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采华章

画家李文华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陪岳父</p><p class="ql-block">林荫小巷艳阳天,</p><p class="ql-block">拐杖轮椅老泰山。</p><p class="ql-block">省城居住才几日,</p><p class="ql-block">待到重阳共欢颜。</p><p class="ql-block">2020.5作于石。</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忘师恩</p><p class="ql-block">跟着老师去写生,身背画夹走乡村。</p><p class="ql-block">今居闹市繁华地,不忘当年指路人。</p><p class="ql-block">2020年4月16日作于泉城。</p> <p class="ql-block">梦游蓬安 </p><p class="ql-block">千里采风一年前,昨夜梦里到蓬安。</p><p class="ql-block">百牛渡江波澜起,嘉陵江上现奇观。</p><p class="ql-block">2018年6月作于石。</p> <p class="ql-block">暗香 </p><p class="ql-block">窗外腊梅已数载,今晨忽见报春来。</p><p class="ql-block">常恨此君无觅处,疏影凌寒一树开。</p><p class="ql-block">注:每年来济南小住几日,现在来的次数多了,常在腊梅树前经过,却不知是腊梅。今年初次来济南过年,早上醒来总想去院里转转,看到一树花开,随手拍照,夜晚赋诗。</p><p class="ql-block">2019年2月8日深夜作于泉城。</p> <p class="ql-block">春雪 </p><p class="ql-block">天地一笼统,轿车满院停。 </p><p class="ql-block">黑车身上白,白车身上肿。</p><p class="ql-block">2019年2月15日作于泉城。</p> <p class="ql-block">郎茂山 </p><p class="ql-block">久慕郎茂山,梦里几回攀。</p><p class="ql-block">今晨拾阶上,一路好辛酸。</p><p class="ql-block">2019年作于泉城。</p><p class="ql-block">注:你可以一辈子不爬山,但你心中一定要有座神圣的山,它会使你总往高处走,使你总有个努力的方向,使你在任何一刻抬起头,都能看到自己的希望,希望所在,动力所在。</p> <p class="ql-block">乡愁 </p><p class="ql-block">萧瑟秋风霜叶飞,乡关日暮白发归。</p><p class="ql-block">别后不知君安好,今宵一见喜上眉。</p><p class="ql-block">2019年作于故乡。</p> <p class="ql-block">初为人父</p><p class="ql-block">头戴鸭舌赋诗篇,故园二十二年前。</p><p class="ql-block">初为人父心潮涌,女儿依稀睡梦酣。</p><p class="ql-block">2005年作于石。</p> <p class="ql-block">送别</p><p class="ql-block">缓缓车窗动,依依惜别情。</p><p class="ql-block">女儿挥手笑,老爸泪纵横。</p><p class="ql-block">2006年,这次送别为父特别伤感,女儿却开心地在窗口向我挥手告别,站台上只剩下我一个人,列车依依不舍的驶离,望着消失的列车,为父老泪纵横的走出车站,当我看到出站口晃动的身影时,调整情绪即兴赋诗,口占一首五言诗《送别》,出站后用手机短信发给女儿。</p> <p class="ql-block">清明感怀 </p><p class="ql-block">青山依旧柳色新,路上行人踏草痕。</p><p class="ql-block">落花流水寻常物,老家门前思故人。</p><p class="ql-block">2017年清明作于故乡。</p> <p class="ql-block">清明</p><p class="ql-block">一年一度清明时,细雨蒙蒙化哀思。</p><p class="ql-block">今日坟前三叩首,泪眼婆娑寄瑶池。</p><p class="ql-block">2023.4 于石。</p> <p class="ql-block">牧童</p><p class="ql-block">牛睡我不睡,我睡牛不睡。</p><p class="ql-block">牛不知我睡,我不知牛累。</p><p class="ql-block">2017年作于石。</p> <p>枯井历险记 </p><p><br></p><p>花甲忆童年,</p><p>往事亦如烟。</p><p>出门买青菜,</p><p>遇狗中途返。</p><p>逃至半山坡,</p><p>跌倒心慌乱。</p><p>翻身不知处?</p><p>坠井尚茫然。</p><p>目眩又头晕,</p><p>醒来知遇险。</p><p>井虽不太深,</p><p>坐井仰天叹!</p><p>呼天喊地时,</p><p>恩公忽出现。</p><p>井边一圈人,</p><p>放下一美男。</p><p>迄今不知名?</p><p>救我攀上岸。</p><p>只记老杨叔,</p><p>复员那一年。</p><p>眼看事发生,</p><p>拿绳去井边。</p><p>组织救援队,</p><p>温暖记心间!</p><p>……</p><p>1964年,我7岁时,记得奶奶叫我去井陉三矿,也就是正丰煤矿买青菜,行至杨家沟与中凤山交界处,上一之字坡,羊肠小道的两侧有两眼废弃的矿井,左侧一眼深不可测,井口黑洞洞的,距羊肠小道稍远些。右侧的另一眼,井口直径约3米,深不过4米。但是,距离羊肠小道近在咫尺。我怕狗,见了狗,狗还没看见我,我就望风而逃,逃至半途中,摔了一跟头,慌乱中,坠入右侧一眼还算不太深的枯井。所幸被杨家沟的杨毛锁,杨叔所救。记得七十年代杨叔当过村支书,零几年时,我曾经上门看望过杨叔。杨叔说,那年他当兵复员归来,正站在门口抽烟,目睹了这一切,转身回家拿了一条绳子,就匆匆赶到井边……</p><p>当时,我站在井底,看到杨叔先把绳子拴在一位大哥的双腿和腰上,告诉他,放他下来后,自己解开绳子,拴在我身上,先把我拉上来。然后把绳子放下来,让他把自己拴好,再把他拉上来。此情此景,历历在目,住事如昨。清楚记得,拉我上来时,我双手紧握绳子,双脚踩在井壁上做攀岩状,那状态,似乎有点相声里说的“虎口脱险”的感觉。令人难忘的是杨叔与众乡亲站在井口,喊着口号,齐心协力拉我上来的一幕。在生命中,杨叔是在危难时,真正拉我一把的恩公。</p><p>说句心里话,多少年来,都说吃青菜怎么怎么好,我对吃青菜一直耿耿于怀,也吃,就是不想说,往事不堪回首。</p><p>2018年6月22日作于石家庄。</p> <p class="ql-block">望 月 </p><p class="ql-block">今夜家乡月,伊人只独看。 </p><p class="ql-block">倚栏临皓魄,寂寂忆唐山。</p><p class="ql-block"> 伏案苦功下,静读乘夜阑。 </p><p class="ql-block">期汝得功名,举觞贺达旦。 ​​​ </p><p class="ql-block">1979年中秋节作于唐。</p> <p class="ql-block">随笔之一</p><p class="ql-block">三字情缘</p><p class="ql-block">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回首半个世纪的人生轨迹,冥冥之中的几次转折竟与“三”字如影随形。笔者出生在太行山深处的一个古老的山村,在大集体的年代里,一巷一队的布局,折射出计划经济的斑斓色彩。我家所在的生产队是老三队,从此“三”字便与我结缘。</p><p class="ql-block">中学毕业后,在公社电影队做了三年的农村放映员;恢复高考后,考上了美专,在震后的唐山上了三年学;1981年美专毕业后来到石家庄,一个从小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村孩子,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迈进了工厂的大门,在工厂一干就是三年。机缘巧合,在恩师高月冬的推荐下,进入石家庄广播电视台,创办原《石家庄广播电视》报,春风得意的美编生活只有短短的三年,报纸便被停刊了。之后我开始了录像片的租赁工作,这一干又是三年,并创下了三度辉煌的骄人业绩。1992年初,告别了发行站的那片热土,继而筹办《声屏之友》报,任该报副社长,主管广告发行工作至2000年。这期间正好是三个三即九年。在经营创收的道路上义无反顾,用辛勤的汗水浇出了一个轰轰烈烈的大好局面。如今离岗了,回首往事,曾经努力过,奋力拼搏过……</p><p class="ql-block">当初弃笔从商的初衷,至今回想起来还有些隐隐的阵痛。开弓没有回头箭,选择了就得一往无前,无论是经商也好,还是画画也罢。</p><p class="ql-block">对于画家来说,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官场、商场、情场的经历是体验生活、感悟人生、解读生命内涵的必由之路。做改革开放的践行者、市场经济的弄潮儿,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离岗后华丽回归,潜心创作,最近隆重推出了水墨长卷《百牛渡江图》。它既是四川蓬安百牛渡江的真实写照,也是画家本人这几十年千回百转、千山万水的心路历程。</p><p class="ql-block">在我选定了画牛这一主题方向后,上苍又将《百牛渡江》,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主题赐予了我,真是三生有幸啊!</p><p class="ql-block">2013年9月12日作于石。</p> <p class="ql-block">随笔之二</p><p class="ql-block">静享孤独</p><p class="ql-block">每个画家的一生,都会把最多的时间留给自己,长夜漫漫,灯瘦影长。有谁知道,站在窗前闭口不言,在轻轻地《眺望》过万家灯火之后,心事陷于夜空,回忆生命中曾经遇到的《知音》和岁寒《三友》。</p><p class="ql-block">画家会在孤独中想起很多前尘往事,也许会有某种假设在一瞬间占据他的心窝。但转而会心一笑,时过境迁,回忆再美,不过是一场云烟,唯有一幅唯美的作品,方能穿越时空,化作永恒!这种持有善念的孤独,能够悄然在画家的手上妙笔生花。</p><p class="ql-block">画家曾经和很多人一样怀抱着美丽的过往,穿行于现实的荆棘之中千回百转,千山万水。当脆弱的内心被那些本该遗忘的故事划出伤痕时,他也曾伸出双臂无声的呐喊过,但却无济于事,夜幕操控的孤独感不断疯长继而延伸。他失魂落魄一般,把另一个自己从身体里找出来,与天地相往还,与古代圣贤的精神相往还,与自己的心灵对话,想一些悬而未决的事情,就像是做了一场梦。然而梦会醒的,当下不曾亏欠谁,善良的品质和超强的能力让他变得理性,他会在某个夜晚,为自己斟一杯酒,借古人的酒杯,浇胸中的块垒。斟出一杯喜色,斟出一个人的回音,斟出一首五言绝句或七言绝句,然后一饮而尽。从此以后,他学会静享孤独,并且能从静逸的孤独中沉淀出幸福。只有及时彻悟的画家,才能更早的摆脱对曾经的依赖,在孤独中奋进,在寂寞中狂欢,在现实中华丽转身。</p><p class="ql-block">能静享孤独,是最好的感悟,能安静独处的人,已经从千丝万缕中捋出创作的主线,寻找到未来的彼岸。这根主线如同佛前的一柱香,虽香雾飘渺,但跪拜之人已经参透一切可为可不为!</p><p class="ql-block">夜幕降临,孤独感袭扰心头的时候,要学会调整心态,去整理采风的资料,去听舒缓的音乐,去看储满阳光的书籍。翻一翻帝王将相,品一品唐诗宋词。如此,孤独就不会沉重。</p><p class="ql-block">每个聪明的画家,都有执著的精神和超乎寻常的坚韧,不惊起前尘,不困扰当下。无故加之而不怒,骤然临之而不惊。更不会让一场空念,唱碎了明天!安静的孤独有千般好处,在余下的时光里,坐在美丽的嘉陵江边,赏天下奇观,看百牛渡江。品大江东去,思波澜壮阔!</p><p class="ql-block">画家不索前尘,只为余生,余生有书画相伴,梦里有百牛渡江。一切,都已过去,余生,我只静享孤独!</p><p class="ql-block">2018年作于石。</p> <p class="ql-block">随笔之三</p><p class="ql-block">百牛渡江,等你等了那么久</p><p class="ql-block">2011年12月3日,应邀出席朋友的新书首发式。在驱车前往西柏坡的路上大雾迷茫,车队缓缓而行,我在车里一路上心情忐忑,又充满好奇。每一个有雾的日子,都让我感到浪漫、诗意、憧憬和迷茫。</p><p class="ql-block">大雾迷茫,人生如此,画画选题亦如此。伫立于岁月口,迷茫在尘世间。自2008年元旦画牛起,一直被选题所困惑,北方人对南方的水牛不了解,想寻找一个采风基地,当时确定了三个关键词:南方、水牛、放养。因我当时还不会上网,就嘱托妻子上网搜索,其目的是为创作《百牛图》铺路搭桥。《百牛图》自宋李唐开始,有多位先贤画过。现代画家有李可染、汪观清等。艺术创作要师古人,师造化,师我心。师古人指临摹,师造化说的是采风、写生,师我心即融会贯通。如能找到适合我的采风基地,锁定目标,事半功倍,成功指日可待。 这一天注定是我一生中难忘的一天,出发时大雾迷茫,归来时豁然开朗。回到家里,妻子兴高采烈的打开电脑跟我说:“找到了,四川蓬安,百牛渡江!”真是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牛却在灯火阑珊处。百牛渡江是美术史上前所未有的选题,是上苍赐与画家和藏家的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百牛图》表现了牛群的小桥流水、风华雪月和儿女情长。《百牛渡江图》则突出表现了牛群的大江东去、波澜壮阔和英雄本色。</p><p class="ql-block">山重水复疑无路,柳喑花明又一村,绘画选题之难,难于上青天,网络时代,足不出户,找到了心仪的选题,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于是我默默记下了这难忘的一天。</p><p class="ql-block">2019年作于泉城。</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李文华,著名画家,1958年生于井陉矿区,1981年毕业于河北轻校美术专业,现华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河北美术家协会会员,石家庄广播电视台,原声屏之友报社副社长。代表作有:《百牛渡江图》、《百牛图》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