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游江南古镇(昆山锦溪)

胜利

美篇号11608083 <p class="ql-block">  2024年5月我曾经跟随旅游团去过昆山锦溪古镇旅游,那天到锦溪古镇的时候,已经是下午1点多钟,我们在古镇玩了没多少时间天就下起雨来,很扫兴,后来雨越下越大,看着短时间是不会停了, 我们在雨中玩了两条街不到,拍了几十张照片,不能代表我去过古镇旅游,后来雨越下越大下大雨也不能拍照片了,我们只能乘车返回,不甘心。有机会一定再到景区古镇来玩。</p><p class="ql-block"> 在今年的4月份,我们以前一起当过的战友,年纪都已经七八十岁了,碰到一起准备到锦溪古镇参加农家乐,在那儿好好的玩一次 。 这次在锦溪古镇农家乐住了四夜五天,我们在农家乐吃得放心,玩得 开心,睡得安心,基本上把所有地方都到了,白天玩了,还有晚上去看夜景,也照了好几张夜里的照片,夜里的景色也很美。 </p><p class="ql-block">拥有众多名胜古迹的锦溪,依然保持着淳朴的江南水乡风貌,以及全国首创的古砖瓦博物馆,和后来以私人收藏为主成立的十多家小型专题博物馆,使锦溪成为民间博物馆之乡,淀山湖畔的这颗旅游明珠更加璀璨夺目。</p><p class="ql-block"> 2025年4月21日</p> <p class="ql-block">位于苏州昆山锦溪古镇是昆山市西南隅的景点。是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p><p class="ql-block">锦溪成名已有二千多年,南宋建都临安时,宋孝宗的宠妃陈妃偏爱锦溪山水,恋不忍离,死后水葬于此,锦溪便改名陈墓800余年,解放后一度叫成茂,直到1993年才恢复古名。</p> <p class="ql-block">拥有众多名胜古迹的锦溪,依然保持着淳朴的江南水乡风貌,若隐若现的陈妃水冢,风铃悦耳的文昌古阁,蛟龙卧波的十眼长桥,以及全国首创的古砖瓦博物馆,和后来以私人收藏为主成立的十多家小型专题博物馆,使锦溪成为民间博物馆之乡,淀山湖畔的这颗旅游明珠更加璀璨夺目。</p> <p class="ql-block">锦溪,位于昆山市西南隅,与古镇周庄相邻。东临淀山湖,西依澄湖,南靠五保湖,北有矾清湖、白莲湖,“东迎薛淀金波远,西接陈湖玉浪平”。故锦溪历来有“金波玉浪”之称。</p> <p class="ql-block">南宋建都临安时,宋孝宗的宠妃陈妃病殁水葬于此,锦溪便改名陈墓,长达880年。1993年,恢复锦溪古名。古镇原有一溪,夹岸桃李纷披。晨霞夕辉,尽洒江面,满溪跃金,灿烂若锦带,所以得名锦溪。如今,拥有众多名胜古迹的锦溪,仍然以如诗如画的水乡风貌,吸引着无数游客。</p> <p class="ql-block">若隐若现的陈妃水冢,风铃悦耳的文昌古阁,蛟龙卧波的十眼长桥,以及“三十六座桥,七十二只窑”的传说,全国首创的古砖瓦博物馆,都令中外游客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锦溪,优越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人文景观,自古形成八景——锦溪渔唱、陈妃水冢、莲池结社、通神御院、樵楼鼓声、古井风亭、福寿残碑和石音客帆。经明代高启、沈周、文征明、祝枝山等文人逸士反复酬唱步韵,使其“八景”增添许多美色。</p> <p class="ql-block">锦溪被五湖三荡环抱,大片大片的湖水波光粼粼。一年四季,“钓船频往返,渔唱复悠扬。风细调偏高,月明声正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为锦溪八景中主要一景,在清静的莲池禅院内,众多文人逸士聚首饱览水乡美景,运思酬唱,切磋诗文,风光无限。</p> <p class="ql-block">陈妃水冢静卧在镇南五保湖中,四周长满芦草。令人惊奇的是不管水位多高,陈妃水冢总是露在湖面上,摇曳着绿色的踪影。</p> <p class="ql-block">五保湖和菱塘湾之间有条似龙脊的古石堤埂,“流水穿溪石有声”,故有“石音”之说。常有客帆停泊此处,明月升起,烟炊袅袅,船歌四起。</p> <p class="ql-block">锦溪桥梁星罗棋布,桥之密度国内罕见,当地名谣素有“三十六座桥,七十二只窑”之说,其中较著名的有十眼长桥。十眼长桥建于明代,与古莲池、文星阁、长堤回廊和桃园构成完整的古莲景区。桥有九柱十孔,全长52米,造型古朴别致,为远近水乡所罕见,人称“小宝带桥”,是观湖赏月极佳之处。每逢中秋佳节,游人如织,凭栏赏月,唯见天上皓月与湖中水色相映成趣。</p> <p class="ql-block">菱塘湾附近南塘桥始建于宋代,桥下有井亭一座,亭中井水清冽,久旱不枯。明代高启诗曰:“南塘桥下水冷冷,桥畔长堤柳色青,一勺清泉涵古井,十分凉思满风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