汨罗江畔觅忠魂

唐汉

<p class="ql-block">美篇昵称:唐汉</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8313001</p><p class="ql-block">景点名称:屈原流放故居遗址</p><p class="ql-block">拍摄地点:湖南省汨罗市屈子祠镇玉笥山</p> <p class="ql-block">  汨罗江边屈子祠位于汨罗城西北玉笥山。这里是屈原当年的流放地,也是其最终自沉江底的地方。汨罗江发源于江西省修水县黄龙山,流经汨罗市后汇入洞庭湖。江水在玉笥山前转了一个九十度的大弯,向西而去,汇入洞庭湖的怀抱。江水与两岸的秀美风光交相辉映,令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  汨罗市在长沙与岳阳之间。 <span style="font-size:18px;">历经半小时的乡道颠簸,滂沱大雨中我独自一人被中巴车留在了镇东的三岔路口。眼前的</span>这个镇,只有稀稀疏疏的一些农舍与行政小楼,完全没有一般镇区的样子。原来这里只是楚塘乡的一个宁静小村,近些年因名人效应才撤乡设镇改名,将政府管理部门迁来。由于人口太少,只能搭其他乡镇的班车镇外路口下车。</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穿过镇区,步行约二十分钟,便来到了玉笥山前。风雨中的青山碧水展现出别样的景致 。对岸是一片江滩,青青草地上有几条悠闲吃草的牛,宛如草原风光,勾勒出一幅宁静的田园牧歌画卷。玉笥山静静矗立,山林茂密,翠竹成荫,不见建筑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  循着导游牌的指引,我来到山前,一条小溪从山上潺潺流下,此为玉溪。一古桥<span style="font-size:18px;">横跨在玉水上,桥为石拱,呈八字形。相传被放逐的屈原,常到此桥下的玉水中,洗濯冠缨,荡涤尘垢,故称濯缨桥。</span>走过古桥,只见一块石碑隐掩映于草丛之中,上刻“屈原故居遗址”。遗址之上,一座亭子翼然凌空,碑刻“骚坛”,这里正是《离骚》这部世界最伟大诗篇诞生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独醒亭”紧靠渡口,系古时的渡亭。相传当年屈原即在此与渔父对话,并留下“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名言。</p><p class="ql-block"> 此时雨势已小,我兴奋地用相机记录下这一切,同时用手机捕捉几图,分享至朋友圈。心情激荡之下,随口吟出一首小诗:“汨罗江上草,离骚行吟地。漫天潇潇雨,皆是屈子泪。”</p> <p class="ql-block">  沿着景区主道继续东行,屈子祠便映入眼帘。它依山傍水,景色宜人。始建于清乾隆十九年,三进三间的祠宇古朴典雅,韵味悠长。祠前有骚坛、望江台等古迹,屈原的《九歌》就是在此流放时的作品。祠东的屈原碑林则镶嵌着当代书法名家的碑刻三百五十六块。</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走进屈子祠,我虔诚地祭拜了屈原的塑像,表达对他的敬仰之情。祠内香火鼎盛。人们在用自己的方式缅怀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p> <p class="ql-block">  这里是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屈原的最重要纪念地,也是传统民俗龙舟竞渡的发源地。游览间,屈原的形象始终在我脑海中盘旋:他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披发行吟于江畔,最终怀沙自沉,令人扼腕叹息。那些年青时背过的诗章及形象,此刻一篇篇,一个个在耳边回旋,缭绕:《河伯》《东君》《山鬼》,薜荔、女萝、沅芷,澧兰……</p> <p class="ql-block">  尽管景区免费开放,或因天气原因,游客稀少。或是我来的不是时候,据说每年端午,这里都会迎来如潮的观光者和凭吊者。汨罗江畔热闹非凡,祭祀大典庄重肃穆,龙舟竞渡激情澎湃,粽子飘香四溢。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的习俗正是为了纪念屈原而流传至今。</p> <p class="ql-block">  屈原沉江处位于玉笥山下游离洞庭湖湖口约一点五公里处,此处潭水幽深。史书记载,屈原就是于此怀石投江,壮烈殉国。石碑上“屈原沉江处”几个大字赫然在目,仿佛在诉说着那段悲壮的历史。我站在石碑前,思绪万千,仿佛能够穿越时空,感受到屈原当时的绝望与悲壮。</p> <p class="ql-block">  汨罗江之旅,让我不仅亲眼见证了那悲壮的历史遗址,更深刻感受到了屈原精神的伟大与不朽。他的爱国精神和诗歌创作是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宝贵精神遗产。屈原的故事将永远激励着人们前行,他的诗篇将永远在人们心中回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