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29日渝、湘、鄂结伴游之旅——第十一天早上七点导游到酒店来接我们,开始两坝一峡的游玩。</p> <p class="ql-block">三峡大坝工程概况长江三峡大坝位于中国湖北省宜昌市三斗坪镇,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之一。它横跨长江干流,全长约2309米,坝高185米,于1994年正式动工,2006年全线建成。大坝集防洪、发电、航运、水资源利用等功能于一身,是中国现代工程技术的标志性成就。三峡水库可蓄洪221.5亿立方米,极大缓解长江中下游的洪灾威胁。总装机容量2250万千瓦,年发电量超1000亿度,占全国水电总量的近10%。通过五级船闸和升船机,万吨级船队可直达重庆,长江“黄金水道”效益倍增。</p> <p class="ql-block">站在大坝上,人类工程的宏伟与自然的磅礴形成鲜明对比,江水从泄洪孔喷涌而出的场景令人屏息。</p><p class="ql-block">船闸通航时,目睹万吨级货轮缓缓通过闸门,深感“大国重器”的精密与高效。</p> <p class="ql-block">185观景平台</p><p class="ql-block">因海拔与大坝齐高(185米)得名,可近距离观察大坝坝顶的作业场景。脚下是奔涌的长江水,远处是连绵的瞿塘峡,视觉冲击力极强。</p> <p class="ql-block">坛子岭观景台这里是俯瞰大坝全景的最佳位置,可清晰看到大坝主体、双向五级船闸和“高峡平湖”的壮阔景象。巨型截流石、工程浮雕墙,感受人类改造自然的雄心。</p> <p class="ql-block">三峡大坝不仅是一座工程丰碑,更是一本打开的中国现代化“教科书”。游览时,震撼之余不妨多一份理性思考——它承载着人类对自然的敬畏、对发展的追求,也提醒我们:在创造奇迹的同时,如何与自然和谐共生,仍是永恒的课题。</p> <p class="ql-block">三峡人家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长江三峡西陵峡段,地处三峡大坝与葛洲坝之间,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景区依山傍水,融合了长江三峡的壮美与土家族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被誉为“长江三峡的活态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龙进溪龙进溪是三峡人家的精华所在,一条碧绿的溪流蜿蜒于峡谷之间,两岸青山叠翠,吊脚楼错落有致。溪上乌篷船缓缓穿行,船夫身着蓑衣、唱着山歌,土家幺妹(少女)在岸边浣衣,构成一幅水墨画般的田园图景。</p> <p class="ql-block">巴王寨巴王寨是复原的古代巴人部落遗址,展现了巴楚文化的厚重历史。寨内有石垒城墙、悬棺遗迹、兵器陈列等,还可观赏土家族传统歌舞表演,感受“刀山火海”等惊险民俗绝技。</p> <p class="ql-block">景区深度还原了土家族生活场景,游客可参与互动活动,如学唱山歌、体验土家织锦感受淳朴的民俗风情。</p> <p class="ql-block">自然与人文的完美融合三峡人家既有三峡山水的雄奇险峻,又有溪谷田园的诗意婉约。漫步龙进溪,听鸟鸣水声,看土家吊脚楼点缀山林,仿佛穿越至与世隔绝的秘境。</p> <p class="ql-block">三棒鼓是中国民间传统曲艺形式之一,流行于湖北、湖南、重庆等地区,尤其在长江流域的码头文化中较为常见。表演者通常使用三根鼓棒轮流击打鼓面,配合说唱、杂耍或舞蹈动作,节奏明快,形式活泼。其历史可追溯至明清时期,最初与街头卖艺、节庆表演相关。</p> <p class="ql-block">三棒鼓不仅是娱乐形式,也是三峡地区劳动人民表达情感、传承历史的重要载体。其即兴说唱的特点常被用于传播社会新闻、道德教化,体现了民间艺术的实用功能。</p> <p class="ql-block">今天还遇到从北京来的4个车🚚的初二的小朋友来参观三峡大坝景区首都的学校就是不一样,让学生深入到不同的学习中,开拓眼界,娱教结合。</p> <p class="ql-block">《哭嫁歌》演绎:新娘身着西兰卡普嫁衣,头戴银饰,在吊脚楼内与母亲、姐妹对唱哭嫁歌,歌词哀婉动人,表达离别之情。</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游玩大家都很喜欢,到游览要结束天下起雨来,因为天气预报没有说有雨,大部分人都没有带伞,我们也就返回集中的地方,时间差不多,人到齐导游就带着大家回到吃晚餐的地方,一天行程也就结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