-block"> 玻璃、钢铁结构让现代人可以在室内借到大片天光,开放式钢结构替代传统建筑的木构材料,屋面形态突破了传统建筑“大屋顶”在采光方面的束缚。</p><p class="ql-block"> 几何形态构成的坡顶,立体几何形体的玻璃天窗独特完美。既有中国传统建筑中老虎天窗的元素,改良后又能让屋顶的立体几何形天窗和斜坡屋面形成一个折角,呈现出三维造型效果。</p><p class="ql-block"> 解决采光的同时,更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建筑的屋面造型样式。</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内附设花园式的休闲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