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火重生 再现辉煌•巴黎圣母院

梅一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巴黎圣母院,这座举世闻名的哥特式建筑瑰宝,见证了11世纪初期巴黎的繁荣。它不仅是当时巴黎宗教活动的中心,更是欧洲建筑艺术的巅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车拍】这座始建于1163年巴黎圣母院,位于塞纳河畔,199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设计精妙绝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主立面是巴黎圣母院的一大亮点,各个部分在比例和组合上达到了完美的平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钟楼里面挂着两口大钟,右边的大钟是17世纪铸造的,重达13吨,声音异常的清脆明亮,据说在铸造时,很多巴黎的女士把首饰都贡献出来融进了这个大钟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玫瑰花窗在圣母院里面一共有三扇,南北立面分别还有一个,从里往外看玫瑰花窗更加美轮美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中央拱门上方供奉着圣母圣婴,两侧立着亚当和夏娃。下面是一条众王廊,陈列旧约时期28位君王的雕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今天所有人都怀揣着对巴黎圣母院的向往,有秩序的从中间拱门进入,一般没有大型活动中间拱门是不开的,平时游览都是从右边圣安娜门进,从左边的圣母门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中央拱门上方一圈圈拱形的曲线上,则是密密麻麻的各路天使、先知圣人等小雕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拱门上的雕塑描述的是耶稣在天庭的“最后的审判”。门楣上被分为三层,最上面耶稣张开双手,向人们展示他被钉在十字架上的伤口。</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耶稣的下面是大天使圣米歇尔,他手里拿了一个天平,在称量人们的道德与罪孽,左边道德高尚的人升入天堂,而右边罪孽深重的人则被小恶魔拽入地狱。最下面的门楣上,有一个天使在吹响着号角,已经去世的人们等待着进行最后的审判。</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中间雕塑是耶稣。</b></p> 左右两边是耶稣的12个门徒。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门侧还有四个雕塑,其中这位是耶稣的姥姥圣母的妈妈。</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这些精致的雕刻,每一处线条,每一个人物都像是被赋予了生命,栩栩如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831年,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出版《巴黎圣母院》一书引起轰动,后来又看了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知道了巴黎圣母院。记忆最深的就是那敲钟人卡西莫多,他外貌奇丑无比,驼背、独眼、耳聋,但内心却善良纯真。卡西莫多的形象启示我们,要做一个以内在美为核心、坚守善良且拥有独立人格的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我站的地方叫圣母院广场,正好面对巴黎圣母院的主立面,第一时间就被它的建筑所震撼。</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这张是我十年前曾经站在这里的照片,因当时内部没有开放,只欣赏了教堂的外观。今天能进入教堂瞻仰浴火重生的巴黎圣母院,是我这次“法比荷卢之旅”最重要心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圣母院的地理位置非常好,我脚下这个点是最被人忽略的“法国的零点”,人们常说的国与国之间的距离,其实就是两个国家零点之间的距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2019年4月15日,当大火吞噬了圣母院,全世界都屏住了呼吸。2024年圣母院重新敞开了大门,它的每一道伤痕都成为了勋章。(此图片来自网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2019年8月6日,巴黎圣母院屋顶线建筑设计竞赛主办方公布结果,中国建筑师的方案“巴黎心跳”赢得冠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同年11月6日,中法双方在北京签署合作文件,就圣母院修复开展合作,中国专家将参与圣母院修复工作。(此图片来自网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经过五年的修缮,终于在2024年12月8日迎来新生,向世人敞开怀抱。</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高大宏伟的拱顶和精美的壁画、雕塑,阳光透过彩色玻璃窗洒下,形成五彩斑斓的光影,仿佛置身于一个神圣的艺术殿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教堂前侧有美丽的圣母怀抱圣婴的雕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内部装饰充满上升的直线,营造出一种“向上高升”的空间感,与罗马式建筑的厚重感形成鲜明对比。</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教堂内高耸的穹顶与彩窗,仿佛通往天堂的阶梯,阳光透过玫瑰花窗倾洒而下,形成一道道梦幻的光影,营造出神秘而神圣的氛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玫瑰花窗的每一片玻璃,都是中世纪工匠用矿物与火焰炼就的光之宝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4月21日,突然传来梵蒂冈的方济各教皇仙然辞世,他的离世震动全球,世界各地纷纷举行悼念活动缅怀这位精神领袖,今天22日巴黎圣母院为辞世的罗马教皇方济各举行盛大的弥撒悼念活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下午5:30分,巴黎圣母院悼念方济各的弥撒活动拉开帷幕。我们有幸现场目睹了这盛大的弥撒活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袅袅香烟自祭坛缓缓升腾,仿若被赋予了生命的灵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烟雾朦胧了精美的雕塑轮廓,一幅巨大慈祥的教皇照片摆放在祭坛中间,让圣人像若隐若现,仿若从历史的迷雾中走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这位敢于揭露教会丑闻、生活简朴、以慈爱之心拥抱普通民众的改革者,最终在复活节后回归天父怀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整个教堂内部在烟雾缭绕下,恍若被注入了超自然的气息,尘世的喧器被彻底隔绝在外,唯有烟雾裹挟着虔诚的祈祷与追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方济各教皇是一位极具影响力和变革精神的宗教领袖,他以诸多卓越的品质和贡献赢得了广泛的赞誉与尊敬。</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他推动宗教对话与合作,积极调解国际冲突,关注弱势群体与和平,他强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强调全球应团结起来等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方济各用一生践行博爱与包容,即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仍坚持为信徒祝福,留下温暖世人的最后画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亲临现场参加悼念教宗方济各弥撒活动,我们被深深的感动,期待世界和平,慈爱之心永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再见了!方济各。愿你在天堂一切安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今天的教堂格外庄严肃穆,人流如织,座无虚席,只为目睹或者参加悼念教宗方济各的弥撒。</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弥撒活动结束了,我们放慢脚步往里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巴黎圣母院收藏了许多珍贵文物,如巴黎圣母院祭坛、十字架、荆棘王冠以及许多画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在教堂尽头圣坛背后是个金色的十字架。</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关于这个十字架,有一个相当神秘的说法,2019年烧毁的时候,当消防员扑灭所有明火,推开大门进入圣母院的一刹那,突然看到正前方的圣坛里这个黄金十字架,在烈火余温下,焕发出金色的光芒,所有人都非常感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这座十字架和雕塑,在火灾中没有受到丝毫损坏,依然光彩夺目。</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再往里走,这一大排雕塑讲述的是耶稣从出生到受难的故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另外一侧雕塑刻的是耶稣复活到升天的故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中殿的两侧设有许多小礼拜堂,装饰精美雅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油画•《圣母往见日》:位于圣吉约曼礼拜堂的西面墙上,创作于1716年,是Jean Jouvenet 的作品,为罕见的巴洛克风格祭坛遗迹,人物造型严谨、刻画细致,圣母玛利亚身穿蓝白长袍位于画面中心位置。</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五月》系列巨幅画作:创作于1630年至1707年间,由巴黎金银匠人同业会向艺术家订购,于每年5月1日献给巴黎圣母院,以宗教题材为主,体现了当时最高的宗教绘画水平,目前仍藏于巴黎圣母院的仅剩13幅,位于中殿礼拜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在内殿的回廊、墙壁,门窗上布满了描绘圣经内容的绘画和雕塑作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在整个后庭走廊的尽头中央小礼拜堂,保存着一件圣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这件圣物对整个基督世界都非常重要,它就是耶稣受难前带的荆棘冠。</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右侧的通道里摆着一尊雕塑,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圣女贞德,当年她临危受命,带领法国军队,将小国王查理七世扶上王位,却又被人出卖,最后以异教徒的身份被烧死,50年后,教宗才在巴黎圣母院为她平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雕塑•《巴黎圣母》雕像:是巴黎圣母院内37 尊圣母像中最知名的一尊。14世纪中期完成,1818年被移至圣母院,1855年被放置在大教堂东南方的柱子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众多精美的雕塑与绘画作品,题材多与宗教故事相关,色彩鲜艳,笔触细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虽然经过了火灾和岁月的洗礼,但修复以后依然光彩夺目,为教堂增添了浓厚的宗教氛围和艺术气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在圣母院中,最有趣的部分是这个小礼拜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它位于右侧的第一个礼拜堂,供奉了一个中国人,这个人叫陈昌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清末贵州的一个教会人员,因为民教冲突,他被当时的贵州提督派兵杀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于是1909年,教宗将其封圣,他的遗骨就保存在这个礼拜堂的黄金匣子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位于塞纳河畔的建筑史诗,见证了法兰西850年的王朝更迭、革命的烽火与人间悲欢,它是雨果笔下石头的交响乐,更是法兰西灵魂的刻度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教堂前矗立着查理大帝的塑像,他在法国历史上的地位相当于俄罗斯的彼得大帝、古罗马的凯撒大帝。查理威风凛凛的骑在马上,两个侍卫手持铁器立在马前。查理大帝被后世尊称为“欧洲之父”。</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正如雨果所说,岁月的蹉跎赠予这座教堂的,远比夺取的要多,圣母院的涅槃重生告诉我们,文明从不是永恒,但人们守护文明的决心可以跨越干年,石头会风化,火焰会熄灭,但人类对美与信仰的忠诚会永远燃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巴黎圣母院不仅是一处宗教圣地,更是艺术与历史的结晶。照片摄于2025年4月22日。</b></p> 感谢驻足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