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流千年,追梦隋唐

康强胜

<p class="ql-block">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隋唐大运河是开发最早、规模最大以及航程最远的运河。隋唐大运河宛如一条璀璨的丝带,跨越千年时空,静静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沧桑。我们汝州的几位运河爱好者组织的这次短期旅游,就是沿着追寻隋唐大运河遗址开始的,2025 年 4 月 21 日,当我踏上旅程,内心充满了期待,但更多的是敬畏。</p><p class="ql-block">这条运河,承载着无数的故事,有文人墨客的吟诗作赋,有商贾旅人的奔波劳碌,也有百姓人家的平凡生活。如今,虽历经岁月的洗礼,曾经的漕运盛景已渐渐远去,但隋唐大运河遗址依然以其独特的魅力,向世人展示着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传承。每一块砖石、每一段河道,都像是一部部无声的史书,等待着我们去解读、去品味。</p><p class="ql-block">我怀着虔诚之心,漫步于隋唐大运河遗址之上,去探寻它背后的故事,感受它所蕴含的深厚底蕴,将这跨越千年的历史印记铭刻于心。也希望通过我的文字,能让更多的人领略到隋唐大运河遗址的魅力,共同守护这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商丘古城</b></p> <p class="ql-block">21日早上七点,我们一行六人从汝州出发,驱车三个多小时到达商丘古城。商丘古城又称归德府城,已有四千多年历史,由砖城、城湖、城廓三部分构成。距今已有500余年,商丘古城具有八卦城、水上城、城摞城三大特点,全城外圆内方、形如古铜钱,九十三条街道形如棋盘。</p> <p class="ql-block">离南城门不远处是中共中央中原局扩大会议秘书处旧址,到了跟前大门紧闭,想起今天是周一,大家恍然大悟,只好在大门口留下第一张合影。</p> <p class="ql-block">隔着铁门拍下主要领导人雕塑,雕塑中的刘、邓、陈、粟、谭五大前委,面容坚毅而乐观,正迈着沉稳的大步向我走来。</p> <p class="ql-block">我曾经于2018年来过一次,那时古城还在建设中,没能登上城墙,这次我们登上的是南门城楼,名为拱阳门。</p> <p class="ql-block">商丘古城护城河环绕全城,是古城“外圆内方”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去,护城河是城市内外交通的重要通道之一,船只可以通过护城河进出古城,方便了物资的运输和人员的往来。</p> <p class="ql-block">千载商都岁月悠,古城风貌韵长留。</p><p class="ql-block">青砖黛瓦凝今古,曲巷幽街话喜忧。</p><p class="ql-block">现在的古城可以开着车沿环城路游览,到达东门附近的陈家大院后,停车进去参观。陈家大院原为明末文豪侯方域的门婿、清初诗人陈宗石及其后人的府邸。陈宗石祖籍江苏宜兴,家道中落后,14岁的他于1646年来到归德府侯家认亲,侯夫人常氏周济他与女儿完婚,并将侯府的东园作为陪嫁相送,自此宜兴陈氏在商丘落根。</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应天书院</b></p> <p class="ql-block">应天书院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距古城仅1.4公里。</p> <p class="ql-block">应天书院的前身是后晋时杨悫所办的私学,后经其学生戚同文的努力得以发展。北宋政权开科取士后,应天书院人才辈出。1009年,宋真宗将该书院这一府学改为南京国子监,使之成为北宋的最高学府之一。在曹诚等人尤其是应天知府晏殊的支持下得以扩展,范仲淹等一批名人名师在此任教。</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隋唐大运河商丘南关遗址</b></p> <p class="ql-block">顾不上吃午饭,我们顶着烈日来到隋唐大运河商丘南关遗址,这里是隋朝至宋朝时期的古遗址,也是目前隋唐大运河通济渠段考古发现面积最大、保存最好的码头遗址。隋唐大运河开挖于公元605年,在商丘境内长约200公里。宋州睢阳城(今商丘)依靠大运河逐渐繁荣,成为隋唐宋时期繁华的商业大都会。南宋时,都城南迁,大运河商丘段逐渐萧条,明代中期河道淤塞彻底废弃,后因黄河多次泛滥被掩埋于地下。</p> <p class="ql-block">到了门口大门依然紧闭,我们还以为又是周一闭馆不能参观了呢,就在大家在门口拍完照准备离开时,工作人员刘先生开车来到了,热心的陪我们进去参观,还给我们介绍了遗址概况,临走时还送我们很多宣传资料,这是李局的最爱。</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木兰祠</b></p> <p class="ql-block">下午来到虞城县木兰祠,我已经是第二次来了,上次来给我的印象是建筑不规范、环境脏乱差。这次到来停车广场首先就很规范,经过改造的街道和建筑物比以前明显档次提升了。</p> <p class="ql-block">木兰祠位于虞城县营廓镇,是为纪念花木兰而建的祠堂。木兰祠始建于唐代,金、元、清各代均有重修扩建。金泰和年间,敦武校尉乌答撒忽刺重修大殿、献殿并塑木兰像;元代元统二年,归德府府尹梁思温倡议募捐2500贯重修扩建;清嘉庆十一年,僧人坚科、坚让等募资修祠、立碑。至民国初年,木兰祠占地万余平方米,有各类建筑120余间。但1943年,木兰祠毁于战火,后于1992年经斥资重修,基本恢复原有历史风貌。</p> <p class="ql-block">木兰本娇娥,替父守家国。</p><p class="ql-block">巾帼豪情在,千古颂孝德。</p> <p class="ql-block">木兰陵园</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孔子还乡祠</b></p> <p class="ql-block">22日一早来到孔子还乡祠,八点多了还没开门,艳丽打电话后工作人员说马上到,让稍等一会。</p> <p class="ql-block">公元前680年,宋国宫廷发生内乱,孔子曾祖孔防叔为避乱而奔鲁。孔子成人以后知晓夏邑王公楼村为自己的祖籍,时常回祖籍祭祖省亲。孔子把这个地方叫做“还乡里”。后人思而立祠以祀之,因而取名“还乡祠”。​</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隋唐大运河夏邑遗址</b></p> <p class="ql-block">拜完孔子还乡祠,我们开车去寻找隋唐大运河夏邑遗址,这个遗址很不起眼,按照导航我们开车过去居然都没发现,经过询问当地人,返回后才找到。这里是隋唐大运河通济渠的重要组成部分,遗址主要位于夏邑县济阳镇西街,地处豫皖交界,大运河在夏邑境内长27公里,贯穿济阳、罗庄、会亭3个乡镇。该遗址是隋唐大运河通济渠郑州以东唯一一处保留有水面的故道。</p> <p class="ql-block">隋皇开渠通南北,千载漕河岁月悠。</p><p class="ql-block">夏邑遗踪寻旧影,济阳故道忆春秋。</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彭雪枫将军纪念馆</b></p> <p class="ql-block">中午来到彭雪枫将军纪念馆,夏邑县彭雪枫纪念馆位于孔庄乡八里庄村,是为纪念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兼政委彭雪枫1944年9月11日在此壮烈殉国而建。</p><p class="ql-block">我们请门卫师傅帮拍一张合影</p> <p class="ql-block">院子中央坐落彭雪枫将军半身塑像,底座正面镌刻有国防部长张爱萍题写的“彭雪枫将军”5个大字。</p> <p class="ql-block">威震娄山关,淮北驱日顽。</p><p class="ql-block">热血洒夏邑,浩气惊敌胆。</p> <p class="ql-block">八里庄战斗指挥部旧址前面,有人正在拍摄宣传片。</p> <p class="ql-block">给将军献花</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隋唐大运河柳孜码头遗址</b></p> <p class="ql-block">一路东进,进入安徽,两点二十分,终于看到心心念念的隋唐大运河柳孜码头遗址了。柳孜镇始建于东汉,因隋炀帝开凿的大运河之通济渠段穿镇而过逐渐繁荣,成为唐宋时期淮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重镇。</p> <p class="ql-block">遗址博物馆正在进行装修,工作人员告诉我们五一假期有重大活动,在得知我们专门从外地过来后,特许我们小心地进去拍照。还告诉我们这里出土的8艘唐代沉船,以及大量的瓷器都在淮北博物馆内收藏展出。</p> <p class="ql-block">柳孜隋唐大运河遗址的考古发掘是中国运河考古的重大成果,证明了大运河的流经路线,填补了中国运河考古的空白,2014年成为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柳江口</b></p> <p class="ql-block">柳江口景区位于大运河通济渠柳孜段河堤北侧,是国家批准实施的“世界文化遗产柳孜运河遗址”工程项目。元朝时,京杭大运河修通,隋唐大运河通济渠段被遗忘。1999年,柳孜因重大考古发现再次吸引世人目光。</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濉溪古城</b></p> <p class="ql-block">濉溪古城位于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东北部,老街最早因水运码头兴起,宋代时因水运交通便利而兴盛,被称为“濉溪口”,明清时达到鼎盛,清末进行大规模修缮,用青色瓦子石铺成,俗称“石板街”。</p> <p class="ql-block">在石板街邮局,我们购买了纪念封实寄回家。</p> <p class="ql-block">打卡新四军第四师师部旧址</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隋唐运河古镇</b></p> <p class="ql-block">看完古城,再看古镇,开车仅二十多分钟就来到淮北市隋唐运河古镇。</p> <p class="ql-block">古镇整体建筑形态以隋唐时期民居古建风格为基调,再现隋唐大运河时期丰富的建筑文化,涵盖漕运水利、商业手工业、宗教民俗等各方面。踏入淮北隋唐运河古镇,仿若一脚跨进历史长卷。古建错落,斗拱、藻井、雕花精妙绝伦,尽显隋唐雄浑壮美。五凤三阁气势恢宏,漕仓堰闸诉说昔日漕运繁忙。古韵与烟火交织,让人沉醉不知返 。</p> <p class="ql-block">元辰殿是一座颇具隋唐建筑风格的道观,自古以来供奉斗姆元君及六十位本命神(六十甲子),凡是符合生息繁衍、物情舒张之理的愿望,都可以向斗姆元君祷告。六十甲子表按人出生的年份,分为十二属相,元辰殿北面门口的生肖广场就赫然矗立着栩栩如生的十二座生肖雕塑。</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中国隋唐大运河博物馆</b></p> <p class="ql-block">昨晚住在离淮北市博物馆仅数百米距离的7天酒店,23日早上在门口简单用餐后,开车来到博物馆,原来这里就是中国隋唐大运河博物馆啊,真是叫人心花怒放。</p> <p class="ql-block">淮北市博物馆是地方性综合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该馆创建于1976年,由郭沫若先生题写了原馆标。2009年,淮北市博物馆加挂“隋唐大运河博物馆”馆名,故该馆又称为“隋唐大运河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这里看到了柳孜码头出土的各类文物,柳孜隋唐大运河遗址的出土文物,占到了该馆馆藏文物的70%以上。该馆还收藏了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淮北的出土文物,从不同侧面再现了淮北作为区域性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曾有过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涉故台~陈胜吴广起义旧址</b></p> <p class="ql-block">十点半左右到达涉故台,涉故台,又称射故台、射鼓台、射鹿台、陈胜吴广起义旧址,位于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大泽乡镇。</p><p class="ql-block">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与九百闾左同赴渔阳戍边,至蕲县大泽乡时,因雨受阻爆发大泽乡起义,率众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筑坛盟誓,诛伐暴秦。因陈胜字涉,后人遂将其盟誓之坛为“涉故台”。</p> <p class="ql-block">早在1991年我就从邮票上见到过这尊雕像,还托人盖过这里的邮戳,雕像外形为火炬形,象征陈胜、吴广点燃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的熊熊烈火,陈胜右手持剑指向蕲县,左手振臂呼唤起义军,吴广怒目举棒,首冲在前。此稿样在1984年全国城市雕塑评比会上获得铜牌奖。时过三十多年才看到真容,遗憾的是两侧树木遮挡阳光,把雕像遮挡的拍照效果并不理想。</p> <p class="ql-block">高台忆陈王,大泽留荣光。</p><p class="ql-block">揭竿惊暴秦,鸿鹄志远长。</p><p class="ql-block">涉故台有篝火狐鸣处,鱼腹丹书湾、龙眼井、七十二连营等景点。涉故台呈覆斗形,北高4.6米,南高3.2米,东西长67.6米,南北宽65.5米,面积4427.8平方米,台周围绿树掩映,环境优雅。台上有古柏数株。</p> <p class="ql-block">台东南建有陈胜、吴广起义纪念馆“鸿鹄苑”,仿古建筑,总面积2475平方米。集碑廊、文物陈列于一处,内有名家碑刻数十方,并陈列全国知名书画家馈赠书画近五百件。</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灵璧奇石文化园</b></p> <p class="ql-block">灵璧奇石文化园这个景点是临时加上的,路过灵璧时觉得灵璧石名气很大,就边开车边让艳蕊搜索,然后导航过去。</p> <p class="ql-block">奇石文化园,亭台楼阁错落有致,佳木奇石满园生辉。文化园分为五个部分,中部以水景见长,是全园的精华所在,汴阳楼为奇石园的主要观景建筑,也是灵璧博物馆的所在地。汴阳楼命名是取自于古县城居汴之阳,兴建于唐宋,是古汴之上璀璨耀眼的一颗明珠。</p> <p class="ql-block">“灵璧一石天下奇,声如青铜色碧玉”,灵璧石被乾隆皇帝誉为“天下第一石”,名列中国四大观赏石之首,因“山川灵秀石皆如璧”,名“灵璧”,灵璧也因此有了“中国观赏石之乡”的称号。</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虞姬文化园</b></p> <p class="ql-block">虞姬墓位于安徽省灵璧县城东虞姬镇虞姬文化园内,墓侧曾建有虞姬庙,庙内塑有项羽、虞姬像。</p> <p class="ql-block">荒丘草色纷,歌断悲音分。</p><p class="ql-block">谁解佳人志,斜阳吊玉魂。</p><p class="ql-block">关于虞美人有一个凄美的传说,相传虞姬性情温柔,知书达礼,深得项羽喜爱。秦朝末年,楚汉相争,西楚霸王项羽兵败,被汉军围于垓下。项羽知道难以突出重围,便将自己的爱马送给虞姬,希望虞姬可以活下去,但是,虞姬含泪唱完《和垓下歌》之后,猛地从项羽腰间拔出佩剑,自刎而死。虞姬自刎后,项羽带着她的尸体,向南驰走,不料汉兵追至,项羽无可奈何地丢下了虞姬的尸体。</p> <p class="ql-block">项羽突围后,虞姬的尸体被来不及突围的楚兵移葬于“霸离铺”东2.5公里处,后来这里出现的村庄就叫“虞姬村”,这即是虞姬墓的来源。后来,在虞姬的墓上长出了一种草,茎软叶长,无风自动,好像是一个美人在翩翩起舞,娇媚可爱。 民间传说这花朵是虞姬所化,于是就把这种草称为“虞美人草”,其花称作“虞美人”。虞美人花朵上鲜艳的红色,据说就是虞姬飞溅的鲜血染成的。</p> <p class="ql-block">生死相随,三尺青锋和月舞</p><p class="ql-block">盛世不易,一腔碧血为君倾</p><p class="ql-block">这座雕塑名为“策马同行”,展现的是项羽和虞姬形象。马背上项羽身披铠甲英姿勃勃,虞姬云鬓高耸披肩飘逸,二人策马驰骋,深情款款,充满了胜利自豪感。</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垓下遗址</b></p> <p class="ql-block">看完虞姬墓,就想接着去看垓下遗址,垓下古战场,楚汉相争时项羽与刘邦决战之地,遗址位于今安徽省灵璧县境内睢水至洨水(今沱河)间开阔的平原地区。开车走了四十多分钟乡道,到了地方原来只是一座碑刻,失望之余大家轮着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垓下荒台岁月悠,残垣犹记汉秦秋。</p><p class="ql-block">八千子弟魂何在,四面楚歌意未休。</p><p class="ql-block">垓下是刘邦、项羽长达4年之久的“楚汉战争”的最后决战之地,是世界七大古战场之一,被称作东方的“滑铁卢”。</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泗县隋唐大运河博物馆</b></p> <p class="ql-block">泗县隋唐大运河博物馆。馆体分上下两层,白墙黑瓦、单檐歇山顶,整体建筑风格呈隋唐风韵。展馆内设置“隋唐气象”“人工开河”“水路繁花”“南北余韵”“又见运河”五个固定展厅,展示了大量的古运河文物,彰显古泗州深厚雄浑的历史文化积淀。</p> <p class="ql-block">2014年,包括安徽段在内的隋唐大运河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继黄山和皖南古村落之后,安徽再添世界文化遗产,形成了南有黄山、北有运河的文化旅游新格局。</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千里淮河第一槐~朱桥古槐</b></p> <p class="ql-block">泗县现存有三棵著名古槐,其中一棵在泗城西关外古运河北岸的朱桥。三棵古槐粗皆可多人环抱,原本都高大参天,后也都遭过雷劈,枝梢折断,但它们依然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我们到来时天色已经晚了,大家赶忙绕树观看,打卡留念。</p> <p class="ql-block">关于朱桥古槐有很多传说,一种说法是,在隋朝末年,群雄并起,以罗成、秦琼、程咬金为首的山东响马36人歃血结盟反抗朝廷,他们起义造反时曾到过这个地方,罗成当年就曾在这棵古槐上拴过马,为古槐增添了人文色彩。还有传说称,泗县朱桥古槐和隋炀帝下扬州的故事一起流传。今天,朱桥古槐作为被保护文物,依然生机勃勃,为乡人遮日送凉,见证着隋唐大运河的兴盛与衰落。</p><p class="ql-block">看完古槐,和大家商议去洪泽湖游玩,我虽然以前和战友去过,但泗洪的洪泽湖湿地还没来过,搜索到洪泽湖大酒店,电话打了好几次没人接,就找了个距洪泽湖最近的宾馆,开车赶到时天已经黑了。</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洪泽湖湿地</b></p> <p class="ql-block">24日早上在宾馆门口简单用餐后,开车十来分钟就到景区门口了,趁着没人请路过的景区工作人员帮我们拍个合影。</p> <p class="ql-block">泗洪洪泽湖湿地景区位于中国东部的江苏省北部宿迁市泗洪县境内,北枕世界闻名的京杭大运河,南依中国南北分界点淮河,东临烟波浩渺的洪泽湖,是75万亩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我们一起购买了船票和小火车通票,听从工作人员建议,先乘船游玩了湿地芦苇迷宫、精品荷花池、主题文化墙等景点。</p> <p class="ql-block">登岛参观洪泽湖水上革命斗争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然后乘坐小火车环岛游</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双沟古镇</b></p> <p class="ql-block">游完洪泽湖,驾车来到双沟古镇,古镇正在举办“传承非遗·魅力双沟”2025泗洪双沟“3·28”传统庙会,几经辗转来到双沟酒长厂门口的双沟酒文化园。双沟酒文化园即双沟酒文化旅游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位于苏皖两省三县交汇处的泗洪县双沟镇,东濒洪泽湖湿地,南临淮河。被誉为“湿地边上的中国名酒厂”,与法国白兰地产区、苏格兰威士忌产区并称“世界三大湿地名酒产区”。</p> <p class="ql-block">双沟小外滩是双沟的纽带,全长1000米,高架于防洪墙之上,生态且美观,是“双沟的公共观景平台”,也是“双沟的文化长廊”。站在小外滩,不仅可以眺望淮河,欣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还可以感受从洪泽湖吹来的阵阵清风。</p> <p class="ql-block">在伟人题词处留个影</p> <p class="ql-block">双沟酒厂大门,平时经常喝双沟酒,今天算是找到老家了,游客中心美女告诉我们,现在正值中午休息,两点半后可以买票进厂参观,我们商量了一下,觉得不想浪费时间,赶往下个景点明祖陵,看看附近也没卖吃的,我一看导航距离明祖陵36公里呢,路边肯定有饭店,就上车出发了。</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明祖陵</b></p> <p class="ql-block">去往明祖陵的道路不宽,但是车不多,很好跑,路旁全是鲜艳的花朵,像是一条小小的景观道路,跑了近一个小时,居然没有找到饭店,没办法到了景点大家啃点文英昨天在古镇买的棒子馍,艳蕊出发时带的一箱乳酸菌奶也派上用场了。</p> <p class="ql-block">桑田变沧海,沧海又变桑田,明祖陵从一发现开始,周遭就充满了传奇色彩。 1963年,洪泽湖遇到了特大干旱,水位下降到了历史最低点,一批大型石像露出水面,这些石像东倒西歪,躺在了淤泥之中,他们被雕塑成麒麟、雄狮、带鞍子的马和牵马侍从、还有文臣、武将、太监等形象,根据专家的研究,被确认为明祖陵,此时,距明祖陵成为水下皇陵已整整近300年。</p> <p class="ql-block">明祖陵,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高祖朱百六、曾祖朱四九、祖父朱初一三代的衣冠冢,也是其祖父的实际殁葬地。位于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淮河镇明陵村境内,东临洪泽湖。</p> <p class="ql-block">明祖陵现存的遗物全部对称分布在长250米的神道中轴线上,其排列顺序自南向北依次为:神道石刻像生、金水桥遗址、棂星门遗址、享殿遗址和玄宫遗址,原其他陵区建筑均已不存。</p> <p class="ql-block">明太祖朱元璋即位后便追尊他的高祖为玄皇帝,曾祖为恒皇帝,祖父为裕皇帝,父亲为淳皇帝。洪武十七年(1384),泗州人朱贵向朱元璋敬献“祖陵图”“宗图”等宝贵资料,使得朱元璋对于祖茔的营建列入议事日程。明祖陵历时28年之久才大致完备,有城墙三道,21对神道石刻,金水桥三座,殿、亭、楼、阁千间。</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琅琊山 醉翁亭</b></p> <p class="ql-block">看完明祖陵时间尚早,开车跑了两个多小时,到达琅琊山。一看时间已经快五点了,景区已经停止售票了,我们拿出各类证件顺利进入景区。</p> <p class="ql-block">买了小交通票,坐车直达山上的琅琊寺,把门的告诉我们,现在就要关门了,如果要进去需要从侧门出来,小交通估计也赶不上了,因为我们的重点是醉翁亭,所以只在门口拍照完就匆匆坐上最后一班车去往醉翁亭。</p> <p class="ql-block">醉翁亭是中国古代四大名亭之一,其它三座我已去过多次,这次算把四大名亭打卡完毕。醉翁亭位于琅琊山麓,宋代大散文家欧阳修写的传世之作《醉翁亭记》写的就是此亭。醉翁亭小巧独特,具有江南亭台特色。它紧靠峻峭的山壁,飞檐凌空挑出。数百年来虽屡次遭劫,又屡次复建,终不为人所忘。</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凤阳明中都皇故城</b></p> <p class="ql-block">25日早上从滁州出发,九点半来到凤阳县明中都皇故城遗址。</p> <p class="ql-block">朱皇随云散,古邑遗风长。</p><p class="ql-block">古今兴亡事,砖石诉沧桑。</p><p class="ql-block">​沿街数百米零零星星散落着古城墙遗址,行走在明中都遗址公园,暮春的阳光倾泻在斑驳的城墙上,仿佛为这座沉睡的皇城镀上一层金辉。作为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倾力营建却未启用的都城,明中都如同一部凝固的史诗,向世人诉说着大明王朝最初的雄心与遗憾。</p> <p class="ql-block">历六百年余载,中都城内外建筑皆毁,仅剩皇城午门、西华门台基及1100米长的城墙,但观其旧址和遗物,仍可见巍峨壮观之一斑。因为园内正在施工不便前行,我和艳丽顶着烈日越过沟壑跑到午门前拍照。</p> <p class="ql-block">皇城城墙雄伟坚固,皆用大城砖砌筑,中都城砖包的城垣地段,土埂壁立,城垣基址宛然。皇城内外殿坛势如山峦,城门高若岗阜,护城河基本保持旧观。明中都最终并未作为京师使用,而是被定为明朝的陪都。皇子宗室经常在凤阳历练、练兵,居住在中都城。后来,由于朱棣迁都北京,北京距离凤阳遥远,皇子们不再像洪武年间那样频繁到中都生活居住,宫殿逐渐荒废。</p> <p class="ql-block">大明门和洪武门,屹立于中都旧址,尽显昔日皇家威严。朱红色的墙体庄严肃穆,飞檐斗拱间诉说着历史沧桑。楼前广场开阔,仿佛能看见当年的车水马龙。遥望中都,穿越时空,见证着大明王朝的辉煌与兴衰,令人感慨万千。</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大明皇陵</b></p> <p class="ql-block">大明皇陵距凤阳县城仅7公里,和其它帝陵坐北朝南不同的是,这个皇陵是坐南朝北。</p> <p class="ql-block">明皇陵是朱元璋父母的陵寝。墓中安葬着朱元璋父母及兄嫂、侄儿的遗骨。艳蕊请了位导游,为我们详细介绍了陵区的概况。</p> <p class="ql-block">穿过长长的甬道,来到朱元璋亲自撰写碑文的石碑亭,我们问到会不会是皇帝属下代笔的,导游肯定的说属下臣子没人敢抖搂皇帝早年的囧事,所以是朱元璋亲撰无疑,这也凭添了我对这位讨饭和尚皇帝的好感。</p> <p class="ql-block">导游介绍这个麒麟石像旧时在当地民间颇有地位,传说刮下腿上的石粉给孕妇喝下生男生女非常灵验,男左女右,所以左腿被刮的很细,后来文物保护部门严禁这种行为后,信男善女改为触摸了,看看,都摸出包浆了,哈哈!</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凤阳博物馆</b></p> <p class="ql-block">午饭后来到凤阳县博物馆,凤阳县博物馆,共设序、凤阳历史文物、钟离古国、大明中都等展厅。博物馆共有五个展厅,主展厅设置出土文物、钟离古国和大明中都三个基本陈列,分为序厅、凤阳历史文物展、钟离古国展、大明中都展等几个部分。</p> <p class="ql-block">该博物馆通过抢救发掘、征集、收购和接受捐赠等多种方式收藏了各类珍贵文物,其中元玉壶春瓶、梅瓶、金发冠、建文铭文铜铳、春秋青铜编钟等文物被国家文物局鉴定委员会确定为国家一级文物,这些国宝级文物均是首次公开对外展示。</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八公山</b></p> <p class="ql-block">“八公山上,草木皆兵”、“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风声鹤唳”、“削足适屐”、“鸟尽弓藏”……</p><p class="ql-block">这些成语都发生在八公山,今天我们终于来了。八公山位于安徽省淮南市,历史可追溯至西汉,淮南王刘安在此编著《淮南子》,发明豆腐,并发生著名战役淝水之战。</p> <p class="ql-block">景区内小交通不贵,来回每人只需十元,我们坐车先到终点白塔寺,然后慢慢往回步行游览。</p> <p class="ql-block">八公仙迹长,翠岭沐晚阳。</p><p class="ql-block">丹炉思刘安,豆腐话宋唐。</p><p class="ql-block">八公山不仅是豆腐的发源地,也是楚汉文化的重要发祥地。相传淮南王刘安在此炼丹时,偶然发明了豆腐。‌</p><p class="ql-block">淮南鸿儒“八公”雕像,“八公”分别是左吴、李尚、苏飞、田由、毛被、雷被、伍被、晋昌。,他们是淮南王刘安的门客,协助刘安编纂了《淮南子》等鸿篇巨制。九尊栩栩如生的人物石雕像矗立眼前,有的怀抱乐器,有的手持书本,一派文人墨客谈经论古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八公山二十四节气广场位于淮南鸿儒雕像东面山上,广场采用水磨青砖、山岩石板铺设,24个地刻石代表24个节气,上面雕刻着节气详解,以艺术形式展示了传统文化内涵。八公山是淮南王刘安的主要活动地,他在此招贤纳士,编撰了《淮南子》,第一次完整地记录了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广场的设立,使这里成为传承传统文化的宣传窗口。每逢节假日,广场会举办“二十四节气”养生操表演、“耕读二十四节气”等系列特色文旅活动,吸引游客踊跃参与互动,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展现节气之美,弘扬传统文化。</p> <p class="ql-block">看到路边的红军雕像,得知这里还是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山下建有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因为时间关系,来不及去看了。</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寿州古城</b></p> <p class="ql-block">按照我交往多年的淮南邮友李忠兄的建议,我们晚上来到寿县古城,安排好住处后步行前往古城,寿县古城的夜晚充满了光与色彩的融合,仿佛进入了一个梦幻般的童话世界,让我们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昨晚看了古城南门夜景,26日早上在宾馆用餐后,开车来到古城东门,寿县古城是中国保存完好的宋代古城墙之一,兼具军事防御和防洪功能,设计巧妙,建筑材料坚固,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p> <p class="ql-block">寿县古城不仅是建筑艺术的杰作,也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古城墙见证了淝水之战等著名历史事件,淝水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它有效地遏制了前秦南下的步伐,为东晋王朝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发展环境,也使得江南地区的经济、文化得以继续发展和繁荣,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p> <p class="ql-block">月坝,这是一处古代水利工程,展示了古人的智慧,即使在城外洪水肆虐时,城内依然安然无恙。‌</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二十四节气馆</b></p> <p class="ql-block">二十四节气馆座落于寿县博物馆旧址处,位于寿县古城繁华地段,与孔庙相邻。展馆以科技和艺术之力为二十四节气这一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提供了"中国智慧与中国力量",助力其实现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p> <p class="ql-block">展馆内设有二十四节气历史文化科普展示厅、沉浸式剧场、飞行影院等;门前广场为二十四节气主题广场。二十四节气馆还配套游客中心、研学中心、文创中心、商业中心,是最具古城气质、最具人气的寿县文旅新地标。</p> <p class="ql-block">二十四节气馆,堪称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融合的典范!它以科技为翼,裸眼3D、飞行影院等带来震撼沉浸体验;以文化为魂,四大板块深挖节气内涵。在这里,古老节气文化焕新姿,如璀璨明珠,照亮传统与现代交融之路,让人沉醉于悠悠华夏智慧之美。</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寿县孔庙</b></p> <p class="ql-block">寿县孔庙就在二十四节气馆对面,始建于唐代,元代移建至此。自元泰定元年(1324 年)至清光绪六年(1880 年),历经 42 次维修、扩建 。现存明清古建筑群有泮宫、快睹、仰高三坊,泮池、戟门、名宦祠、乡贤祠、明伦堂、奎光阁等建筑 。是安徽江北保存最完整的孔庙 ,承载着厚重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袁世凯故里</b></p> <p class="ql-block">一路向西,午饭后我们来到河南项城袁世凯故里,以前每年去往杭州送父母时多次路过想看看,总是去时匆忙赶路,回来时已经疲惫,今天终于来到了,阿凯,我来了😂</p> <p class="ql-block">看了介绍,袁家发迹也很有些祖上积淀的,清咸丰七年(1857年),袁氏家族奠基人袁甲三(钦差大臣、漕运总督)以巨资购买石氏庄园,历时四年,建成大型防御寨堡。袁寨古民居文物遗存为清代的文物,铜镜、石刻、青花瓷高台灯、镂空雕戒指、镶水晶眼镜盒、玛瑙花银簪、景泰蓝珊瑚玉耳环等。袁寨古民居是一处具有典型地方建筑特点的防御性寨堡式庄园建筑群,保留有几十间清代建筑,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p> <p class="ql-block">看完袁府,风驰电掣一路西北,傍晚时分回到汝州,徐哥和王二哥早已安排好了接风宴,大家开怀畅饮,大快朵颐,为我们这次寻梦运河之旅画上了圆满的句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