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业大石围天坑群奇观

问这里

<p class="ql-block">大石围天坑奇观</p> <p class="ql-block"> 广西的乐业大石围天坑群是目前发现的世界最大的天坑群,形成于6500万年前,占地约20平方公里,在广西百色西北部红水河畔东南面的乐业县境内110平方公里的岩溶峰丛地带中分布着大石围天坑、流星天坑、邓家坨天坑、神木天坑、苏家天坑、吊井天坑、穿洞天坑、老屋基天坑、黄猄洞天坑、白洞天坑等31 个,其天坑数量和天坑分布密度世界绝无仅有,在全世界 13 个超大型天坑中,分布在乐业的就有 7个,因此乐业县被誉为"世界天坑之都"、"世界天坑博物馆"和 "国际岩溶与洞穴探险科考基地”.</p><p class="ql-block"> 我对大石围天坑一直很好奇,于2012年9月18日,独自一人前往广西乐业县城,因为游客很少,前往景区的公交车有名无实,我只好包一辆出租车,来到大石围景区入口,门票98元,游客极少,一辆可以乘9人的电瓶车专程送我一人上山,还配一位导游小姐.上午10时左右车到大石围东垭口的观景台。</p><p class="ql-block"> 大石围天坑形成于大约6500万年以前,是一块鲜为人知的秘境,集险、奇、峻、雄、秀、美于一体,天坑东西走向长600多米,南北走向宽420米,垂直深度613米,象个巨大的火山口,四周似刀削的悬崖峭壁,灌木丛生,异常险峻,东垭口的观景台的位置正好在被命名为“天坑神鹰”的山峰和东峰之间的交汇口,我从观景台护栏往下看,六百多米的深度啊!坑底密布郁郁葱葱、神秘莫测的原始森林,此时天气晴朗,基本能看到天坑的底部,很多恐高症的游客在此不敢往下望.我拿起相机拍了很多,但这些照片却无法展示我在现场的感受:神秘,空灵,太空般的震撼! 东垭口右侧是“天坑神鹰”,座侧是东峰,有垂直的险峻崖壁和山洞,峰顶有观景台,对面是西峰,西峰峭壁很像"中国地图",峰顶也有观景台,当时不开放,在西峰观景台上可以拍到大石围最壮观的全貌(我特地找到三张补上),2004 年 9 月,著名高空王子阿迪力成功跨越大石围天坑,行走的钢索从东峰观景台到西峰观景台。</p><p class="ql-block"> 离开东垭口的观景台,我开始爬东峰的观景台,一路上看到被命名为“天坑神鹰”的山峰,整个大石围天坑就处于东峰,西峰 “天坑神鹰”三座大山垂直崖壁的包围中。 离开东峰的观景台,我就沿后山路下山, 导游小姐在山下等我,然后乘电瓶车前往其他景点。</p><p class="ql-block"> 大石围天坑底部有人类从未涉足过的地下原始森林,面积约9.6万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原始森林。树木粗壮、高耸,有好多酸枣树要三人合抱才行。天坑底部青苔遍布,灌木丛生,发现有比世界上与恐龙时代同期生长的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桫椤还古老的短肠蕨类植物,稀有绿色兰花,还有我国首次发现的面积500多平方米的带刺方竹等,还发现许多稀有动物,象盲鱼、白色毛头鹰、透明虾、中华溪蟹、幽灵蜘蛛等,其中中华溪蟹、幽灵蜘蛛被确认为新物种。大石围地下洞口宽约20米,高约40米,地下溶洞中,巨大的石笋、石柱、石瀑、石帘等千姿百态,晶莹剔透,犹如一片巨大的宝藏,铺满晶莹闪烁的宝石,令人惊叹。洞内有两条地下河,水流湍急,最神奇的是河水一热一冷。这些奇特的坑底景观,普通游客是不可能看到的,据说下到坑底的人也就三十多人.1999年科考地下溶洞时,去了专家和11位武警战士,去的时候是枯水季节,去时没发现有水,一路都很顺利,回来时突然发现涨潮迹象,一瞬间水就涨了起来,武警战士为保护科考员,最后体力透支被水卷走了,就是说,一瞬间水来了,然后又去了,不知来自何方?去向何处?水退之后,继续打捞,也打捞不见。2年以后,一对美国探险家夫妇又下到坑底,发现遗骸在据当年事故地点6公里处的石缝间卡住了,还有军用水壶和头盔,证实就是战士的遗骨所在。</p><p class="ql-block"> 导游还带我到“大石围景区”内唯一可以下到坑底的天坑.还有沿途经过的大大小小天坑溶洞,令我震撼!乐业天坑群是世界上天坑数量最多、分布最集中和坑底原生植被发育最好、面积最大的岩溶天坑发育区,整个大石围天坑群正处于开发初期,不知蕴藏着多少神奇,一座世界级的旅游宝地!</p><p class="ql-block"> 大石围天坑群是我向往已久的梦中景观,尽管明知观景不易,困难重重,但我终于走出第一步,来到大石围,而且近距离观赏了2个天坑,实属不易。</p><p class="ql-block"> 渴望重返,但已经很难实现了!</p> <p class="ql-block">东垭口观景台(后面是雄鹰峰)</p> <p class="ql-block">观景台上留影</p> <p class="ql-block">俯看618米深的坑底</p> <p class="ql-block">茂密神奇的坑底森林</p> <p class="ql-block">神秘的坑底</p> <p class="ql-block">观景台侧看东峰崖壁</p> <p class="ql-block">崖洞</p> <p class="ql-block">左东峰右西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东垭口对面西峰,崖壁形如“中国地图“</p> <p class="ql-block">当年阿迪力高空行的钢索(连接东西峰观景台)</p> <p class="ql-block">从东峰观景台俯看“雄鹰峰”和东垭口</p> <p class="ql-block">雄鹰浒</p> <p class="ql-block">东峰美景</p> <p class="ql-block">从西峰观景台上看“雄鹰峰”,东垭口和东峰</p> <p class="ql-block">科考队员下坑底</p> <p class="ql-block">天坑</p> <p class="ql-block">坑底</p> <p class="ql-block">坑底森林和地下河</p> <p class="ql-block">大石围天坑</p> <p class="ql-block">天坑群分布图</p> <p class="ql-block">穿调大坑洞口</p> <p class="ql-block">流星天坑</p> <p class="ql-block">流星天坑</p> <p class="ql-block">苏家天坑</p> <p class="ql-block">苏家天坑</p> <p class="ql-block">苏家天坑</p> <p class="ql-block">黄猄洞天坑</p> <p class="ql-block">神木天坑</p> <p class="ql-block">白洞天坑</p> <p class="ql-block">天坑即景</p> <p class="ql-block">溶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