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今天是2025年4月30日,星期三,农历四月初三。晴空万里,气温宜人,介于十四度至二十四度之间,无风轻扰,天地间一片安宁祥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早上睡到自然醒,阳光透过窗帘洒在床头,为新的一天拉开序幕。一碗简单的白泡饭,搭配细切的榨菜丝与醇香的豆腐乳,这是沪浙地区再熟悉不过的早餐标配。若几日未曾品尝,心中便会泛起一丝思念,仿佛少了些什么,生活也因此少了几分滋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饭后漫步至家门口的江边步道,微风轻拂,江水平静如镜。岸边的树枝与建筑物倒映在江面上,仿佛一幅幅淡雅的水墨画卷,静谧而悠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然而,这几日姚城的民众心中却掀起了滔天巨浪。城区规模最大的养老院突遭变故,资金链断裂,数千老人的养老积蓄或将化为乌有。这其中,有九十多岁高龄老人毕生的积蓄,有身患癌症之人维系生命的救命钱,甚至有全家倾注一生的心血。面对这般突如其来的打击,有人萌生了跳楼的念头,有人怒火中烧想要拼命,更有人心灰意冷选择轻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不明白为何这般情形总是反复上演:一家私人养老院,一家被政府标榜为养老机构典范的企业,竟公然在社会上以高息为诱饵集资数亿。为何竟无人监管?稍有常识的人都能看出,将数十万甚至上百万投入其中,以高息回报,老人不仅可免费入住,甚至还能获取额外收益,这背后究竟有何利润支撑?又如何维系运营?这不就是典型的拆东墙补西墙吗?然而,仍有不少人上当受骗,且人数与日俱增。最终崩盘,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每当有人提及要将钱存入这些养老院时,我总是不厌其烦地劝阻。但高息的诱惑让老人们义无反顾地投身其中,这让我感慨万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对年过八旬的老夫妻,不顾子女的苦苦劝阻,沉迷于网络高额返息的投资诱惑。从几千元起步,逐渐加码至数万元,最终将毕生积蓄五十万尽数投入,却如石沉大海,再无音讯。报案之后,虽追回十五万,但三十五万已如流水东逝,再也无法挽回。在当今社会,退休老人的养老金水平较高,甚至超越了部分上班族的收入。然而,他们所获得的亲情陪伴却日益减少。与此同时,各种各样的骗局层出不穷,以巧妙的方式诱使老人心甘情愿地交出自己的积蓄。这些骗局不仅损害了老人的经济利益,更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他们内心的孤独与无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喜欢漫步于江边,感受那股宁静而深沉的力量。人生恰似这条江河,时而湍急,时而平缓,但无论处于何种境地,我们都需学会掌控自己的航向。于我而言,这个航向便是守护好自己的养老积蓄,这是晚年生活的根基,为自己赢得一个安稳且幸福的暮年时光。</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