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浔阳春三首·春去</b></p><p class="ql-block"><b>唐 · 白居易</b></p><p class="ql-block"><b>一从泽畔为迁客,两度江头送暮春。</b></p><p class="ql-block"><b>白发更添今日鬓,青衫不改去年身。</b></p><p class="ql-block"><b>百川未有回流水,一老终无却少人。</b></p><p class="ql-block"><b>四十六时三月尽,送春争得不殷勤。</b></p> <p class="ql-block">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我国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p><p class="ql-block"> 白居易的诗以平易生动著称,从白居易的诗中,读者不但很少有理解方面的困扰,而且还能够从中汲取到精神食粮,获取到有关人生方面的深刻认知等等。</p> <p class="ql-block"> 《浔阳春三首》是白居易的组诗,分别是《春生》、《春来》、《春去》,我们本期分享的是其中的第三首。</p><p class="ql-block"> 在写这首诗的时候,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年近五十的他面对坎坷的仕途和暮春这个特殊的季节,心中不由产生诸多感慨,于是写下此诗以抒怀。</p> <p class="ql-block"> 诗的首联就很富有感染力:一从泽畔为迁客,两度江头送暮春;自从像屈原一样成为迁客后,“我”已经在这里度过了两个春天。</p><p class="ql-block"> 前一句运用了屈原被流放泽畔的典故,旨在借屈原的不公遭遇来暗示作者自己在仕途方面的同样遭遇,进而体现出官场的黑暗和作者内心的幽愤之情。</p> <p class="ql-block"> “两度”说明作者被贬的时间之久,而这种对时间的特写也无不体现出作者心理上的煎熬。当其与“送暮春”三个字相结合的时候,诗中那味哀伤之味也便显得尤为鲜明。</p><p class="ql-block"> 一面是现实的残酷,一面是时间的流逝;一面是仕途的渺茫,一面是生命的转衰。在这种情况下,作者的内心必然是无奈且又伤感的。</p> <p class="ql-block"> 所以在首联中,诗的情感色彩可谓已经完全被奠定下来。</p><p class="ql-block"> 提及时时间,提及“暮春”,当然会有更进一步的补充:白发更添今日鬓,青衫不改去年身;今日的两鬓又增添了许多白发,而“我”身上穿的依旧是和去年一样的青衫。颔联是作者对自己的形象描写,前一句写外貌特征,后一句写着装特征。</p> <p class="ql-block"> “白发更添今日鬓”,此句充分印证了首联中对时间的特写,充分说明了作者在暮春时节所涌现忧郁心情的一个原因所在。</p><p class="ql-block"> “青衫不改去年身”,此句则以间接的方式说明了作者尴尬的身份,体现出他被贬后的失落心情。</p> <p class="ql-block"> 这其中有多少辛酸和无奈!纵然我们无法亲身去体验,但仅换位思考一下,就足以对作者产生怜悯之心。</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的颈联经典又深刻:百川未有回流水,一老终无却少人;百川中没有能够回流的水,人一旦老去也可能再回到少年。</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处虚像描写,它来自作者历经沉浮炎凉以后的深刻感悟与总结,代表着作者对社会、人生以及生命的高度认知。</p> <p class="ql-block"> 作者借百川之水来比喻光阴流逝的无情,让诗意更添张力, 可谓直戳人心。</p><p class="ql-block"> 其实颈联的两句用在我们任何一个人身上都是无比精准的,所以与其说颈联是作者的个人观点总结,还不如说它是我们所有人的内心折射。</p> <p class="ql-block"> 深刻犀利,却又沉重无奈,读颈联真的让人悲从中来,面对时间与生命,我们的确无力却又无计。</p> <p class="ql-block"> “四十六时三月尽,送春争得不殷勤。”;四十六岁时,三月的光阴即将过去,所以在送别春天的时候,“我”怎么能够不殷勤呢?</p><p class="ql-block"> 尾联道出了作者的具体年龄,同时也道出了他对春天的热爱与留恋之情。</p> <p class="ql-block"> 不过与其他几联相比较,尾联于感伤中又夹杂了一味积极与乐观,这是作者在深度思考后表现出的举动,也是他对春天最真诚的敬意。</p> <p class="ql-block"> “四十六时三月尽”借年龄再次强调生命流逝之残酷,再次渲染了诗中的忧伤沉重之意;也正因为生命在转衰,光阴在快速逝去,所以作者才让自己积极地与春互动,勇敢与春告别。作者对春的留恋与珍惜,热爱与追随全在“殷勤”两个字上。</p> <p class="ql-block"> 全诗的主情感是低沉感伤的,而在感伤之余,作者又特意添了一抹明快,让阳光照进了现实,让生命最终没有被黑暗所淹没。这就是白居易,这就是此诗的一处亮点所在。</p><p class="ql-block"> 春天终究会离去,但它并不希望我们因此而感伤下去,它带走了姹紫嫣红,却也赠与了我们更多的阳光雨露……,更是教会了我们成长,不是吗?</p> <p class="ql-block"> 春随流水杳然去,剩得落花吹雪多;读完一首,久久回味。(资料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