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英伦三个月小住,看到了那里优美的环境,享受了那里清新的空气,吃到了那里品种有限却安全可靠的绿色食品。有人说:来欧洲小住就是“洗洗胃、清清肺”,我感觉说的有一定道理。但我们所住在的伯明翰市却另有一番苦楚,那里的市政议会因财政税收的入不敷出,以至于宣告破产。环卫工人领不到合理的报酬,就在工会的组织下宣布罢工。一时间,城市运作陷入瘫痪,草坪不能按期修剪,道路无人清扫,街道纸屑随风飞扬。尤其是生活垃圾得不到及时清理,给居民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落叶、干草混合着灰尘,甚至掺入了少量的狗屎、狗尿,让城市弥漫着一股酸臭气息。原本整洁的道路变得肮脏不堪,行人经过时都忍不住皱起眉头。抬起头倒是能看见蓝天白云依旧,低头一瞥脚下却是一片狼藉,时间长了人们就不再随便低头看路了。</p> <p class="ql-block">好在回国的航班即将起飞,我和老陈(老伴)抓紧收拾行李,装好行囊,告别了两个可爱的外孙:小胖和阿宝宝,准备启程回国。春天将尽,依然冷风习习的清晨,女儿(瑶瑶)驱车把我们送到了伯明翰机场。值机柜台前,一位华裔小伙子热情地为我们办理登机手续,托运行李。拿到了登机卡,我就催促瑶瑶赶紧回家,照看好两个尚在睡梦中的外孙。</p><p class="ql-block">从伯明翰飞往德国法兰克福的航班虽然是一架支线飞机,只能乘坐100多人的空客-320。但飞行时间只有一个多小时,两个人坐在靠窗又靠走道的座位上还算舒适。</p><p class="ql-block">法兰克福落地后,在一位黑人客服的帮助和指引下,我们顺利地找到了2号航站楼Z区58号登机口,看到电子显示牌上有“shanghai”和“LH-728”的字样,就算是找到了回国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三个小时的转机时间很宽裕,我俩来到一间咖啡厅的柜台前,用手比划着向服务员要了两杯咖啡,并在玻璃柜里仅有的几样零食中随意拿了两包。老陈把临行前,女儿给她的零零碎碎的欧元摊在柜台上,让服务员自行取舍。端着咖啡杯拿着零食找到了一张小巧可爱的小方桌,我和老陈相对而坐,享受片刻轻松愉悦的咖啡时光。</p><p class="ql-block">接近登机时间,由于语言不通,听不懂登机口广播中屡屡播发公告内容。只能看着一些高大魁梧的欧洲乘客在悄无声息的排队等候,有的人甚至开始陆续进入登机通道。在老陈的催促下,我拿着机票走到登机服务台,向一位金发女郎询问。只见她挥手指向另外一边的服务台,还“咕噜”一句我听不懂的德语(抑或是英语)。我背着随身包又来到另一边服务台,询问那里的女客服,她指着身后的电子显示牌,扳着手指对我说:“one、two、three、four、five、six。”又指着我手里的机票右下角赫然写着一个“5”,挥手让我站在旁边看着显示器上的数字,等着“5”的出现。</p> <p class="ql-block">我在登机通道旁边看着1、2、3组的旅客们陆续登机,一群上了年纪讲着吴侬软语的乘客在一位中年妇女的带领下,“叽叽喳喳”走到我的身后。只听那位中年妇女说:“那一边通道是商务舱登机的,这一边才是我们经济舱通道,不要走错喽。”</p><p class="ql-block">进入机舱后不久,听到本次航班的机长向乘客们表达歉意的一通讲话,经中文翻译知道本次航班稍有延误,原因是有的乘客没能按照规定时间通过安检登机,以及餐食准备不够及时。宽大的机舱里虽然已经座无虚席,但飞机仍然没能按机票上表明的时间滑动起飞。这是一架“A340-600”宽体客机,由于乘客众多,经济舱内依然显得空间狭小。我俩个子都不大勉强有点挪动空间,那些欧洲的大胖子好像是勉强塞进了座位,基本没有活动的余地。</p><p class="ql-block">幸运的是机舱里也有一位华人乘务员,说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小伙子身材适中,动作敏捷,服务周到,顿感亲切许多。他及时帮助我们解决不少因语言不通,在用餐、喝水等服务项目上的沟通交流。</p><p class="ql-block">飞机升空之后,座位前的小屏幕找不到中文节目,手机又没有网络,自带耳机也听不成。所以除了用餐、喝水,我大部分时间都是闭上眼睛靠在座位上争取得到休息,但入睡困难。长时间飞行,活动受限,腿脚发麻,腰酸背痛,头晕眼胀,后半程一直是昏昏沉沉。看到旁边一个欧洲年轻人坐在那里聚精会神地看着一本厚厚的英文书籍,切实感觉到自己上了年纪,出门在外困扰多多。</p><p class="ql-block">一夜的飞行,终于等到机舱的舷窗打开,匆忙的用过了乘务员送来的早餐。上午9点多钟,飞机在上海浦东机场落地,心情顿时放松下来,默默地告诉自己“我回到了祖国”。</p><p class="ql-block">滑行中的舷窗外看不清天地界限,一片混沌,满眼雾霭,隔壁坐着的两个外国人拿着手机,头紧紧凑在窗口,“唧唧哇哇”地边说话边拍照。我们随着人群走出机舱后忙着去取行李途中,老陈就开始咳嗽、流鼻涕、流眼泪。还说她的防过敏的药吃完了,口罩也没随身带着,就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跟着我走向机场出口。坐上地铁到达虹桥车站,顺利地赶上开往宿州的高铁。中国高铁的条件比“A340-600”大飞机好得多,宽大的座位,舒适的空间,平稳的开进。听到乘务员熟悉的语言,看到乘客们亲切的面孔,回家的感觉油然而生。</p><p class="ql-block">回想那“大英帝国”虽然发达先进,但没有我们快速平稳的高铁列车,他们的优美环境却没见过水洗城市,道路一尘不染。往昔的“日不落帝国”,如今也有入不敷的政府破产的困窘。街道里时常看到三五成群的不愿意工作只想吃救济金的年轻人,他们打闹街头,嬉笑酒吧,一杯啤酒发呆整个下午。特别是那些不愿意上学读书的白人孩子,政府的高福利已经满足他们“吃肉喝酒”的基本需求,哪里还想什么“十年寒窗”,只顾着游戏人生,醉生社会,梦死人间。</p> <p class="ql-block">从上海到宿州的沿途虽然雾气朦胧,混沌不清的天空和轮廓迷蒙的田野村庄,偶尔有一片烂尾小区矗立在荒野中。但并不影响欣赏沿途风光。高速开进的列车窗外雾气朦胧,天地界线仿佛被轻柔的薄纱遮盖,多了几分朦胧的美感。车窗如同流动的画框,将城市切成碎片又重新组合,写字楼在朦胧中化作一闪而过的剪影,LED大屏幕播放的广告片,犹如五彩缤纷的颜料泼洒在楼宇的玻璃幕上,与车流的金属光泽碰撞出刺眼的光芒。车窗里一闪而过、错落有致的村庄宁静祥和,广袤的田野绿意盎然,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乡村画卷。美丽乡村一片片整洁有序小楼和街道,横平竖直的田野风光,彰显着农村农民富足的生活和农业发展的蓬勃活力。</p><p class="ql-block">回国的旅程结束了。在国外,面对陌生环境与不堪的场景,要昂首挺胸积极应对,不要顾及一些不足为虑的状况和记忆。回家了,在熟悉又温暖的土地上要脚踏实地,用心感受生活的美好,让退休的日子越过越有滋味。至于雾霭的天空,迷离的视野,那是“月有阴晴圆缺,天有风雨云雾”的天气变化,抑或有一些人为的污染也是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中的微瑕细疴,并不影响更为快速的前进步伐。</p><p class="ql-block">(网路图片 谢原作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