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迹泓开讲!为厦门集邮爱好者“解锁”专题邮集创作密码

鹭岛邮学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文 | 厦门市集邮协会 王榕美</p> 4月29日上午,厦门市思明区图书馆八楼活动室内气氛热烈,座无虚席。一场由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会士、国家级邮展评审员魏迹泓先生带来的集邮文化讲座 ——《制作专题邮集的实践与思考》在此成功举办,吸引了全市集邮爱好者踊跃参与。此次活动由厦门市集邮协会精心组织,旨在提升本地集邮爱好者的专题邮集创作水平,推动集邮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魏迹泓先生在集邮领域深耕四十余年,作为中国专题集邮领域的专家,他的讲座内容丰富、干货满满。讲座伊始,魏先生便从自身丰富的集邮经验出发,深入系统地剖析了专题邮集创作过程中的核心难点,为在场爱好者们拨开创作迷雾。 在讲解过程中,魏先生结合《桥——它的发展和变化》《地球对人类说》两部国际获奖邮集的创作历程,毫无保留地分享了“素材叙事,逻辑构建”以及“邮品美学布局法则”等专业技巧。他详细解读了如何巧妙运用邮品素材,构建起逻辑严密、引人入胜的故事线,同时展示了如何通过合理的邮品布局,实现美学上的均衡与和谐,让邮集兼具文化内涵与艺术美感。 此外,魏先生还依据邮集评分标准,为爱好者们详细解说了制作专题邮集时的关键要点。在当前数字化时代背景下,他特别强调,专题邮集绝非邮票的简单排列组合,而是要通过这些小小的邮品讲好故事,使其成为承载历史、艺术与科技的文化载体。他鼓励大家学会运用“DeepSeek”等现代技术,为邮集制作注入新的活力与创意。 讲座中,魏先生借助PPT展示了他的国际获奖邮集,直观的展示,让爱好者们对优秀邮集的标准和魅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互动环节,现场气氛达到高潮,集邮爱好者们纷纷抓住难得的机会踊跃提问,围绕“纲要页如何书写”“邮票的选择与编排”“实寄封的排放”等实际创作问题与魏先生展开深度交流。魏先生耐心细致地解答每一个问题,现场学习氛围浓厚。 厦门市集邮协会副会长林炳坤介绍,本次讲座是“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邮展”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后续,协会还将开展厦门市2025年集邮展览等特色项目,希望通过邀请名家开展讲座、举办展览等方式,为集邮爱好者提供更多学习和实践的机会,助力厦门集邮文化品牌的打造,让集邮文化在厦门这片土地上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 此次讲座不仅为厦门的集邮爱好者们提供了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也为本地集邮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