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大报恩寺“千年对望”</p><p class="ql-block">“千年对望”是南京大报恩寺遗址的核心文化意象,指代释迦牟尼佛与玄奘法师跨越时空的象征性“对话”。这一典故源于两者顶骨舍利在寺内的共同供奉,以及历史因缘的巧妙交织。</p><p class="ql-block">时空交汇的因缘</p><p class="ql-block">时间维度:释迦牟尼(公元前6世纪)与玄奘(唐代,7世纪)相隔约千年,而玄奘顶骨舍利与佛顶骨舍利自北宋(1011年)起共同瘗藏于大报恩寺前身长干寺地宫,至现代出土又历经千年,形成“双千年”的时空呼应。</p> <p class="ql-block">玄奘法师的顶骨舍利与佛祖的顶骨舍利共同埋藏于大报恩寺地宫,这一历史事件成为“千年对望”的核心背景。佛祖的顶骨舍利是全世界仅存的一块,具有极高的宗教和文化价值。</p><p class="ql-block">大报恩寺作为两位圣贤舍利的共同安放地,见证了佛教在中国的发展与传承。</p> <p class="ql-block">“千年对望”不仅是一个历史场景的再现,更是一个融合了光影、雕塑和佛教文化的艺术装置。它通过现代技术展现了佛教的深邃与玄妙,吸引了众多游客和信徒。</p><p class="ql-block">装置中的水晶佛首与玄奘坐像的凝神对视,象征着智慧与慈悲的交融,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与启迪。</p> <p class="ql-block">“千年对望”是南京大报恩寺的标志性景观,它不仅展现了玄奘法师与佛祖释迦牟尼跨越千年的精神对话,也通过艺术形式传递了佛教文化的深邃与永恒。这一装置既是历史的见证,也是现代技术与传统文化完美结合的典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