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大同博物馆

天雨

<p class="ql-block">我外出旅游,总喜欢到当地的博物馆逛逛,以全面了解这座城市的人文历史。清明节小长假,一家人驱车来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九大古都之一的大同游玩,照例走进了大同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大同博物馆为国家一级博物馆,位于大同新区,与大同市大剧院和图书馆共同构筑了这座城市的新地标。现有馆藏文物17万余件,其中珍贵文物3000余件。藏品以彰显北方少数民族文化、边陲重镇文化、宗教文化特征而著称,特别是北魏、辽、金三代的精品文物享有盛誉。</p> <p class="ql-block">进入博物馆,迎面而来的是一幅《北魏贵胄出行图》。这幅作品高约15.5米,宽约50米,以大同沙岭村北魏壁画墓中“出行图”为蓝本创作而成。它是全国室内单体壁画面积中最大的一幅,壁画上共有235个人188匹骏马,以及众多不同种类的车辆,生动再现了北魏时代贵族出行的壮观场面。</p> <p class="ql-block">壁画前,一组生动的铁铸雕塑展现在眼前,其灵感来源于北魏宋绍祖墓中出土的牛拉鳖甲车,按比例放大后浇铸而成。这一历史文物在展厅中显得尤为引人注目。</p> <p class="ql-block">大同博物馆精心划分为四个单元:沧桑代地、魏都平城、辽金西京和明清重镇。各时期的展品琳琅满目,不凡众多国宝级珍贵文物。</p> <p class="ql-block">1.北魏屏风漆画:1965年出土于山西大同司马金龙墓,共五块木质漆画板,每块纵80厘米、横20厘米,两面分四层绘制。画面以红漆为底,施黄、白、青绿等色彩,内容取材自《列女传》《孝经》等汉代传统故事,描绘帝王将相、孝子烈女等人物,旁有墨书榜题。其画风与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现藏大英博物馆)相似,填补了北魏前期绘画实物空白,且书法展现了汉隶向唐楷过渡的魏书特征,被誉为稀世珍品,列为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的珍贵文物。原件藏山西博物馆,此展品为复制品。</p> <p class="ql-block">2.司马金龙墓石雕棺床:由六块浅灰色细砂岩石板组成,长241厘米,宽133厘米。下部边框饰水波纹,四角有力士托举;上部以缠枝忍冬纹为饰,中部雕刻13组伎乐童子及神兽,包括舞者与乐人(弹琵琶、吹排箫等)。其雕工精湛,线条流畅,代表北魏雕刻艺术的巅峰成就。</p> <p class="ql-block">3.司马金龙墓陶俑阵:这组规模宏大的陶俑阵,同样源自司马金龙墓的发掘。238个陶俑分别扮演着6种不同的角色:有引领前行的导骑俑,有骑马执卫的仪卫俑,还有步行守卫的仪卫俑和戎装俑,以及侍从俑和身披甲胄的骑装俑。这些栩栩如生的陶俑,被誉为“微缩版兵马俑”,是研究北魏军事与社会生活的重要实物。</p> <p class="ql-block">4.北魏玻璃器(“北魏蓝”小瓶):玻璃小瓶出土于2001年大同七里村北魏墓群。口径2.4厘米,底径2.6厘米,高5厘米。器型小巧,口沿外卷,肩部略宽,腹部圆鼓,矮颈平底,器盖呈球形。它通体透蓝,透明度较高,是吹制玻璃中的精品。它反映了北魏时期较高的玻璃制造工艺水平,在我国玻璃制造技术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杰出作品。</p> <p class="ql-block">5.华严寺辽代琉璃鸱吻:鸱吻是中国古代建筑屋顶正脊两端的装饰物。大同博物馆收藏的华严寺辽代琉璃鸱吻,是中国仅存不多的辽代琉璃原物之一,高约3米,展现辽金时代的建筑艺术水平和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p> <p class="ql-block">大同,秦以前属代国和赵国,西汉时置县,北魏称平城,唐称云州、云中,辽代改称大同,曾是北魏京都,辽金陪都,明清重镇。地处内外长城之间,是北方的边陲重地,胡汉文化交融的地方,具有多民族交融形成的独特文化。</p><p class="ql-block">除了上述镇馆之宝外,博物馆还有众多战国至明清时期的精美文物。你来了,包你不会失望。</p> <p class="ql-block"> 战国 绳索蟠螭纹青铜壶</p> <p class="ql-block"> 西汉镂空四神铜炉</p> <p class="ql-block"> 东汉 陶联枝灯</p> <p class="ql-block"> 北魏 陶骆驼及牵驼俑</p> <p class="ql-block"> 唐 三彩执壶</p> <p class="ql-block"> 辽金古墓壁画</p> <p class="ql-block"> 元 蜻蜓形金头饰</p> <p class="ql-block"> 明代18罗汉</p> <p class="ql-block"> 清 花卉纹掐丝珐琅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