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的母亲没有读过书。从她刚刚能够拿得动“铁货”的时候起,她就开始跟着伯父学习制梳手艺。从她十多岁开始,在所有的兄弟姐妹之中,她做出来的梳子,就是最好的梳子。</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母亲出嫁以后,还是经常回到娘家去制梳。</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6年,19岁的母亲生我大姐时,外祖母以一套“铁货”,作为贺礼送给我的母亲“打三朝”。</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六十年前纯手工牛角梳</b></p> <p class="ql-block">这一套“铁货”,在当时可以说是制梳手艺匠人最贵重的家当。而匠人所有的制梳工具,都是靠经验丰富的制梳匠人,自己精工细作打造出来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母亲这一套“铁货”的材料,是当年我那刚刚二十出头的舅舅想方设法寻来的。那是当年从战场上下来的不锈钢飞机残骸。是我舅舅用了数不清的日日夜夜,一锤一锤精心打造出来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一套“铁货”,从此就成了我母亲身边一生最珍贵的宝贝。</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管是个体经营,还是在已经用机械代替了手工工具的集体工厂。也不管她颠沛流离下放在农村。还是她原来所在的角梳厂完全的更名改行。无论生活是如何的艰辛,甚至在她精神失常的那些年代里,她都小心翼翼的保护并随身携带着这套“铁货”。在母亲的潜意识里;只要“铁货”还在,她就有能力让自己的孩子和家人活下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的母亲这一辈子都在制梳。父亲是个读书人,他曾经看不起母亲的手艺。所以原来母亲只能背着父亲偷偷地制梳。</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广东回来以后,父亲没有工作,就只能靠母亲制梳度日。久而久之,父亲也开始随母亲学习制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母亲制梳,她从来都不会很快。但凡是她做出来的梳子,不光非常好用,而且每一把梳都好像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每一只牛角到了她的手中,她就知道该下成几节,那一节该下多长。那一节该做成什么梳子。她不需要“样板”。她会充分利用每一块毛坯的特点,随心所欲的做成她心中想做的任何梳子。母亲说“样子在心里”。</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母亲八十岁纯手工制作的梳子</b></p> <p class="ql-block">在经历了从1957年至1963年各种各样的政治运动以后。我的母亲因为眼看着曾经参加过国民党的父亲,长时间的经受各种各样政治运动的冲击。而自己却无能为力。她时刻都在担心父亲受不了打击。她非常害怕失去父亲。终于于1963年精神崩溃,患上了精神分裂症。</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我的精神失常的母亲,跟随父亲下放回家种田。舅舅被迫靠边站。等到一切恢复正常时,衡阳角梳厂曾经的辉煌已不复存在。衡阳角梳厂的名字都已经成为历史。而我的父母和舅舅都已经相继到了退休年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退休以后的母亲,又翻出了她的宝贝“铁货”。</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她在自家门口摆个小摊,她把“木马”架在小摊旁,一边制梳一边卖。</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她随心所欲的制作她心中的梳子。往往引来许多过往的行人驻足观看。人们惊叹着年近八旬的老人那娴熟,连贯,甚至是优美的手艺动作。欣赏着那像艺术品一样的梳子。大家都喜欢购买使用她做的梳子。</p> <p class="ql-block">曾经为父亲担忧而精神失常的母亲。虽然早已经过治愈。可几十年来,仍然时不时还会有些思绪紊乱。但是只要一说到制梳,她就头脑清晰,思维敏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母亲她老人家一直在用她的手工工艺制梳。哪怕是后来我的工厂已经开始大量生产梳子时,她都没有停过。</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她不会说很多道理。但是,她一直用她的言传身教来告诉我;要把产品质量做好,做精!直到她生命的最后时光为止。甚至在她的弥留之际,我们发现她老人家的两只手,还时不时的在有节奏的运动。仔细看看,原来迷迷糊糊的母亲在幻觉中还在制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