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走边看边拍(206)“大美南京”游记——游览南京明城墙“小结”(下)

苏酒飘香

<p class="ql-block">南京明城墙上还有过那些门?</p><p class="ql-block">除明代内十三门外,明代以后“清朝、民国、现代”在明城墙上增辟了许多城门,也非常壮观。它们的现状是:</p><p class="ql-block">(按开辟的时间顺序排列)</p> <p class="ql-block">玄武门:</p><p class="ql-block">玄武门因靠近玄武湖而得名。原名为“丰润门”,建造于1908年,距今已有百年的历史了。</p><p class="ql-block">1908年,两江总督端方想筹办南洋劝业会,为了增加当地的旅游景点,他开辟了新的道路通向玄武湖,也修建了新的城门。后来玄武门由下任总督张人骏接手,张人骏籍贯河北丰润,故城门改名为“丰润门”,标志着玄武湖正式成为近代历史意义上的公园。</p><p class="ql-block">1928年,丰润门改名为“玄武门”,这个名称被一直沿用至今,没有变化,唯一变的是玄武门从单孔券门改建为三孔券门。在这期间,蔡元培先生亲笔题写了“玄武门”三字,城门上也加造了新的城楼。</p> <p class="ql-block">草场门:</p><p class="ql-block">草场门是南京明城墙在晚清时期(1908年)为满足运输需求增辟的城门,位于清凉门和定淮门之间,方便连接秦淮河码头与城内草场区域。</p><p class="ql-block">“草场门”因其城内有大片草场而得名。</p><p class="ql-block">草场门为单孔拱券结构,城门约20米深,6米宽。1954年草场门不幸被拆除,也是南京城墙中最早被拆除的城门。</p><p class="ql-block">如今这里并无城门,只剩下草场门广场。</p> <p class="ql-block">草场门旧照(图片网上下载)</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挹江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挹江门最早只是一个被挖开的门洞,主要是方便人们进出,被称为“土城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21年,因交通发展需要,城墙被凿开成单孔城门,成为当时中山码头和下关火车站入城的重要关口,遂被改名为“海陵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28年,“海陵门“改名为“挹江门”,并在其后被修建为三孔多跨连拱的复式券门。高大的城门上的匾</span>额写着“挹江门”三个字。是由国民政府考试院院长戴季陶题写的。</p> <p class="ql-block">中华东门、中华西门</p><p class="ql-block">1931年为改善城南交通状况,以不破坏中华门内瓮城为前提,在中华门东、西两侧拆城开辟车道,增筑城门,是为“中华东门”和“中华西门”。这两座城门于20世纪50年代同时被拆除。</p><p class="ql-block">2008年,中华东门和中华西门得以复建,再次展现了它们的历史风貌。</p> <p class="ql-block">中华东门</p> <p class="ql-block">中华西门</p> <p class="ql-block">中央门:</p><p class="ql-block">中央门,为南京明城墙民国增辟城门之一,位于明代城门神策门(和平门)西侧,城门现已不存,旧址现为交通枢纽,位于中央路、中央北路、建宁路和龙蟠路四条干道的交汇处,地名沿用。</p><p class="ql-block">1931年(民国二十年)国民政府在中央路笔直向北与南京明城墙的交点,神策门西侧,破墙开路以便利南京城北交通,并取名中央门。中央门位于神策门西约五百米处。</p><p class="ql-block">1957年,南京市人民政府相关部门认为中央门对中央路的拓宽工程形成了阻碍,应该立即拆除。相关报告得到市政府批复后,中央门彻底拆除。</p><p class="ql-block">80年代中央门附近建成一座三层立交。如今中央门东面是南京火车站。这一带也发展成南京“第三商圈”。</p> <p class="ql-block">中央门旧照(图片网上下载)</p> <p class="ql-block">汉中门:</p><p class="ql-block">汉中门,是南京明城墙民国增辟的城门之一,位于南京城西(今东汉中路虎踞路交汇处),城门现已不存。附近辟有汉中门广场。</p> <p class="ql-block">汉中门旧照(图片网上下载)</p> <p class="ql-block">新民门:</p><p class="ql-block">始建于民国时期,与当时的武定门、汉中门同属西式城门,也是南京现在仅存的一座牌坊式城门。新民门最早只是一个城墙上的豁口,直到1933年才被修建为新式的简易城门,耗时一年才修建完成。当时为了保持河水流通,又修建了一座长度约六米,跨度约四米的单孔水泥桥。解放后,新民路随着交通发展需要被扩张,老桥也随之进行了重建。到了文革时期,附近居民因建房需要,新民门的城墙被拆除,于是就只剩下断壁残垣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武定门:</p><p class="ql-block">武定门修建于民国,因为靠近武定桥而得名。原本只是城墙上的一个豁口,于1933年被修建为西式牌楼式城门。</p><p class="ql-block">上个世纪50年代,拆墙运动席卷南京,武定门不幸被拆除,其城砖或被用作建高炉或供附近民居使用。直到2010年,武定门得到复建,成为了三拱券城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雨花门:</p><p class="ql-block">雨花门位于中华门、通济门和武定门之间,因靠近雨花台而得名。</p><p class="ql-block">1936年,因为交通发展的需要,国民政府将京市铁路在养虎巷处与江南铁路连接,与京粤线贯通,遂在南京城墙上开辟了一座新的城门。</p><p class="ql-block">20世纪50年代,雨花门受到拆城运动的波及,城门与两边的城墙均遭到拆除,拆下的城砖一部分被附近居民收走,另一部分被用来建高炉。</p><p class="ql-block">2009年,政府开始对雨花门的城墙进行修补工作,并对城门进行了复建,共有一个主拱门和两个侧拱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解放门:</p><p class="ql-block">解放门是南京明城墙于1954年新开的城门,为单券城门,位于玄武门以南、太平门以西,鸡鸣寺东北、玄武湖南岸。为方便这段城墙内外的交通,并为防空疏散的需要,南京市决定在北极阁山下的台城靠近“后湖城墙”的位置新开此门。</p><p class="ql-block">垛口至城外地面的高度普遍在20米至25米左右,是南京现存最高大、最长、最完好的一座城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集庆门:</p><p class="ql-block">集庆,是元代南京的称呼,集庆路是民国时期开辟一条首都道路,称为集庆路。</p><p class="ql-block">集庆门建立于1991年,因为当时南京市的城市建设和交通扩展的需要而建立,也是建国后修建的第二座南京城墙的城门。它坐东朝西,西侧是集庆门的护城河,东北侧为明城墙,北侧为水西门。最特别之处在于它的建造方式:采用宋代过梁式城门风格,共有4个方形门洞。这种偶数门洞的城门极其少见,开创了中国城门通道的先河。</p> <p class="ql-block">2007年10月1日,南京察哈尔路西延工程竣工通车,丁山脚下的明城墙修造了一座新的城门——华严岗门。</p><p class="ql-block">察哈尔路西延工程主体完工,明城墙上新建的“华严岗门”已经向车辆和行人开放。据了解,这座新城门是在明城墙缺口处修建的,为四座拱门,中间的两座拱门高度为9.38米,外侧的两座拱门高度为6.22米。</p> <p class="ql-block">标营门:</p><p class="ql-block">标营门因为地处标营附近而得名。现在的标营门是经过修复的。1996年,为了开通后标营路和修建月牙湖大桥,只能将该段城墙打通,在城墙上留一个豁口。直到2009年,城墙被重新连接,沟通了南京明城墙豁口,标营门就修建起来了。</p><p class="ql-block">其实,标营门的修复工作并不简单,中山门至标营门段城墙因年久失修,雄蝶和女儿墙均缺损严重。而雄蝶和女儿墙又是南京城墙的标志性符号,所以修补工作便十分重要。既要完整地修补好,又不能显得突兀,所以城墙的修补都要使用老城砖。经过专业修补人员的辛勤劳作,城墙得以很好的修复,成为了南京城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长干门,位于南京明城墙南端,介于中华门与集庆门之间,因其附近处于古长干里而得名,是建国后的增辟城门,于2008年竣工。</p><p class="ql-block">长干门前为饮马桥,跨越中山南路,城门共有5个拱门并列组成。南京地铁一号线从中间主门穿越,现代城市交通地铁与古老城墙、秦淮河错落交织,形成城南崭新的景观。</p><p class="ql-block">长干门因跨越城市干道,考虑到机动车和地铁的通行不受影响,长干门由一个主门和四个边门组成,主门跨越地铁一号线轨道线,紧临主门的两个边门为左右行快车道,两侧又有2个拱门供市民通行使用。这种格式是南京城门中前所未有的。</p> <p class="ql-block">金陵明城墙上的城门,在近七百年的时光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有过辉煌,有过衰败;有的幸存,有的消失。有的还是现在南京城内外的交通要道。它们永远是南京历史和现实的浓重笔彩和美好的故事;是南京人永远的记忆和情结!✌</p> <p class="ql-block">图片拍摄:刘建华</p><p class="ql-block">(部分图片网上下载)</p><p class="ql-block">文 字:刘建华</p><p class="ql-block">后期制作:刘建华</p><p class="ql-block">网 络:刘建华</p><p class="ql-block">背景音乐:</p><p class="ql-block">《纯音乐》</p><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30日</p><p class="ql-block">谢谢观看!欢迎留言、转发!</p><p class="ql-block">(拒绝闲聊、谢绝送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