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七十年代生产建设兵团领导下的知青,业余时间的文化生活贫乏,闲暇之时除了侃大山就是打扑克,而看电影就成了很少有的内容。以样榜戏为主的时候,其他内容的电影就成为人们最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尤其是处于慕渴知识的青年人,一听说场部放电影,从得到消息至电影放映结束,一直处于亢奋状态,吃完晚饭走了四里山路,也不管路上尘土飞扬,对将要看的电影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自我虚幻的镜头中满足陶醉,看了之后又久久沉浸在那些美好的画面中……。为了看上轰动一时的电影卖花姑娘,丝毫不顾路途的遥远到县城,几个人顾不上没有分到票,也要在天黑的时候赶到场部,挤上专门拉知青到乐东县城看电影的汽车,那天傍晚汽车经过二十一队的时候,本来车上人都站满了,但是二十一队的知青硬是把汽车拦下来,又挤上好多人,我算是个子较高的,稍微矮一点的在中间几乎被挤得喘不过气来!车子稍微转向,车上那么多人重力向一边倒,真是太危险了!不管多困难也无法阻止那一颗颗渴望新知的年轻心灵。</p> <p class="ql-block"> 到了县城由于没有票进场,那么多人在检票口挤进电影院,有票的手里握紧只露半张票不肯松手,给检票员看一下后面的人一挤就进出了,然后又从另一个地方想办法把票传出来,几个人在混乱中就这样都挤进电影院去,如果不是当时电影院又简陋又破旧,这种操作怎么可能进电影院呢!这还没完,电影差不多散场的时候还得赶紧挤出电影院,生怕上不了回农场的汽车!那就得走三十多公里路回家去。回到连队已经是下半夜了,不敢睡觉赶紧挑着胶桶带上工具,各自到自己的林段割胶去了!一连好多天都在议论电影卖花姑娘的剧情。后来回想起这件事简直都无法理解自己当时的冲动。解放牌的汽车限载四吨,几十个人那么挤的站在车上严重超载!如果发生意外不堪设想!为了看一场电影将生死置之度外!简直不可理喻。可见精神上的空虚有时比物质的匮乏更可怕。</p> <p class="ql-block"> 这两天偶然从写知青上山下乡的书上,看到同样类似的情节;1971年5月某晚,云南生产建设兵团某个农场也是放映电影《卖花姑娘》,可见当时电影“卖花姑娘”的炒作力度,(國产许多好电影那个时候还没解封所至)消息传出后,分布在农场周围连队的知青兴奋异常。而距离场部最远的连队,大约30公里远。连队领导体谅远离城市知青们对电影的喜爱,在接到通知后就向全连知青承诺,完成开荒任务后,连队将申请派车送大家到场部看电影。这决定让知青群情振奋化动力,把下达的任务提前完成回连队。下午五点多全体知青井然有序地上了车。可是后面第二辆车却迟迟启动不了,车上的知青骚起来,连长从车上下来责问司机什么情况?司机头上汗珠直冒,左折腾右折腾,以前驾轻就熟的操作,如今显得那么慌乱……时间在等待中悄悄溜走。</p> <p class="ql-block"> 车上知青不耐烦开始大喊大叫。连长和指导员也急得不知如何是好。司机最后宣布,汽车一时半会弄不好!事已如此连长只好叫抛锚汽车上的知青到前面的车上来。前面的司机直嚷,超载要出问题的,然而又有谁会去听他的警告呢?就这样本来要两辆车装的人硬是塞在了一辆车上。新开垦的公路坑坑洼洼,司机神经高度紧张,因为在这种路上行驶最容易出事。而车上知青们却有说有笑,全然不知严重超载的危险。不幸的事还是发生了。在一急转弯处方向盘失灵,汽车翻下了悬崖,一时惨叫声、呻吟声弥漫在整个森林……连长死了,指导员重伤,20多名正处于青春年华的知青同时遇难。</p> <p class="ql-block"> 相比他们的惨剧而言,我们是幸运的!死神与我们擦肩而过,今天回想起冒死看电影,没有什么值不值得,好比一个人饥饿难耐,饥不择食而已,生命之脆弱,历经磨难而生,珍惜今天生活的每一刻吧。</p> <p class="ql-block">图片来源于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