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榆县向海蒙古族乡,五一汇演:奏响劳动赞歌

诗意雕影艺术馆

<p class="ql-block">  在四月的末尾,大自然仿佛被一支神奇的画笔点染,阳光正暖,轻柔地洒在大地上,微风不燥,带着丝丝田野的芬芳。就在这样美好的时节里,通榆县向海蒙古族乡迎来了一场盛大的节日庆典——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文艺汇演。这场精心筹备的文艺盛宴于4月29日热闹开启,为整个乡镇注入了一股欢快而又热烈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  全乡13个代表队踊跃参与到此次汇演中,每一个代表队都带着满满的诚意和热情,他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为广大群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视听享受,也为五一劳动节增添了浓厚的喜庆氛围。</p> <p class="ql-block">  上午八点整,文艺汇演在激昂的锣鼓声中正式拉开帷幕。那锣鼓声如同激昂的战歌,振奋着每一个人的心灵。首先登场的是一支充满活力的舞蹈队,她们身着色彩斑斓的民族服饰,仿佛是从古老传说中走来的精灵。在舞台上,她们翩翩起舞,轻盈的舞步、灵动的身姿,犹如一群欢快的鸟儿在田野间嬉戏。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力量与美感,瞬间点燃了现场观众的热情,欢呼声和掌声如潮水般涌来。</p> <p class="ql-block">  在整个文艺汇演过程中,节目形式丰富多样。有悠扬动听的歌曲演唱,歌手们用深情的歌声唱出了劳动者的心声,那旋律仿佛是劳动的号子,激励着人们不断前行;有诙谐幽默的小品表演,演员们用生动的演绎展现了劳动者在生活中的点滴趣事,引得观众们捧腹大笑;还有传统的蒙古族舞蹈,舞者们矫健的身姿和豪迈的舞步,展现了蒙古族人民的勇敢与热情。</p> <p class="ql-block">  观众们的热情始终高涨,他们的目光紧紧地锁定在舞台上,不时为演员们的精彩表演鼓掌喝彩,现场气氛十分热烈。一位观看演出的老大娘激动地说:“这样的活动太好了,让我们感受到了节日的氛围,也让我们看到了劳动者们的风采。劳动最光荣,我们都要向这些劳动者们学习!”她的话语代表了现场众多观众的心声,大家在欣赏节目的同时,也深刻地体会到了劳动的意义和价值。</p> <p class="ql-block">  此次向海蒙古族乡举办的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文艺汇演,意义非凡。它不仅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让大家在繁忙的劳动之余能够放松身心,享受一场文化的盛宴,也展现了全乡人民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通过这些精彩的文艺节目,我们看到了劳动的魅力和价值,也感受到了劳动者们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p> <p class="ql-block">  在这个属于劳动者的节日里,我们应该向所有的劳动者们致敬。是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美好的生活,无论是在田间地头辛勤劳作的农民,还是在工厂车间忙碌的工人,亦或是在各个岗位上默默奉献的人们,他们都是这个时代的英雄。他们用汗水浇灌着这片土地,用智慧推动着社会的进步。</p> <p class="ql-block">  同时,我们也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够继续举办下去。它就像一座桥梁,连接着政府与群众,让大家在欢乐和感动中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让劳动的赞歌在这片土地上永远传唱,激励着更多的人用劳动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相信在全体劳动者的共同努力下,通榆县向海蒙古族乡的明天一定会更加辉煌!(陈宝林)</p> <p class="ql-block">《五一汇演》(李锐士赞)</p><p class="ql-block">欢歌劲舞鼓声稠,五一十里笑未休。</p><p class="ql-block">蒙汉同台争亮丽,男女幕后久绸缪。</p><p class="ql-block">一襟长袍风也醉,满袖花香云更悠。</p><p class="ql-block">可见劳动多丰硕,目光镀亮好日头。</p> <p class="ql-block">  陈宝林,蒙古族,吉林省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退休教师,喜欢新闻摄影和文学创作,40多年如一日,勤奋笔耕,在国家、省、市、县报刊、电台、电视台发表各类稿件5000余篇。先后被吉林省计生委和省人事厅记三等功,被通榆县委、县政府记大功两次。连续三年在“中华大地之光”全国征文比赛中荣获第二、三等奖。被中国农民报协会授予全国优秀新闻文化工作者称号。全国高校后勤系统信息宣传先进个人、全省教育系统上报信息先进个人。被吉林省高校新闻工作者协会评为校报资深编辑,吉林省高校优秀新闻工作者。被吉林日报授予通联工作突出贡献人物、优秀通讯员,荣获《吉林日报》终身荣誉奖。被白城市委宣传部、市新闻工作者协会评为全市“十佳新闻工作者”。被省评为全省劳务经济宣传先进个人,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2018年被评为“吉林好人”“最美民族团结之星”,参加国庆观礼,走进人民大会堂,受到党国家领导人接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