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在省检察院时的三位检察长</p><p class="ql-block"> (郝广谦)</p><p class="ql-block"> 省检察院十四年,</p><p class="ql-block"> 地方工作得锻练,</p><p class="ql-block"> 前后三任检察长,</p><p class="ql-block"> 公正廉洁美名传。</p><p class="ql-block"> 我1988年10月由原兰州军区第21军61师高炮团政委转业地方,进入山东省人民检察院,在省院工作的十四年里,前后经历了臧坤、赵长风、国家森三任检察长。三位老领导给我的总体印象都是形象高大,公正、公道、正气凛然的党的优秀领导干部,他们有丰富的党政领导领导工作经历,党性观念强、个人修养好,有很好的政治素质、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实践经验丰富,善于从大局、从宏观角度看问题,工作重点突出,把控能力强,在全省有很高的群众威信和声望。</p><p class="ql-block"> 能遇上这样的领导是幸运的,在他们的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及同志们的指帮助下我顺利实现了由军人到地方干部,由团政委到普通工作人员,由政法检察工作的门外汉到合格检察业务工作者的转变。从三位检察长身上学到了很多在部队和基层学不到的东西,工作能力水平各方面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与进步,同时得到了锻炼和磨砺,受到了组织的培养重用。</p><p class="ql-block"> 这十四年是我人生的黄金阶段,终生难忘!它使我阅历更加丰富,逐步沉稳老练和成熟,收获到不少人生哲理、实践感悟和新学科、新知识,感受到了工作的酸甜苦辣和充实快乐。时光荏苒,往事如烟,回忆往事,感慨万千!这是我人生难以忘怀的十四年,我衷心感谢在省院十四年里对我培养教育、关心关爱的三位检察长老领导和同事!谨以此美篇表达对他们的敬意和怀念!</p> <p class="ql-block"> 第一任检察长臧坤</p><p class="ql-block"> 臧坤老领导是我从部队转业地方进省检察院时的在任检察长,他从青岛市长岗位上调来,是经济、社会工作的行家里手,他早年参加革命,党性强、个人修养好,公道正派讲原则,在全省有较高威望。对检察工作大事把关定向,具体工作大胆放手,注重发挥党组一班人和业务骨干作用,使全省检察工作健康有序、平稳发展。</p><p class="ql-block"> 他在任几年里,有大量军转干部充实进检察机关,他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出发,配合省政府人事军转部门工作,对分配的军转人员积极接收,不讲条件。平时,他发挥军转干部优势和特长,注重把优秀的人才及时选拔充实到中层领导岗位。1988年前后,他针对个别人员对军转干部的偏见强调,军转干部、特别是团以上领导干部都是大浪淘沙,一步一步选拔上来的,干到这一步也不容易,和地方干部要一视同仁,一样重用,对他们不应降级安排。我88年转业,89年被省人大任命为正处级检察员,是臧坤检察长这一指导思想的受益者之一。原省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李敬武,政治处处长马友才、技术处处长陈守綱、行装处处长李毓忠等都是军人出身,他们就是臧坤检察长在任时提起来的。</p><p class="ql-block"> 他注重对检察工作把握大局,分类指导,及时敏锐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1992年初,他发现全省各地反贪工作起步不够及时,指示反贪局抓一下这个问题。反贪局领导派我(时任综合指导室主任)带有关人员到相对抓的早的烟台、潍坊开展调研,我们一行四人先后到两市召开多层次人员参加的座谈会,后写出了《烟台潍坊两市坚持一个“早”字,做到四个到位,反贪工作实现开门红》的调研报告,报臧坤检察长看后,他做出明确批示,此报告很好,上报高检、省委,下发全省检察机关。时间不长,我被调省检察院办公室任负责文字工作的副主任。这是我到检察机关后的重要一步,为今后的顺利发展奠定了基础。</p><p class="ql-block"> 臧坤检察长离休后定居在青岛,省检察院的干警们都时常想起这位德高望重的老领导,不少人专门或顺便去青岛看望他。他平易近人,不论是干部还是司机,都热情接待。2013年他不幸离世,省检察院派代表和各地市的老检察长们参加了遗体告别仪式。十多年过去了,我们仍然思念、怀念这位慈祥、威严的老检察长!</p> <p class="ql-block">附:臧坤检察长简历:臧坤,1928年4月出生于山东省五莲县,1944年12月参加革命工作,194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历任诸城县公安局文书、干事、股长,诸城县委组织部干事兼县直机关党总支书记,胶州地委组织部干事、秘书,胶州地委审干办公室主任等职务。1981年12月,臧坤任青岛市委副书记、副市长;1983年4月,任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1986年5月,任山东省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于1998年2月离休。</p><p class="ql-block"> 臧坤在任职期间,积极推动青岛的经济发展,制定了一套适合青岛特点的经济发展道路,取得了显著成绩。他还严厉打击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为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作出了贡献。2013年1月10日,臧坤因病在青岛逝世,享年85岁。</p> <p class="ql-block"> 第二任检察长赵长风</p><p class="ql-block"> 赵长风检察长从潍坊市委书记岗位调来省检察院,由于他之前曾在省检察院任副检察长、党组副书记两年,对省院的工作和人员相对比较熟悉,上任初始就对工作和全面发展有了初步打算和规划。他抓工作积极主动、有魄力,看准的事立说立行,大刀阔斧。他在任的几年间,全省检察机关工全面均衡发展,重点工作不断创新,先进典型不断涌现,走在了全国检察机关前列,著名的泰安案件轰动全国。在队伍和后勤基本建设建设等方面也都有了长足发展,涌现出全国模范检察长傅光仁等一大批先进典型,任期内,新建了省院机关办公大楼和多栋干警宿舍楼。</p><p class="ql-block"> 赵长风检察长从基层组织党务工作干起,由区、市到省委机关,积累了丰富的党委工作经验,养成了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做事讲原则、讲大局,认真负责,从不敷衍,对人看主流、看本质,重品行、惜人才。对全省检察机关的工要求高,掌控严,各分市检察院工作各具特色,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局面。在任期间从省院机关下派分市院检察长多批多名,强化了省院对分市检察院工作的领导和干部的上下交流。马友才、陈守綱、陈康扬、郭鲁生等都是在这个时期到分市检察院任检察长的。</p><p class="ql-block"> 赵长风检察长对党的事业忠心耿耿,对贪污腐败腐和社会邪恶现象嫉恶如仇,他主持正义,刚正不阿,为山东检察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p><p class="ql-block"> 2007年,赵长风检察因积劳成疾病逝,享年72岁。他的名字和工作业绩将被历史铭记!</p> <p class="ql-block">附:赵长风同志生平(1935-2007)</p><p class="ql-block">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山东省人民检察院原党组书记、检察长赵长风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7年12月4日在济南逝世,享年72岁。</p><p class="ql-block"> 赵长风同志是山东省高唐县人。1935年10月出生,1952年7月参加工作,195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山东合作干校、滕县专区干校学员,山东峄县供销社办事员、副科长,枣庄钢铁厂、张范铁矿股长,枣庄市委工业部、组织部干事,枣庄市革委会政治部组织组副组长、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枣庄市薛城区委书记。1980年6月任枣庄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1983年8月任枣庄市委副书记,1986年6月任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党组成员,1988年12月任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正厅级)、党组副书记,1989年5月任省委政法委副书记(正厅级),1991年8月任潍坊市委书记,1993年4月任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党组书记。2003年12月退休。赵长风同志是党的十四大、十五大代表,第六、七届山东省委委员,省第八、九届人大代表。</p><p class="ql-block"> 赵长风同志参加革命工作以来,始终以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重,保持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先进本色。他政治立场坚定,坚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充满信心,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他事业心和责任感强,对党忠诚,识大体、顾大局,坚持原则,刚正不阿,工作勤恳,恪尽职守;他模范执行党的纪律,自觉服从组织安排,不计个人得失;他思想作风正派,为人正直,襟怀坦荡,光明磊落;他密切联系群众,团结同志,廉洁奉公,表现了一名党员领导干部的优秀品质。</p><p class="ql-block"> 赵长风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奋斗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的高尚品德和优良作风,永远值得我们怀念和学习。</p> <p class="ql-block"> 第三任检察长国家森</p><p class="ql-block"> 国家森检察长是从东营市委书记岗位调到省检察院的,之前曾是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他从基层干起,由县委副书记调到省机关,长期从事组织人事工作,有着丰富工作阅历和经验,在识人、用人、培养教育人方面有独到之处。</p><p class="ql-block"> 他工作思路清晰,工作目标明确,标准高,要求严,对检察工作有自己的独道见解和目标打算。在任十年,全省检察工作齐头并进、全面发展,在原基础上有了新的进步,成绩斐然,走在了全国检察机关前列。业务建设全面升级,更加规范有序;管理工作进一步强化、细化;对下指导更加得力;宣传文化工作进一步加强;重视人才培养,优秀干部层出不穷。十年间,是山东检察机关有史以来向上向外推荐干部,提拔下派市、分院检察长最多的。</p><p class="ql-block"> 国家森检察长任职期间,高度重视基础设施建设,省院和全省各级检察机关的办案、办公、住房条件得到了较大大改善,在院内建礼堂和高层公寓各一座,院容院貌明显改观。在干部管理方面坚持严管厚爱,赏罚分明,对队伍中的问题严肃问责,依规依纪处理,绝不姑息迁就。十年间,山东检察机关对外形象,社会影响力逐年提升!</p><p class="ql-block"> 我被省院推荐派往莱芜检察院当了两任检察长,也是在省院国家森检察直接领导下,亲身感受到他对各市分院和基层检察院的具体指导帮助,对检察长队伍的关心厚爱,他是值得我佩服感谢的老领导、老大哥!</p><p class="ql-block"> 国家森检察长对山东省人民检察院的贡献将永远被人们铭记,载入山东检察史册!</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附国家森同志简历:</p><p class="ql-block"> 国家森,男,汉族,1949年8月生,山东淄博人,研究生学历,法学理论专业,中共党员,1970年5月参加工作。</p><p class="ql-block">1970年05月-1972年05月,任淄博市临淄区齐都镇国庄小学教师;</p><p class="ql-block">1972年05月-1973年05月,任中共淄博市临淄区城关公社党委宣传干事;</p><p class="ql-block">1973年05月-1976年07月,任中共淄博市临淄区委办公室秘书;</p><p class="ql-block">1976年07月-1980年09月,任中共淄博市委办公室秘书、综合科副科长;</p><p class="ql-block">1982年07月-1983年09月,任中共淄博市委办公室综合科副科长;</p><p class="ql-block">1983年09月-1984年02月,任中共淄博市临淄区委副书记;</p><p class="ql-block">1984年02月-1986年07月,任中共桓台县委副书记 (1984年10月到省委组织部帮助工作) ;</p><p class="ql-block">1986年07月-1987年09月,任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党员管理处处长;</p><p class="ql-block">1987年09月-1991年06月,任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党政干部处处长;</p><p class="ql-block">1991年06月-1992年12月,任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副部级巡视员兼党政干部处处长;</p><p class="ql-block">1992年12月-1995年11月,任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副部长;</p><p class="ql-block">1995年11月-1995年12月,任中共东营市委书记、市委党校校长;</p><p class="ql-block">1995年12月-1998年12月,任中共东营市委书记、市委党校校长,东营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p><p class="ql-block">1998年12月-2001年01月,任中共山东省委委员,东营市委书记、市委党校校长,东营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p><p class="ql-block">2001年01月-2001年01月,任中共山东省委委员、山东省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p><p class="ql-block">2001年02月-2012年2月,山东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党组书记。</p><p class="ql-block">2012年2月-2013年1月,山东省十一届人大副主任、党组副书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