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千里草 美篇号124440955</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巨笔如椽绘九垓,三贤并辔绝尘埃。</p><p class="ql-block">路遥踏破平凡路,忠实耕深白鹿台。</p><p class="ql-block">平凹废都惊俗世,长河浩气孕雄才。</p><p class="ql-block">墨香漫卷千秋史,留取华章映月来。</p> <p class="ql-block">黄土坡上的文学“铁三角”:路遥、陈忠实、贾平凹</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在文学的江湖里,山西文坛“三驾马车”——路遥、陈忠实、贾平凹,绝对算得上是自带BGM的传奇天团。这三位老哥就像黄土高原上长出来的“文学三剑客”,一人拿一支笔,在纸面上卷起千军万马,把生活的酸甜苦辣、人间的爱恨情仇,写得比山西老陈醋还够味,比刀削面还筋道。</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先说路遥,这位大哥堪称“文学界的拼命三郎”。写《平凡的世界》时,他一头扎进煤矿,跟矿工们同吃同住,活脱脱一个“沉浸式写作”的鼻祖。据说他为了写好这部巨作,把《人民日报》十年的合订本翻得卷了边,那架势,比查高考答案还认真。路遥的文字就像一碗热腾腾的羊肉泡馍,实实在在,暖胃又暖心。他笔下的孙少安、孙少平兄弟,那股子在贫困中挣扎却永不低头的劲儿,看得人热血沸腾,仿佛自己也跟着主角在黄土地上摸爬滚打了一番。有人调侃说,读路遥的书,就像在参加一场精神马拉松,累得够呛,但跑到终点时,又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可惜路遥英年早逝,就像一颗流星划过文坛的夜空,虽然短暂,却留下了最璀璨的光芒,让无数读者为他扼腕叹息,也让后来的写作者们明白:搞创作,就得有这股子豁出去的狠劲。</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再聊聊陈忠实,这位老爷子是典型的西北汉子,性格豪爽,做事执着。写《白鹿原》那阵儿,他跑到乡下老家,一待就是好几年,把自己活成了“白鹿原常驻居民”。为了让小说更接地气,他到处打听村里的陈年旧事、家长里短,连谁家祖坟埋哪儿都摸得一清二楚。《白鹿原》一问世,那场面,简直像在文学界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这部作品就像一幅宏大的西北风情画卷,把白鹿原上白、鹿两大家族的恩怨情仇,刻画得入木三分。里面的人物,不管是精明能干的白嘉轩,还是叛逆不羁的田小娥,都像是从黄土地里长出来的,鲜活到让人忍不住想钻进书里,跟他们唠唠嗑。有人开玩笑说,陈忠实写《白鹿原》,怕是把自己的“文学洪荒之力”都使出来了,写完之后,估计连村里的狗见了他,都得摇着尾巴叫一声“大作家”。</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最后说说贾平凹,这位老哥的脑回路堪称“清奇”。别人写小说,都是按部就班地讲故事,他倒好,另辟蹊径,把生活中的鸡毛蒜皮、奇闻异事,用一种充满魔幻色彩的方式呈现出来。他的文字就像一碗酸辣粉,味道独特,让人又爱又“恨”。爱的是那股子新奇劲儿,恨的是看完之后,满脑子都是他笔下那些光怪陆离的故事,挥之不去。比如《废都》,刚出版时争议不断,有人说它太露骨,有人却对它推崇备至。贾平凹就像一个神秘的魔术师,在文字的舞台上,把现实与虚幻、传统与现代,变戏法似的融合在一起,让人看得目瞪口呆。他本人也和他的作品一样,充满了神秘色彩,平时沉默寡言,一拿起笔,却能妙笔生花,写出无数让人拍案叫绝的佳作。</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三位老哥虽然风格迥异,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对文学的热爱,那叫一个死心塌地。他们用各自的方式,在黄土高原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种下了文学的种子,收获了累累硕果。路遥让我们看到了平凡中的伟大,陈忠实带我们领略了历史的厚重,贾平凹则引领我们走进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文学世界。他们就像文学天空中最耀眼的三颗星,照亮了无数读者的心灵,也为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即使岁月流逝,他们的作品依然会在时光的长河中熠熠生辉,成为一代又一代读者心中永恒的经典。毕竟,这样有血有肉、充满生命力的文字,谁能不爱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