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缅怀父亲:岁月深处的温暖印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时光长河的幽深处,父亲的形象如一座巍峨高山,坚毅沉稳;似一片浩渺沧海,广袤深邃。他叫李国安,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以一己之力肩负起大家庭的希望与责任,成为我们生命中最坚实的依靠。</p><p class="ql-block">父亲一生育有五个孩子,然而命运弄人,大哥建国和二姐建春在我尚未降临人世时,就因疾病早早离去。这是父亲心底无法言说的伤痛,也是我心中难以释怀的遗憾。那未曾谋面的哥哥姐姐,宛如雾霭中的幻影,给我的童年蒙上了一层淡淡的惆怅。为了给未来的孩子带来好运,过年时父亲从舅舅家抱回乖巧的表姐“压长”,并定下特别的规矩:我和弟弟不能像寻常孩子那样称呼爸爸,妈妈,而是称父亲为“大爷”,母亲为“阿爸”。这份别样的期许,如同温暖的烛火,照亮了我和弟弟成长的道路。</p><p class="ql-block">小时候,大爷是我心中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与故事宝库。夏日的夜晚,我总会召集一群小伙伴,围坐在大爷身旁,缠着他讲故事。月光如水,洒在父亲满是勋章的胸膛上,熠熠生辉。那些勋章,是他抗美援朝岁月的荣耀见证。旁边那只略显陈旧的军用水壶,虽已褪去昔日的光泽,却承载着生死攸关的往事,是救过大爷命的“功臣”。</p><p class="ql-block">父亲讲的故事,在我们幼小的心灵刻下深刻印记。在《雪地中的坚守》里,新兵小李在深夜执行潜伏任务,寒夜的酷寒仿佛要将世间万物凝固。敌人的巡逻队步步逼近,战友们屏着呼吸,大气都不敢出。小李的手脚早已冻得麻木,可他凭借顽强的意志,咬牙强撑,直到敌人离开。那句“绝不能暴露,要完成任务!”掷地有声,至今仍回响在我耳畔。《弹坑中的干粮》里,战场上炮弹轰鸣,硝烟弥漫,卫生员小王在转移伤员时躲进弹坑。饥饿的伤员拿出仅有的干粮分享,小王却婉拒。敌军逼近,两人默契潜伏。危险过后,破碎的干粮见证了生死与共的深厚情谊。这些故事,让我们铭记那段艰苦卓绝的保家卫国历史,懂得了志愿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无畏、团结友爱的崇高精神。它们如同一颗颗种子,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伴随我们茁壮成长。</p><p class="ql-block">退伍后的父亲,为了家庭生计,默默承受着生活的重压。在方家屠场工作时,每天天未亮,当整个世界还沉浸在梦乡中,他便早早起身,赶赴屠场。他主动承担起扫猪圈的义务活儿,从不计较回报。按猪腿是个体力活,需要十足的耐心与力气,父亲却做得一丝不苟。工作时,他总会带上桶或盆,放上一把盐,小心收集猪血,拿回家煮开、切块,再一家一家送给村里的乡亲。他的善良与热心,如春风化雨,温暖了整个村子。村里的老老少少提起他,无不竖起大拇指。在他的言传身教下,关爱他人、传递温暖的种子在我们心中深深扎根。</p><p class="ql-block">后来,父亲到龙马高中校煮饭。在那个没有电视的年代,露天电影是大家难得的精神盛宴。只要听说星期六晚上学校放电影,村里的小伙伴们就兴奋得如同过节一般,三五成群地往学校赶去。到达学校后,我们总会第一时间找到父亲。他总是满脸笑容,热情地帮我们找板凳、占位置,还毫不犹豫地掏钱给我们买糖果。甜蜜的糖果,伴随着热闹的电影画面,成为我们童年最美好的回忆。</p><p class="ql-block">电影结束后,如果时间太晚,父亲会让我们睡在他的床上,自己则去高中校外面烧窑的棚子里休息。他从不抱怨,总是默默地为我们付出。第二天,他还会带着我们去长河,在那里坐船去宋家坝玩。对于从未坐过船的伙伴们来说,这是一场充满新奇与欢乐的冒险。一路上,大家欢声笑语,对未知的旅程充满期待。父亲看着我们开心的模样,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那笑容,如同冬日暖阳,温暖着我们的心田。</p><p class="ql-block">父亲的爱如阳光普照,不局限于我们三兄妹,他对每一个孩子都关怀备至。他用自己的行动,教会我们如何去爱,如何去关心他人。如今,父亲已经离开我们 52 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他给予我们的温暖与关爱,始终鲜活地留在我们心里,从未远去。每当回忆起与父亲共度的时光,那些故事、那些温暖的瞬间,如同夜空中闪烁的繁星,照亮我前行的道路,给予我力量和勇气,让我在人生的道路上,始终坚守着善良与勇敢,传承着父亲给予我的宝贵精神财富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