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不知道用黑瞎子岛来称呼这个岛是否合实,但我国地图,以及该岛上的设施都是这样称呼,我也只好暂且这样称呼,如同称为东极,以及东方第一村一样。</p> <p class="ql-block">黑瞎子岛位于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交界处所形成的三角洲,但另有一条水道提前将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相连,让这三角洲变成了一座岛,当然,因这里地势地,如同两江的冲积区,故而岛上多水网,也就将岛分割成几个小岛,其中黑瞎子岛面积最大,其它小岛也就附属于大岛,通称黑瞎子岛。根本中苏1991年签订的边界协定,黑瞎子岛本岛被一分为二,当时的报道称:我国收回了半个黑瞎子岛。言下之意,就是该岛原为沙俄占领,苏联弋尔巴乔夫归还了一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次东北之行,有两个必看点,就是珍宝岛与黑瞎子岛。当年并不清楚两岛关系,因有资料说,我方称珍宝岛,苏方称黑瞎子岛,故一直以为是一个岛,只是称呼不同。然而,后来查地图,这才知不在一个地方,这就有了实地察看的心愿。</p><p class="ql-block">在丹东,原想直接走鸡西到虎林,没想到,游珍宝岛要边防证,我出发前并不知道,也就没办,只好与珍宝岛失之交臂,绕道哈尔滨直接去抚远。</p><p class="ql-block">玩完东极广场,就去了黑瞎子岛,其实,从本土上岛,也就二十来米,现在有桥直接开车过去。对比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宽度,这一将冲积三角洲湿地分割成岛的小水道,实在算不得什么,但就是这小水道,承担了中国人民的悲哀与血泪。</p> <p class="ql-block">在黑瞎子岛本岛上,有一道铁丝网将将岛隔开,透过铁丝网,可以看到俄方的电力管理办公楼及哨所,在我方一侧,也可以参观原苏方的哨所,实际就是一座两层楼的房子,楼上是瞭望处和长官的住房,并且有单独的厨房与卫生间,楼下是士兵的宿舍,厨房,卫生间,及办公室,还有专门的生火取暖室,以供整栋楼的暖气,每个房间都不大,估计住岛人数不会超过十人,该搂房建于1967年。现已荒弃,只留下供游人参观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据当地人说,这岛上原有很多动物,其中黑熊最多,故称黑瞎子岛。原苏联可以对动物可以随意猎杀,但因岛比较大,猎杀一头熊够哨兵吃一段时间的,现在的俄罗斯仍可随意狩猎,在海参崴,当地人基本不吃了,却是中国游客的美歺。</p> <p class="ql-block">现在,中方一侧已被辟为湿地公园,将野生黑熊集中圈养,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野生黑熊园。可乘坐专车在园内观赏,只因工作人员未作说明,故没购买食物投喂,但这些熊可能已吃饱,对于我们的到来并不感兴趣,继续它们的游戏,尽管工作人员给它们发出的用歺指令,可它们并不听指挥,三三两两地在树上玩耍,或是睡着懒觉。</p><p class="ql-block">黑熊们似乎与熊猫相似,喜欢爬树玩,或是相互打架玩。这样,园内的树就遭了殃。原先工作人员为了保护树,不让熊爬,就用边境专用铁丝网将树围起来,但效果不佳,铁丝网被它们弄成铁丝圈,而树也就再也发不出新芽,只有那些茅草的生命力强,依然焕发出生机。</p> <p class="ql-block">黑瞎子岛,现在只有一百多只黑熊了,因园区太大,看不到几只,但也算是意外的收获。因为从地图上看,这里是一片湿地,没有居民的荒芜之地,原来,它并不是浪得虚名,它的主要居民就是这些黑瞎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