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自助6日游(D5)缙云仙都——云水飘渺仙气盈天

仁一君

<p class="ql-block">缙云仙都景区是一个将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历史文化完美融合于一体的旅游胜地,也是我们此次丽水游最岀彩的点晴之地。这里不管是欣赏美不胜收的美景、感受源远流长的文化,还是亲身体验精彩纷呈的户外活动,都能够觅得无比乐趣。仙都景区成人票90元/人,景交车票20元/人,并可以在两天内有效享用。我们70周岁以上老人享受免门票,直接购买了20元景交车。缙云仙都,主要包括:鼎湖峰,朱潭山,倪翁洞,小赤壁,岩宕书房等景点,整体走了一遍,最喜欢的还是鼎湖峰、朱潭山和倪翁洞。我们乘坐景交车后便先一路向前,直达鼎湖峰景区,然后倒叙着游玩。鼎湖峰景区实际上也是仙都景区唯一需要门票的景区。其他游客如果考虑省钱,不进鼎湖峰景区便无须购买门票,每个人可节约这90元。</p> <p class="ql-block">如果说鼎湖峰是仙都的核心,那位于鼎湖峰一侧的黄帝祠宇,就是仙都的灵魂。黄帝祠宇的前身为东晋时的缙云堂。后唐玄宗敕改缙云山为仙都山,缙云堂敕改为黄帝祠宇。宋代敕改为玉虚宫。清初毁于战火。1998年,缙云重建了黄帝祠宇,恢复祭祀始祖轩辕黄帝活动。</p><p class="ql-block">黄帝祠宇与陕西黄帝陵遥相呼应,形成“北陵南祠”的格局,号称“天下第一祠”。是我国南部祭祀朝拜轩辕黄帝的主要场所。每年清明、重阳举行的盛大缙云轩辕祭奠,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仙都是诗文满山的文化圣地,历代无数文宗巨匠在仙都流连忘返,留下他们的足迹、故事和翰墨,历代摩崖石刻,是仙都珍贵的文化瑰宝,这些千百年来积淀起来的人文史迹与仙都自然山水风光融为一体。</p> <p class="ql-block">进入鼎湖峰景区,这里需要检查门票。</p> <p class="ql-block">鼎湖峰,是整个缙云县仙都风景名胜区的核心,其状如春笋,直刺云天,堪称“天下第一峰”、“天下第一笋”。</p><p class="ql-block">据说轩辕黄帝曾在峰顶用鼎炼丹,鼎重而将峰压成了凹形,下雨积水后则形成了一片湖——鼎湖。轩辕黄帝升天后,这个地方就被人们称为——鼎湖峰。蓝天白云下,鼎湖峰就像是要冲破云层一般,使劲地往上伸张着,170.8米高的“身长”,就这样屹立于天地之间。该峰东峙步虚山,西临练溪水,底部面积2468平米,顶部面积710平米,高170.8米,状如春笋,直刺云天,为一亿六千万年前火山喷溢堆积的流纹岩台地,经地质外力作用而形成柱峰奇观,被誉为“天下第一峰”“天下第一笋”。</p> <p class="ql-block">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用“黄帝旌旗去不回,片云孤石独崔嵬。有时风激鼎湖浪,散作晴天雨点来”的诗句来描绘这个天下奇观。</p> <p class="ql-block">进入鼎湖峰景区,路过重檐十二柱式的仰止亭,来到驭龙亭前的水池畔,就可见气势恢弘的黄帝祠宇建筑群。</p><p class="ql-block">正对驭龙亭的台阶居中,是一幅名“龙腾中华”汉白玉主题浮雕。浮雕正中的游龙,被设计成一幅中国地图的形状。</p> <p class="ql-block">跨过宫门,映入眼帘的是一组颇具盛唐风格、气势恢宏的建筑群。居中矗立于高台之上的,是一座重檐翘角、瑰丽宏伟的两层楼台建筑轩辕殿。二层正中屋檐下,悬挂着“天下第一祠”的竖匾。</p><p class="ql-block">走进一层大殿内部,迎面可见一尊高达十几米的轩辕黄帝塑像。黄帝头戴帝王冠冕,长髯美姿,目视前方,彰显出一代人文始祖的非凡风范。</p> <p class="ql-block">黄帝是上古帝王轩辕氏的称号,为五千年前氏族部落联盟首领。时蚩尤暴虐无道,炎帝侵凌诸侯。黄帝修德振兵,战败蚩尤和炎帝,抚万民,度四方,奠定华夏文明,成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史记·正义》记载,黄帝号曰有熊氏,又曰缙云氏。浙江缙云是全国唯一以黄帝名号命名的县。相传,轩辕黄帝曾在此铸鼎</p> <p class="ql-block">在缙云堂下有一个轩辕洞,里面收藏并展览着黄帝历史文化和知识,很有科普教育意义。</p> <p class="ql-block">为了节约时间,我们乘缆车(30元/人),冒雨登上了鼎湖峰峰顶,人间仙境一览无余。</p> <p class="ql-block">从鼎湖峰景区下来,便看到了好几处古石板桥。但最精典的还数朱潭山景区。</p> <p class="ql-block">朱潭山坐落在仙都景区的北部。南宋时期,著名理学家朱熹来到仙都讲学,闲暇时常到这里散步,或者在碧潭里泛舟,后人因此将清潭命名为朱潭,将潭水边的山命名为朱潭山。</p><p class="ql-block">朱潭山处在好溪的一个弯道边,与板堰村隔溪相望,远处与鼎湖峰相对。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这里美丽的风景,旭日初升或者阴雨天气都很优美,尤其是清雾笼起时犹如仙境一般。因此,这里备受影视剧组的青睐,先后有200多部影视剧在这里取景拍摄。</p><p class="ql-block">这里最有名的场景就是由穿蓑衣的农夫、挑草篮的农妇和跟随的老牛与狗组成的过桥队伍,它们是朱潭山最经典的场景,老农牵牛在周末有免费的表演,游客和老牛拍照收费30元,想牵牛来回走一趟收费300元。</p> <p class="ql-block">“山重重,水重重,山水田园乐无穷。” 这句话描绘了仙都朱潭山地区山水相依、田园风光无限的景象,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和谐与美好。</p> <p class="ql-block">连绵起伏的青山,波光粼粼的湖面,让人的视野看上去更加的广阔,目之所及之处都是舒心畅意。踏在湖中长长的小桥上,就像是不自觉的走进了一幅山水画中,行走在山水之间,呼吸着清新的似乎是夹杂着水汽的空气,大自然清新爽快的气味瞬间扑面而来,真的是让人心里面舒服极了。</p> <p class="ql-block">当我们走在石板桥上,听着水流潺潺的声音,周围的一切都是安安静静的,就这样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感受这份大自然的美丽。“妙峰高处即仙居,多为朝真作步虚。却是清风明月夜,一声倾听属樵夫。”</p><p class="ql-block">鼎湖峰便是这样一处仙气盈天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朱潭山景区最受欢迎的是板堰矴步桥。该网红打卡石板桥建于清道光八年(1828年),已有将近200年,虽常遭洪水侵袭,依然坚不可摧,现为浙江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此桥全长115米,宽0.6米,高0.8米,有75孔,上铺石条,柱下用条石斜撑,拦溪作矮坝。</p><p class="ql-block">一桥、一溪、一峰、一滩、一林,构成绝佳的摄影地点,若逢烟雨缥缈或彩霞满天,说是仙境也不为过。桥上还有一个特别的表演项目——老牛过河,逢周末或节假日上午9点半和下午2点半各表演一场。表演者为老黄牛一头、小白狗一只、杠犁老汉一位,挑担老妇一名。表演看似简简单单,就是从板堰村那边慢慢走过来,然后再悄悄走回去,但却美如山水画。此时此刻,朱潭澄碧,长桥卧水,农人耕牧,飞鸟翱翔,独峰挺立,倒影婆娑,被众多摄影爱好者公认为鼎湖胜境最佳拍摄点之一。古老的石桥横跨在溪流上,与周围的山水融为一体,游人可以在鼎湖峰倒影下,在涓涓溪流间感受大自然的神奇。</p> <p class="ql-block">文化底蕴最浓厚的还要数倪翁洞,我们乘景交车到站后,还要步行近千米。</p> <p class="ql-block">倪翁洞,也叫初阳谷,在浙江省仙都初阳山上。由大小3个洞组成。洞前好溪蜿蜒,鼎湖在望。</p> <p class="ql-block">洞内大卧像是倪翁,身边依偎着一只白猿。倪翁是春秋时期著名的谋士和经济学家‌计然(计倪)‌。他博学多才,无所不通,尤其擅长计算,与范蠡一起设计帮助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灭吴复国的计倪,越国八大夫之一,老子之徒,范蠡之师。计倪助越灭吴后,为防越王加害,隐居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洞内“倪翁洞”三个字是仙都摩崖石刻价值最高的一处,由唐朝著名书法家、缙云有史可查的第一任县令李阳冰所题。李阳冰的篆书笔法独特,劲力豪爽。历史上把他和李斯并列为“小篆二李”,后人尊其为“笔虎”。当时颜真卿所书之碑,必请李阳冰题额,可见他的篆书影响深远。李白有诗写道:“吾家有季父,杰出圣代英、落笔洒篆文,崩云使人惊”。</p> <p class="ql-block">‌如此一个幽静而雅致的天然石室,自古以来吸引了许多文人雅士,留下众多珍贵的摩崖题刻。洞中留有唐、宋、元、明、清、民国和现代文人的摩崖石刻60多处,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仙都摩崖题刻自唐朝开始直至当代,真草隶篆行书体兼具,诗词歌赋记文体齐备,且不乏名家力作和精品佳作,这在中国书法史上是不多见的。</p> <p class="ql-block">仙都果然是名不虚传,境内九曲练溪,十里画廊,山水飘逸,云雾缭绕。是自然和人文景观融合的圣地,不愧是让无数游客留恋往返的地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