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游记之十三</p> <p class="ql-block"> 中国美术馆名气很大,高端大气上档次。这是因为,不管是博物馆,艺术馆,还是展览馆,只要馆名前能冠以“中国”两个字,肯定都很牛气。这座美术馆属现代建筑,建起来没几十年,什么地方都是新的,里里外外都高大气派,顶级美术馆名副其实。</p> <p class="ql-block"> 看美术作品展,完全是冲着中国美术馆这个名头来的。咱一个粗人与美术完全不搭界,看展览就是混热闹,抱着长见识的想法,看一看现代社会最顶级的美术作品,权当是游学吧。</p><p class="ql-block">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看热闹咱也得守规矩,从进大门起,我就屏住呼吸,不敢多说一句话,充分发挥眼睛的作用,尽可能的多看。声明一下,后面附着的图片是我用手机拍摄的,附注的文字都是展出作品的说明,我没有加一个字,也没有减一个字。</p> <p class="ql-block"> 敦煌莫高窟第57窟是初唐开凿的重要洞窟,其壁画艺术以细腻精致、富丽典雅著称,尤其是南壁说法图中的观世音菩萨像,被视为唐代菩萨形象的巅峰之作,此库的观世音菩萨像突破传统中性形象,完全呈现女性化特征:柳叶细眉,樱桃小口,鼻梁端直,肌肤以淡朱色晕染,额角、两颊施以淡彩,画面采用"沥粉堆金”工艺,以金粉勾勒头冠、璎珞和臂钏的立体纹饰,结合淡朱色晕染肌肤,使菩萨形象即华贵又柔和。</p><p class="ql-block"> 20世纪50年代起,靳尚谊多次参与敦煌壁画的考察与临摹工作,临摹此作时,尝试将敦煌壁画中的“平面装饰性”与"线性韵律感"融入西方写实油画体系,寻找两种艺术传统的契合点,比如以油画模拟"沥粉堆金″的立体质感,或以薄涂法再现壁画剥蚀的沧桑感。他以西方油画语言重新诠释了壁画精髓,体现了对东方美学的深刻理解与创造性转化,以学院派视角解析线条、色彩与造型规律,探索中国传统绘画的"现代性转化″可能。</p> <p class="ql-block"> 敦煌三危山老君堂唐代建筑遗址出土,为修建该庙堂之建筑及装饰材料。砖面上天马躯体修长,昂首挺胸,头生犄角,马尾高扬,四肢矫健,腾空飞驰,脖系飘带,迎风招展,飘弋翻飞。天马又称神马。这块花砖上驰骋奔腾“日行千里的天马骏姿”正如唐代李白的《天马歌》。</p> <p class="ql-block">款识一:</p><p class="ql-block">余之画蟹,七十岁以后一变,此又变也。三百石印富翁并记,冬日无寒。</p><p class="ql-block">钤印:白石翁(白文)</p><p class="ql-block">款识二:</p><p class="ql-block">壬申夏五月中,齐璜。</p><p class="ql-block">钤印:老木(朱文)</p> <p class="ql-block">释文:</p><p class="ql-block">善病无眠耳又聋.</p><p class="ql-block">只余双眼对孤灯。</p><p class="ql-block">卅年常到美术馆.</p><p class="ql-block">画本宜观不用听。</p><p class="ql-block">落款:一九九三年六月,奉贺中国美术馆建立三十周年,启功。</p><p class="ql-block">钤印:启功八十以后作(白) 启功之印(白) 元白(朱)</p> <p class="ql-block"> 结语:中国美术馆宝贝很多,非常值得参观,如果有条件,家里的中学生一定要到这个馆看一看,学美术的学生更应该学一学看一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