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桥飞架乡间路 杏坛共绘语文春——初中语文教研基地开展送教下乡主题教研活动

激发正能量

<p class="ql-block">为加强城乡教师互助学习交流,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引领教师专业成长,2025年4月28日—29日师宗县初中语文教研基地骨干教师开展“送教下乡”教研活动。</p> <p class="ql-block">【解码汉字密码 探寻文化基因】</p><p class="ql-block">阮琳娥老师4月28日送教来到五龙民族中学授课《有趣的汉字》,课堂妙趣横生。教师巧用口诀记忆字形,追溯“州”与“洲”字甲骨文演变。通过情景联想解码会意字,讲述“寤寐”等字源故事。在拆解“窈窕”等字的文化基因中,发现汉字如画卷般生动。课堂将识字教学化作文化探索,让横竖撇捺间流淌的中华智慧点亮民族童心。</p> <p class="ql-block">【作文五步法助力学子妙笔生花】</p><p class="ql-block">4月29日,戴辉老师来到龙庆民族中学,开展“作文五步法”专题教学。戴老师通过“审题抓关键、立意定灵魂、选材筑筋骨、构思搭脉络、行文赋血肉”五步系统解析写作流程,结合《一路有风景》《世界因你而精彩》等历年中考真题拆解技法,引导学生从生活细节中提炼意象,搭建情感框架。</p><p class="ql-block">学生反馈“五步法将抽象写作具象化,行文思路更清晰”。该课程通过阶梯式训练,提纲式导引,帮助同学们突破写作瓶颈,让文字既有章法可循,又葆有个性表达。</p> <p class="ql-block">【古今登临处 诗心映山河】</p><p class="ql-block">4月29日,师宗县初中语文教研基地组长向丽老师来到高良民族中学送教,带来七年级研讨课:江山留胜迹 吾辈复登临——《登幽州台歌》《登飞来峰》联读。</p><p class="ql-block">向老师从“听音辨情”入手,呈现登临诗的两种不同情感。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以“前不见古人”的苍茫笔触,勾勒出天地辽阔间的孤寂身影,时空交错的苍凉感穿透纸背;王安石《登飞来峰》则以“闻说鸡鸣见日升”的蓬勃意象,展现登高望远的豪情壮志。前者在幽州台前低徊天地,后者于飞来峰顶俯瞰浮云,两首登临诗形成跨越时空的对话:同样的山河胜迹,承载着不同时代文人的爱国热情与生命感悟。陈诗悲怆中见深沉,王诗昂扬中显哲思,共同谱写出中华文脉中登临咏怀的隽永篇章。此堂课立足学情,扎根知识,为我们展现出一堂扎实有力的语文课堂。</p> <p class="ql-block">【陋室梨花映丹心 经典新解见精神】</p><p class="ql-block">高良民族中学和龙庆民族中学在送教过程中进行互动研讨,孟修宇老师和毛昀老师在教研学校执教《陋室铭》,赵旭老师带来《驿路梨花》讲读课。</p><p class="ql-block">三位教师以“苔痕上阶绿”与“梨花满驿路”为镜,引导学生体会刘禹锡居陋室而铭志的文人风骨,感受梨花小屋里传递的雷锋精神。课堂通过绘制"草色入帘青"诗意画卷,续写"驿路梨花处处开"现代篇章,在竹影书声与山月茅屋的碰撞中,探寻中华文化“安贫乐道”“薪火相传”的精神密码,让古典与现代的芬芳共同浸润学子心田。</p> <p class="ql-block">【课堂诊断明方向 把脉问策促提升】</p><p class="ql-block">课堂展示后,开展了评课交流研讨。现场观摩的老师各抒己见,研讨气氛热烈,大家在交流中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在思想的碰撞中共同探寻教学的改进与创新之路。</p><p class="ql-block">基地组长向丽老师就语文课堂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解答,对此次语文送教教研活动进行点评,希望所有一线老师都能够深挖教材,深研内容,带来更多更好的课堂教学设计。</p> <p class="ql-block">活动总结时候,高良民族中学校长孙凤飞难掩感激之情说到:“此次送教活动犹如一场及时雨,送来的不仅是优质课例和前沿理念,更为我校教师搭建了学习提升的宝贵平台。我们定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深耕教学教研,不断提升育人水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师宗县教科所所长史敏娟在总结讲话中对师宗县各学科教研基地骨干教师的送教帮扶表达了感谢,并希望与会骨干教师能持续关心支持并助力本县乡镇教育发展,“多帮扶,常联系,共进步”。</p><p class="ql-block">同时呼吁乡镇教师做主动求变的学习者、勇于突破的践行者、初心如磐的坚守者,以专业素养和教育情怀点亮民族地区孩子的未来。</p> <p class="ql-block">知之愈明,行之愈笃。此次送教下乡教研活动中,送教老师以实际课堂践行“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合作分享、共同成长”的宗旨,搭建起城乡教师交流互鉴的桥梁。活动不仅促进了教育资源共享,更为推动教育均衡发展、提升教学质量注入新动能。未来,愿教育同仁携手同行,共促师宗教育发展。</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图文:刘正全</p><p class="ql-block">初审:向丽</p><p class="ql-block">终审:周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