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泉的美篇

谷泉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为什么能够不断代、不阻隔,这里靠的就是传承,一代代,一辈辈、口口相传!一个活在世上的人,无论你在世时如何辉煌,但当你离开这个世界时,唯一能够留给后辈的只有文字。一个人在世时,如果能够将你所经历过的、听说过的、看到过的,学到过的历史、文化、技艺、道德等遗产,从这一代传递到下一代,这样的奉献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必将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意义和价值深远而重大。最近,我的好朋友霍元辉同志就做了这样一件举足轻重、价值深远而重大的事,他居然利用自己的退休之机,给他曾经工作过早己关闭的“铸造厂”编写了一部史志,这部史志内容翔实,记录全面,有血有肉、引人入胜,它涵盖了企业精神、人的风貌、道德信仰、价值观念和社会习惯,真实记录了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那一代人的精神风貌。通过传承这段历史,对于太原煤炭气化(集团)公司后续的发展,特别是教育下一代,继承太原煤气化老一辈企业家的精神,弘扬老一辈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为企业、为国家、为民族和人类的文明进步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拿到这部书稿后,我先后用了四天时间,认认真真把这部书稿看完了,看完这部书后我有这样的感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一是霍元辉同志是一个将近跨入八十岁高龄的老同志,他曾先后写出了《永恒的生命》、《撷英拾萃》、《中外游记》、《难忘的岁月》等四部专著,这又用了37年的时间,把铸造厂这部史书编写完了,而且铸造厂的厂史编写工作分为两段,前一段是他在任,后一段是他已经退休后启动的,做任何事完全靠自己,这的需要吃多少苦、承受多少常人难以克服的压力和毅力,我想这一切一切只有他自己知道。</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二是写史书和写小说不一样,小说可以自己构思、随意遐想;而史志不能:他需要走访、调研、核实,掌握大量真实的史料。前不久,我曾给大同矿务局中央机厂写过一个序 。据我了解:中央机厂仅参加编写这部史志的成员就有30多位,而且他们整整用三年多时间才把这部史稿编完。而霍元辉同志编写的这部史稿更精彩,跨度三十七年。霍元辉同志是个有战略远见的人,他从部队转业到太原煤炭气化(集团)公司铸造厂任党委书记第二年,就由他任组长牵头启动了铸造厂的厂史编写工作,他们成立了领导组,查阅了铸造厂档案室所有资料,用三年时间,完成了《铸造厂厂史》前半部基础工作,为今后全面完成这部书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霍元辉同志是一个有着远大理想,矢志不移的人。为了圆当年的梦想,將铸造厂当年的风貌,特别是将其企业精神传承给太原煤炭气化(集团)公司下一代,27年后,他又利用个人关系找到太原市天然气公司杜宇峰董事长,求得支持重新启动了“铸造厂厂史”编辑工作。他在杜宇峰董事长,马新良副总经理的大力支持下,先后采访了太原市地方志办公室、太原市机械局史志办公室、太原市二轻局档案室、太原市档案馆、太原市矿山机器厂、太原市自行车总厂等25个单位,采访铸造厂历任厂领导30余人次,采访铸造厂历任科室领导及人员20余人次,采访老工人20余人次,合计寻问130多次,共计行程700余公里,通过“问、看、理、写”四个过程,查阅铸造厂档案室文书档案和技术档案186卷,1800余份文书资料,又经过三年时间的奋战,终于把《铸造厂厂史》编撰完成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三我和霍元辉同志曾在一个单位工作了十年。据我了解霍元辉同志是一个有思想、有上进心、不甘落后、善于思考、廉洁奉公的人。霍元辉同志是从平遥一中毕业的高材生,跨入社会后,他曾先后入过伍、当过基层厂矿的党委书记、多种经营公司总经理兼党委书记、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等等,无论在哪个岗位工作,都競競业业、廉洁奉公、无私奉献,一个心眼扑在工作上,不是先进、就是劳模,工作干得呱呱叫。霍元辉同志在部队干了二十三年,把人生最有价值、大好青春年华,奉献给了祖国的国防事业。他在部队期间曾当过学员、秘书、区队长、司令部参谋、保卫科长、飞行训练团政治委员,他曾荣立过三等功、二等功各一次,十二次受到部队嘉奖,他所带领的部队曾被北京军区空军命名为“学空一师”优秀飞行大队和优秀飞行训练团,他还出席了全空军第二次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代表大会,受到过毛泽东主席、朱德副主席、周恩来总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接见。霍元辉同志是一九八七年转业到地方工作的。他先后任过太原煤炭气化(集团)公司铸造厂党委书记、文化艺术中心(文体委)主任、嘉乐泉矿党委书记、多种经营公司总经理兼党委书记、集团公司机关党委书记、太原煤炭气化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在工作中,他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廉洁奉公,一个心眼扑在工作上,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他曾多次被所在单位评为优秀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2001年曾荣获太原煤炭气化(集团)公司功臣荣誉称号,2000、2001、2002连续三年被太原市授予劳动模范称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看了霍元辉同志编写的《铸造厂厂史》这部样书,我非常喜欢,爱不手释手,我认为这部史志很好,好就好在它有“四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一是"全面性"。全书20余万字,14章,章章节节,条理分明,有头有尾,有血有肉,全面细致地记载了太原煤炭气化(集团)公司铸造厂三十多年的历史变迁,既有全面的建厂历史资料,又有人物的细致描绘,让人看了,大有益处,感慨万分,美不胜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二是"真实性"。真实是史书的基本准则,本史志为了确保真实可靠,在历时37年的编纂过程中,霍元辉同志组织铸造厂“厂史编辑领导组”,仅在太原煤炭气化(集团)公司铸造厂档案室就收集资料长达三年多。27年后,霍元辉同志已经退休了,为了圆了当年编写“铸造厂厂史”的梦想,他又利用个人关系,找到太原市天然气公司董事长杜宇峰、副总经理马新良,求得他们俩的支持,又重新启动了“铸造厂厂史”编辑工作。他们走访了太原市档案馆等25家馆、室、企业,查阅了尘封卷宗几千册,接着又走访铸造厂的老领导、老前辈、老师傅数百人,精选大量老照片、老物件,赴铸造厂原厂址及博物馆寻根溯源,不断进行内容的扩充和细化,逐步释疑解难、拾遗补缺,确保了史志的真实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三是"艺术性"。编纂史志的艺术是很讲究的,霍元辉同志在编撰《铸造厂厂史》这部史志时费尽心思,设计的图文并茂,色彩明快,图有图样,文有文采,编排得当,顺理成章,越看越好看,越看越爱看,令人爱不释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四是"可读性"。霍元辉同志编撰的这部《铸造厂厂史》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或查资料,或阅读文章,都十分便利,特别是对希望了解一下太原煤炭气化(集团》公司铸造厂历史的人,想查阅一下铸造厂相关资料的人更有益处,《铸造厂厂史》这部史稿确实是一部百看不厌的好书,建议大家多读读多看看!</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谷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025年5月6日</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作者系原大同煤矿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老年战略研究会会长)</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