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进入腾冲前我们途经龙江大桥,这是一个特大超级工程。2011年8月正式动工,2016年5月正式通车。大桥总长2470.58米,桥面宽33.5米,保山岸桥塔总高169.688米,<span style="font-size:18px;">腾冲岸桥总高129.703米。</span>最高塔索距谷底470米,桥面距谷底280米,相当于100层楼的高度,是亚洲山区最大跨径的钢箱悬梁索桥,他是保山至腾冲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大桥的建设者克服了地形复杂又是地震带,施工诸多困难,工期又短等等难题,终于顺利完成这一特大工程。享有最美路桥,云端上的工程美称,不愧是基建狂魔,厉害了,我的国。</p> <p class="ql-block"> 我们到了观景台,近距离感受大桥的宏伟气势,照片完全拍不出它的气势。</p> <p class="ql-block"> 进入古镇,道路狭窄自驾车不能通行,民宿老板让我们在中心小学附近的停车场,再开电瓶车,穿街走巷,上坡下坡,把我们拉到了民宿。</p> <p class="ql-block"> 和顺古镇位于腾冲市西南四公里处,是古代川、滇、缅、印、南方陆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古时候叫阳温墩,始建于明朝,是云南的侨乡。由于小河绕村城而过,故名“河顺”,后取“云涌吉祥,风吹和顺”的诗句,意为士和民顺,寄托了当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p> <p class="ql-block"> 放下行李,我们开始穿街走巷,游览古镇,先找了一家牛肉店解决温饱,味道不错。</p> <p class="ql-block"> 石板路,青砖墙,瓦砾屋檐,恬静,古朴。这里没有城市夹着汽车尾气的窘迫,乐得浮生半日闲。</p> <p class="ql-block"> “和顺和谐”是前总理朱镕基提于2006年8月5日。</p> <p class="ql-block"> 双虹桥是和顺古镇的地标之一,夜晚只能看到灯光勾勒出来的影子。</p> <p class="ql-block"> 这里是茶马古道的一部分,络绎不绝的马帮推动了和顺古镇的繁荣,形成了独特的马帮文化。博物馆里陈列了很多马帮时代的物品,复原了一些马帮生活场景。</p> <p class="ql-block"> 白天晚上各不相同</p> <p class="ql-block"> 受外来文化浸染,展馆留下了不少西洋的工艺品和现代化用品。</p> <p class="ql-block"> 总兵府是清朝末年腾越镇总兵张松林老宅建于光绪末年,现改建为客栈。</p> <p class="ql-block"> 古镇不仅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还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p> <p class="ql-block"> 这里没有大理人山人海,没有丽江商业化浓重,也没有其他古镇的夜生活。满是世世代代人留下的生活印记,非常适合放慢脚步感受慢节奏生活,《国家地理》杂志评它为“一生必去的古镇。”</p> <p class="ql-block"> 感觉晚上沿街的商铺大部分关门比较早,我们漫步在夜色中,感受着这份宁静和美好。</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天刚朦朦亮,我们就穿过小巷,走进那充满故事的小菜街。</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个热闹非凡的小巷市场,摆满了各种蔬菜水果,人们穿梭其中,挑选购买新鲜食材。那热闹的场景就像一幅充满生机的画卷。我们忍不住加入了挑选的队伍,感受这充满烟火气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 买了一些菌,晚上到民宿熬上一锅鲜美的汤。</p> <p class="ql-block"> 和顺的稀豆粉是一道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早餐美食。它选用优质豌豆磨制而成,口感细腻爽滑,搭配特制的调料和辣椒油,更是香辣可口,让人回味无穷。</p> <p class="ql-block"> 逛小菜街,感受着小巷里弥漫着的宁静、祥和,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故事,我仿佛能听到古镇在耳边低语,讲述着他那百年来的小菜街故事。</p> <p class="ql-block"> 古镇的街道狭窄而弯曲,厚重的青石板路,留下了岁月沧桑的痕迹,街道两旁是古色古香的木质建筑,一砖一瓦,一屋一梁,都是满满的历史韵味,让人感受到时光的穿梭。</p> <p class="ql-block"> 热烈的炮竹花爬满了青砖墙,更衬托出民居的古朴。</p> <p class="ql-block"> 古镇的街道干净整洁,没有灯红酒绿的喧闹,人们朴实,热情,他们的生活仿佛就是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田园画卷。</p> <p class="ql-block">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轻轻拂过和顺古镇的屋檐,我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宁静祥和的年代。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和浮躁,只有宁静和美好。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放松和愉悦,仿佛整个世界都变得简单了</p> <p class="ql-block"> 弯楼子民居博物馆,因楼房沿街道曲线修砌,所以称之为弯楼子,为三进三房一照壁的庭院组合式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 和顺图书馆是全国最大的乡村图书馆。图书馆建于1928年,由和顺旅缅华侨为振兴家乡文化教育而捐资创办,现有藏书13万册,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侨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 图书馆院内的梅花竞相绽放,和古朴的建筑相辉映。</p> <p class="ql-block"> 为了家乡妇女洗衣有个遮风避雨的地方,从光绪年间开始,逐步沿河堤修建了九座形态各异的洗衣亭。</p> <p class="ql-block"> 古街、古建、民居遍布各条小巷,向山顶方向延伸,七弯八拐,坡多路陡。</p> <p class="ql-block"> 从田园风光到古镇烟火,每一眼都是治愈,终于能呼吸了……</p> <p class="ql-block"> 流连于古镇的小巷深宅,触摸流逝的岁月,享受慢悠悠的古镇田园时光。</p> <p class="ql-block"> 和顺古镇就像一座世外桃源,幽静之美中又洋溢着浓浓的书香气,令人叹为观止,流连忘返。“远山苍茫茫,近水河悠扬。万家坡坨下,绝胜小苏杭”。如诗似画的古镇风光,小桥流水人家的和谐画面,美得让人心醉</p> <p class="ql-block"> 司莫拉,佤语当中的意思为“幸福的地方”。司莫拉佤族村位于云南省腾冲市清水乡三家村中寨,这是一个有着500多年历史的佤族聚居村落,一个民族文化保存完整的原生态古寨。</p> <p class="ql-block"> 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寨司莫拉佤族村看望乡亲们。</p> <p class="ql-block"> 村中依旧完好地保留着祭寨、拜树神、祭土主等古老习俗,随处可见的牛头图腾,更是散发着神秘而古朴的气息,仿佛在诉说着久远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榕树群遮天蔽日,四周的枝蔓盘根错节,丛林间随时可以看到牛头悬挂在树上。大榕树是佤族人心中的树神,树神已经有好几百年的树龄,一直被佤族世世代代敬仰</p> <p class="ql-block"> 站在观景台上,可以俯瞰整个村落和远处的山峦,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离开司莫拉瓦族村,我们穿过狭窄的村道向热海泡温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