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要培养孩子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养成生活上不依赖大人、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和自立品质。五一劳动节即将到来,让我们和同伴、家人一起体验劳动乐趣,分享劳动喜悦。在此我们向全体幼儿和家长发出如下倡议:</p> 倡议孩子 <p class="ql-block">1.积极参加劳动,用实际行动争当“劳动小达人”。</p><p class="ql-block">2.从现在开始,坚持从小事做起,从力所能及的事做起,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p><p class="ql-block">3.每天主动参与劳动,帮助父母、家长完成一件劳动,与家人分享劳动的喜悦。</p><p class="ql-block">4.学习并掌握一些简单的劳动技能,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学会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p> 倡议家长 <p class="ql-block">1.生活中做好劳动的典范。以身作则,爱劳动、勤劳动,做孩子们的表率。帮助孩子在辛勤的劳动中学习,在诚实的劳动中成长。 </p><p class="ql-block">2.支持孩子们的劳动行为。为孩子们创设劳动的时机,适时放手,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及时肯定孩子的劳动成果,多一些奖励方式,让孩子体会劳动带来的快乐。 </p><p class="ql-block">3.给孩子讲述劳动者的故事。帮助孩子了解各行各业劳动者对社会的贡献,引导孩子感受辛勤劳动的光荣,激发孩子爱劳动的情感,懂得尊重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p><p class="ql-block">4.和孩子一起开展一些劳动比赛和游戏。如穿衣比赛、整理物品比赛等,让劳动变得有趣,让孩子在游戏中体验劳动的快乐。</p><p class="ql-block">5.每天和孩子一起参与居家劳动。让孩子们帮助长辈完成一件力所能及的劳动,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p> 劳动清单 <p class="ql-block">小班:</p><p class="ql-block">1. 起床后自己穿衣服、穿鞋子,不依赖家长帮忙。</p><p class="ql-block">2. 自主收拾玩具,尝试分类整理,摆放整齐。</p><p class="ql-block">3. 用餐结束后,能将使用过的餐具送到厨房。</p><p class="ql-block">4. 早晚洗漱时间,能够自己独立刷牙、洗脸。</p><p class="ql-block">5. 在家长的引导下,能帮忙将自己及家人的脏衣服放进脏衣篓。</p> <p class="ql-block">中班:</p><p class="ql-block">1.能用衣架晾晒衣服、鞋袜,知道要平整的晾晒衣服。</p><p class="ql-block">2.每天起床后将自己的小被子、小毛毯折叠整齐并放好。</p><p class="ql-block">3.餐前摆放碗筷、椅子,并能摆放到适宜的位置。</p><p class="ql-block">4.与家长共同清洗瓜果、蔬菜</p><p class="ql-block">5.在家长指导下,尝试切水果并摆放成简单的果盘。</p> <p class="ql-block">大班:</p><p class="ql-block">1.会分类收纳个人的玩具及物品,如:收拾整理书包、整理自己的储物柜、衣柜等。</p><p class="ql-block">2.自己系鞋带,掌握快速系好鞋带的方法。</p><p class="ql-block">3.协助家人扫地、拖地,扔垃圾等,主动收拾整理家庭环境。</p><p class="ql-block">4.尝试与家长一起买菜、超市购物,协助家长扫码商品,参与自助结账。与家长一起取快递、扫码取件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p><p class="ql-block">5.在家长指导下,尝试给水果、蔬菜削皮,乐于和父母一起进行简单的烹饪活动。</p> 绘本推荐 给家长们的建议 <p class="ql-block">1.让孩子意识到家庭责任 </p><p class="ql-block"> 家长应该让孩子知道家务活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整个家庭的事。每个家庭成员都应该尽可能地出份力,帮彼此分担。在这样的氛围下,孩子才更愿意付出,越来越具备责任感。</p> <p class="ql-block">2.尊重孩子,给予孩子选择权 </p><p class="ql-block"> 如果孩子不喜欢做家务,不要生硬地强迫他。爸爸妈妈可以邀请孩子开个家庭会议,制定家务活分工清单,让孩子选择其中的一两项。</p> <p class="ql-block">3.把任务具体化</p><p class="ql-block"> 一个模糊的指令,比如“把这收拾干净”,会让孩子困惑。把一个任务分拆成一个个具体的步骤,这样他才会确切的理解家长的要求。</p> <p class="ql-block">4.保持耐心,多夸奖孩子</p><p class="ql-block"> 孩子一开始做家务很可能比较粗糙,但此时不应该太苛刻。给予孩子一些积极的鼓励会让他更有动力。而且鼓励不应只停留在“你真棒”,而是表扬孩子具体做了什么。</p> <p class="ql-block">5.用积极的态度感染孩子 </p><p class="ql-block"> 如果爸妈总当着孩子面抱怨家务活又脏又累,孩子肯定不愿意做家务活。多传递积极的情绪,潜移默化中就会影响孩子。如果爸爸妈妈总是推脱偷懒,会带给孩子负面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6.给孩子一些新的挑战</p><p class="ql-block"> 重复做某件事,孩子会容易感到乏味所以偶尔给孩子一些新的任务或者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孩子反而会觉得新鲜,这也可以锻炼到孩子,让他不再畏惧挑战和失败。</p> <p class="ql-block">7.更多样地奖励孩子 </p><p class="ql-block"> 很多家长会通过奖励孩子做一些喜欢的活动,或者惩罚孩子不能玩游戏等方法来督促孩子,具体的还是要依据孩子的个性来。</p> <p class="ql-block">8.在孩子面前适当地示弱 </p><p class="ql-block"> 都说懒家长容易养出勤孩子。家长若能偶尔示示弱,向孩子求助:“可以帮下我吗?”,孩子反而会更有自信和责任感,主动帮家长分担。</p> <p class="ql-block"> 劳动不仅会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而且能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在幼儿未来的成长中起奠基作用。所以,请您在安全的前提下,尽量放手,给孩子参加劳动的权力,鼓励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并及时给予表扬和支持!让我们爱上劳动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