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游走记(五)济源黄河三峡 小浪底

微尘轻轻(谢绝送花)

<p class="ql-block">黄河瘦谷</p> <p class="ql-block">黄河瘦谷</p><p class="ql-block">• 地理位置:黄河瘦谷即黄河三峡中的孤山峡,位于河南省济源市西南30公里黄河中下游交界处,西起八里胡同,东至黄河西滩,属于小浪底水库上游区域。</p><p class="ql-block">• 景观特色:峡谷两岸石壁对峙,峭壁如削,中间黄河河道狭窄,河水仿佛被挤得很瘦,故而得名“黄河瘦谷”。平静的黄河水呈现碧绿色,展现出宁静与美丽的景象。</p><p class="ql-block">济源小浪底</p><p class="ql-block">• 地理位置:小浪底水利枢纽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与济源市之间,三门峡水利枢纽下游130公里、河南省洛阳市以北40公里的黄河干流上,坝址所在地南岸为洛阳市孟津区小浪底村,北岸为济源市蓼坞村。</p><p class="ql-block">• 工程概况:1994年9月主体工程开工,2001年12月31日全部竣工,总工期11年。工程由拦河大坝、泄洪排沙建筑物和引水发电系统组成,是黄河干流上的一座集减淤、防洪、防凌、供水灌溉、发电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水利枢纽工程。</p><p class="ql-block">• 工程效益:可使黄河下游花园口的防洪标准由六十年一遇提高到千年一遇,基本解除黄河下游凌汛的威胁,减缓下游河道的淤积,还可调节非汛期径流,增加水量用于城市及工业供水、灌溉和发电。</p><p class="ql-block">• 旅游资源:依托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以黄河文化为内涵,修建了黄河小浪底风景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河南省十大旅游热点景区,有“小千岛湖”之称。大坝泄洪时形成的壮观瀑布群吸引大量游客,每年6月底、7月初的调水调沙期间,场面极为震撼。</p> <p class="ql-block">黄河三峡</p> <p class="ql-block">乘坐缆车直上孤山</p> <p class="ql-block">  这里称为“华夏龙脉 风水宝地”。孤山位于河南济源黄河三峡景区,地处黄河北岸,形如卧龙,被历代风水师视为"龙脉聚气"之地。其山势环抱黄河,形成"玉带缠腰"之势,相传能聚财纳福。附近有天然洞穴"玄天洞",暗合道家"藏风得水"的理念,民间流传"葬于孤山,子孙兴旺"的说法。 </p><p class="ql-block"> 现筑有碑林,顺坡一字排列而上,篆刻着风水文化渊源、《风水图经》的来龙去脉、水陆道场等内容的字画,着实别具一格,让人增长了见识。</p> <p class="ql-block">更有姓氏树奇观: </p><p class="ql-block"> 相传孤山脚下有一株千年古槐,被称为"百家姓树"。树干需数人合抱,树冠如巨伞,奇特之处在于其根系衍生出数十棵子树,每棵子树被当地不同家族认领,悬挂姓氏木牌(如王、李、张等),形成"一树多姓"的共生奇观。村民视其为家族纽带,每逢节庆在此祭祖祈福 。 </p><p class="ql-block"> 现今未见古槐树,却以人工仿制了一株,再现了“一树多姓”的奇观。游人纷纷抬头,在上边找到自家姓氏,追遡其起根发始的枝系根源,仿佛触到百家血脉在此扎根的温热,甚有一番情趣。</p> <p class="ql-block">  汽笛高鸣,游船缓缓滑离码头。起初,河面犹如一块温润碧玉,将两岸青山的轮廓尽数揽入怀中。 船头写着“黄河三峡—河南济源”的绿色旌旗,在清风里猎猎展开,船尾翻涌起层层雪白浪花,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碎银般的光芒,仿佛无数小精灵在水面上欢快起舞。</p><p class="ql-block"> 极目远眺,灰白色的大坝如一条巨龙横卧在黄河之上,锁控着奔腾的河水,透着威严的气势。小浪底工程,有效拦蓄洪水、调节径流,极大地提高了黄河中下游的防洪、防凌能力,减少了河道的泥沙淤积,改善了黄河水资源的调配能力,同时,工程的建成,还形成了这番优美的湖光山色,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让我们有了今天的畅游。</p><p class="ql-block"> 当游船深入库区,湖面豁然开朗,碧波荡漾,宛若晶莹剔透的果冻,在微风中轻轻颤动。两岸裸露的岩石层层叠叠,那是亿万年黄河泥沙沉积的历史印记,更令人赏心悦目的,是眼前这青山隐隐、绿水悠悠,彻底颠覆了我对浊浪滔天的黄河印象。黄河,这条孕育了华夏文明的母亲河,在这里充分展现出她的温婉柔美,用她的慈爱与魅力,无声诉说着岁月的变迁与生命的奇迹。</p> <p class="ql-block">黄河,带着我的心,流向远方,走向大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4.21</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