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行,游合肥淮河路,览李鸿章故居20250315

maq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合肥淮河路步行街</b></p><p class="ql-block"><b>——合肥市庐阳区的景区</b></p><p class="ql-block">‍淮河路步行街,位于合肥市庐阳区逍遥津街道,长920米、宽22米;东起合肥环城路,西至宿州路。淮河路步行街总体格局为:一轴三区十八巷;建筑风貌以现代风格为主、江淮传统建筑风格为辅,包括清代、民国,传统明清及三国元素为点缀。</p><p class="ql-block">截至2020年9月底,淮河路步行街共有1500个商户、14家大型综合体、近400个知名品牌,占据安徽省90%奢侈品市场份额。2020年,淮河路步行街全年客流量近4300万人次,营业额74.3亿元。</p><p class="ql-block">2012年,淮河路步行街晋级为“中国著名商业街”。2020年6月18日,淮河路步行街入选第二批试点步行街名单。</p><p class="ql-block">2023年11月21日,入选商务部第三批全国示范步行街名单。</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建筑特色</b></p><p class="ql-block">淮河路步行街建筑风貌以现代风格为主、江淮传统建筑风格为辅,包括清代、民国,传统明清及三国元素为点缀。淮河路步行街在设计上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着重考虑人的视觉心理、生理感受,整个平面与空间有收有放,有简有繁,富于变化和层次感 。</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石碑雕塑</b></p><p class="ql-block">淮河路步行街东西两头分别矗立了一块石碑。两块石碑均用云南五彩石制作,正面刻有“淮河路——中国著名商业街”几个大字,背面是淮河路步行街简介 。淮河路步行街上有“乐”“细雨”“吉”“弈”“人与自然和谐”等雕塑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李鸿章故居</b></p><p class="ql-block">李鸿章故居位于淮河路步行街中段208号,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是代表性晚清江淮民居建筑,布局整齐,雕梁画栋。李氏兄弟6人聚族而居,家族住宅覆盖了合肥繁华的淮河路中段半边街,时称“李府半爿街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李鸿章家族住宅</b></p><p class="ql-block">‍又称“李府〞、李鸿章故居,位于合肥市庐阳区淮河路步行街203号,是晚清重臣李鸿章的家族住宅,典型的晚清江淮地区民居建筑。20世纪50年代,李鸿章家族故居临街的部分分别被改建成淮河百货公司等。后面的房屋先是被皖北人民银行和安徽省人民银行使用,后划归合肥市工商银行,被当作了宿舍。</p><p class="ql-block">1999年9月,李鸿章故居正式对外开放。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李鸿章故居</b></p><p class="ql-block">李鸿章,晚清军政重臣,1823年生于合肥,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1901年卒于北京,厚归葬合肥。李鸿章家族住宅规模宏大,时称“李府半片街”。李鸿章故居仅为其中一部分,是典型的江淮地区晚清民居建筑,布局合理,雕梁画栋,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由南向北依次为门厅、前厅、中厅、走马楼,走马楼因供李氏家眷居住,又称“小姐楼”。</p><p class="ql-block">李鸿章故居现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9月27日正式对外开放。</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中国农业银行安徽分行 敬赠</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p> <p class="ql-block"><b>李鸿章故居陈列室</b></p><p class="ql-block"><b>‍</b><b style="font-size:22px;">李 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晚清重臣李鸿章塑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前 言</b></p><p class="ql-block">李鸿章(1823-1901年),本名章铜,字子黻,号少茶,安徽合肥人。1847年考中进士,1862年编练淮军,参与镇压太平天国、捻军起义,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他以准军为基础,发展壮大淮系集团,成为影响晚清军政外交的关键人物。19世纪60年代以后,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修筑铁路、开设电报、创建北洋海军、培养新式人才等,开启中国近代化的序幕。对外主张“和戎”外交,代表清政府签订多个不平等条约。有《李文忠公全书》,今辑有《李鸿章全集》。</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晚清重臣李鸿章 读书但愿登科第</b></p><p class="ql-block">‍李鸿章出身于合肥东乡磨店(今瑶海区磨店社区)的耕读世家,自幼接受严格的传统教育,聪颖好学,年少时曾写下“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干里外欲封侯”的诗句。</p><p class="ql-block">1847 年考中进士,步人仕途,累任翰林院编修、武英殿纂修、国史馆协修等职。</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耕读传家</b></p><p class="ql-block">李鸿章的先祖姓许,明朝由江西迁到庐州府合肥县。许氏后人光照将次子祯所过继给李家,易名李慎所。合肥从此流传有“李许本一家,两姓百世不通婚”的说法。</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少年高才</b></p><p class="ql-block">李鸿章少怀大志,勤奋好学,1847年考中二甲第三十六名进士,三年后任翰林院编修,官秩七品。按清制,翰林出身的官员才能人阁为大学士。</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晚清重臣李鸿章 儒生起家从军旅</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1853 年,太平军攻人安徽,李鸿章受命回乡组织团练,1859年,人曾国藩幕府。</p><p class="ql-block">1862年,组建 13 营淮军赴沪,参与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李鸿章注重军队的西式训练和武器装备的更新,促进准军近代化。从</p><p class="ql-block">19 世纪 70 年代开始,淮军逐渐成为晚清的国防军主力之一。</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用沪平吴</b></p><p class="ql-block">1862年4月,李鸿章率淮军分批乘船援助上海,不久署理江苏巡抚。李鸿章采用西法练军,引进洋枪洋炮,提升准军战斗力,连续取得虹桥、四江口等役胜利。在稳定上海局势后,逐步镇压苏南地区太平军,协助湘军对天京(今江苏南京市)形成合围夹击。</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剿捻建功</b></p><p class="ql-block">1865年,李鸿章署两江总督。次年被任命为钦差大臣,督办“剿捻”。因剿捻有功,李鸿章被赏加太子太保衔,升协办大学士。至此,他的军事生涯达到顶峰。</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坐镇北洋</b></p><p class="ql-block">1870年,李鸿章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他吸纳大批文武官员以及聘请外籍顾问,并凭借淮军和北洋海军两大军事武装,不断发展壮大淮系集团,使之成为晚清尤具实力和尤有影响力的军政集团。</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李鸿章官职表</b></p> <p class="ql-block"><b>光绪四年(1878年)的李鸿章</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淮系集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晚清重臣李鸿章 引领洋务求自强</b></p><p class="ql-block">‍19 世纪 60 年代起,清朝内部兴起一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李鸿章主张“求洋法,习洋器,为自立张本”,倡导创办和扩充大批近代新式企业。19 世纪70年代,鉴于海防危机日益严重,提出“外须和戎,内须变法”的洋务总纲,创建北洋海军,兴办新式学堂,培养西学人才,推动近代军事、经济和教育的发展,为中国近代化做出重要贡献。</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创办企业</b></p><p class="ql-block">为求军事自强,李鸿章创设江南制造局、金陵机器局,扩充天津机器总局等军工企业;为解决能源和运输问题,倡导开办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等民用企业,修建唐铁路、铺设电报线等,推动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两江总督李鸿章奏请创办江南制造局奏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抬枪</b></p><p class="ql-block">1896年由天津机器局制造,枪上有铭文“光绪丙申年天津南局造”。</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抬枪</b></p><p class="ql-block">1896年由天津机器局制造,枪上有铭文“光绪丙申年天津南局造”。</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李鸿章大事年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筹建海防</b></p><p class="ql-block">1874年日本侵略台湾,清廷展开海防筹议,李鸿章认为须专注东南海疆。1875年5月,总理衙门批准李鸿章、沈葆桢分别督办北洋和南洋海防。</p><p class="ql-block">1888年、北洋海军正式成军,舰船超20艘,驻防旅顺口、威海卫两大海军基地。成为当时亚洲第一的新式海军。</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兴学育才</b></p><p class="ql-block">为培养洋务人才,李鸿章创设军事、翻译、西医等新式学堂。1872年,与曾国藩首倡官派学生到美国留学,后奏请船政、武备学堂的学员到欧洲学习先进科技。</p> <p class="ql-block"><b>李鸿章与近代新式学堂(部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晚清重臣李鸿章 一生功过在和戎</b></p><p class="ql-block">‍1870 年李鸿章处理天津教案后,兼任北洋通商大臣,处理外交事宜。面对列强“论势不论理”,他主张通过“以夷制夷”的手段,实行“和戎”外交,甚至不惜在国家权益上作出让步,实现“自强“所需的安定环境。但受制于国力衰弱、个人认识等各种因素,代表清政府签订多个不平等条约。其”和戎”外交,有得有失。</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外须和戎</b></p><p class="ql-block">面对日益严重的内忧外患,李鸿章基于中外实力对比的认识,主张利用“以夷制夷”的手段,开展“和戎”外交,为洋务运动创造稳定的环境,达到“内须自强”的目的,维持清政府的统治。</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历聘欧美</b></p><p class="ql-block">1896年俄皇尼古拉二世加冕,李鸿章作为全权特使赴俄祝贺,并出访欧美各国。此次出访历时近两百天,对各国政治制度和工业文明有了初步了解。</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庚辛议和</b></p><p class="ql-block">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仓皇出逃。李鸿章受命担任议和全权大臣与列强谈判。次年代表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中国从此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晚清重臣李鸿章 青史凭谁论是非</b></p><p class="ql-block">‍李鸿章身处“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一生可谓半部晚清史的写照。他身上带有明显的时代烙印,既囿于传统,又有“力破陈见,以求实际”的开拓精神。生前身后颇有争议。</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归葬故里</b></p><p class="ql-block">作为清朝的“柱石重臣”,李鸿章去世后清政府给予极高褒扬,谥之“文忠”,追赠太傅,晋封一等侯。1903年,李鸿章归葬于合肥东乡大兴集夏小郢(今瑶海区大兴镇),家族后人修建了用于祭祀的墓上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人物评价</b></p><p class="ql-block">李鸿章出将入相,“坐镇北洋,遥执朝政”,可谓“权倾一时”。中外名流及重要媒体曾对其作出了褒贬不一的评价。</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对李鸿章的评价</b></p><p class="ql-block">‍四分之一个世纪以来,在外部世界真正开始关心起清国的时候,李鸿章几乎就代表了实质上的清国政府。从他于1870年调任直隶总督开始,直到中日交恶,李鸿章一直垄断着清国的对外关系。每当清国出现国际性难题,几乎都要委派他担任全权代表,出面和麻烦的“野蛮人”们周旋,以求觅得妥协求生之道。如果清国表现出任何从睡梦中惊醒的迹象,总有人会告诉我们,是李鸿章最终以某项创新之举,打开了进步与革新的新局面;而每当它一再故态复萌陷人昏睡状态,我们也都会肯定,在这昏睡的外表之下,依旧能感觉到李鸿章生机勃勃的影响力。</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英国《泰晤士报》对李鸿章的评价</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晚清重臣李鸿章 庐郡望族百年传</b></p><p class="ql-block">‍合肥李氏家族原本世代耕读,直至李文安、李鸿章父子相继考中进士,才踏人仕途,族人“群起相从”,李氏”遂为庐郡望族”。</p><p class="ql-block">如今,李氏后裔重视教育,崇尚科技,创办工商企业,积极投身国家建设。</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家族崛起</b></p><p class="ql-block">李氏家族世居合肥东乡,直到李文安、李鸿章父子考中进士,家族逐渐崛起。李氏兄弟子侄凭借历史机遇和个人努力将家族发扬光大。</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家风传承</b></p><p class="ql-block">李氏家族一直秉承“耕读相承,世敦孝义,潜德涵育”的家风,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江淮望族。后裔遍布海内外,主要聚居在安徽、北京、上海等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结束语</b></p><p class="ql-block">作为晚清重臣,李鸿章一生菜辱与近代历史发展相始终。身后毁誉参半,盖棺难定。</p><p class="ql-block">李鸿章概括自己的一生为“少年科举、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一路扶摇”,然而甲午战败让其“一生事业扫地无余”。他曾把清朝比作“破屋”,将自己视作“裱糊匠”。“裱糊匠”只能“东补西贴”,却难以挽救风雨飘摇中的大清王朝。</p><p class="ql-block">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提出“自强”“求富”的口号,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力求在维护清政府统治的前提下,引进西方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实现中国的近代化。由于顽固派的反对和自身改革的不彻底性,使得洋务成效有限。甲午战败,最终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p><p class="ql-block">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今天的我们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开创未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劲气内敛 魄力沉雄</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李鸿章书法展</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前 言</b></p><p class="ql-block">‍李鸿章擅奏牍,工诗文,于书法情有独钟,临池不辍。早年书法取法欧阳询和柳公权,结体严谨,工整秀美。中年时期吸收“二王”和王铎的潇洒书风,其大字书法笔笔中锋,刚柔相济;</p><p class="ql-block">结字沉稳,气势雄强,极具庙堂之气。他的行书信札更是圆润内敛、风流洒脱。晚年尤其迷恋王羲之《兰亭序》。</p><p class="ql-block">《清史稿•李鸿章列传》载:(鸿章)居恒好整以暇,案上置宋拓《兰亭》,日临摹百字,饮食起居皆有恒晷。长于奏牍,时以曾、李并称云。</p><p class="ql-block">本次展出的李鸿章书法品式有楹联、尺牍、中堂、手卷、扇面和匾额等,尽显文人墨韵和书法功底,具有较高的观赏和史料价值。</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笔墨纵横</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尺牍</b></p><p class="ql-block">‍尺牍又称信札、手<span style="font-size:18px;">札</span>、书札,即当今书信。清代信札多用带有水印图案的花笺纸书写,体现书家的书法造诣和学识修养,具有一定的艺术观赏性。李鸿章所书信札,笔法随意,潇洒自如,多反映时事、政治、人情世风等,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墨韵情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楹联</b></p><p class="ql-block">楹联,俗称对联,是悬挂或粘贴在壁间柱上的联语。对联文字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语言凝练,是中国文学独有的艺术形式,具有丰富的艺术价值。李鸿章的对联作品多为题赠同僚、亲友,抒怀咏志。</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翰墨显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匾额</b></p><p class="ql-block">‍匾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集实用、艺术与教化于一体。其文字凝练、形式多样,既是建筑的眼睛,也是历史与精神的载体。如今,尽管使用场景减少,但通过保护与创新,匾额文化仍以新的形式延续着中华文明的文脉。</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李鸿章与招商局</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前 言</b></p><p class="ql-block">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以“自强”为旗帜,发展军事工业为开端的洋务运动造遇资金匮乏的危机,难以为继,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审时度势,决定转向发展航运、煤矿、电讯、纺织等民用工业,走“求富”之路以壮大民族经济,进而巩固国防。</p><p class="ql-block">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家民族工商企业,成为洋务运动转型、开始“求富”之路的标志。招商局积极地与外国轮船公司展开竞争,维护了民族利益,收回了部分的江海航权。更可贵的是,招商局大胆创新,引进西方股份制管理模式和先进的技术、设备,并广招商界专才,实行近代化管理、成为洋务运动“中体西用”、“以商立国”等开放思想、商战理念的实施典范。招商局积累起来的管理经验、资金、人才,在其后十余年间洋务派相继创办的煤矿、铁厂、缫丝厂、银行、保险公司、织布局、电报、铁路等一批近代企业中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引导、带动作用,从而推动中国民族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拉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序幕。所以,招商局开启了一个新的经济时代。</p> <p class="ql-block"><b>收回民族利权 李鸿章创办招商局</b></p> <p class="ql-block"><b>培植民族产业 李鸿章扶持招商局</b></p> <p class="ql-block"><b>1880年,从陆家嘴西望吴淞口与黄浦江。</b></p> <p class="ql-block"><b>确立官督商办 李鸿章掌控招商局</b></p> <p class="ql-block"><b>全面兴办洋务 李鸿章简重招商局</b></p> <p class="ql-block"><b>与祖国共命运 同时代共发展</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结束语</b></p><p class="ql-block">招商局作为一个百年企业,开民族工商业先河,跨越了三个世纪。如朱镕基所言:“百年民族企业,喜看硕果仅存。”</p><p class="ql-block">‍招商局为李没章所创办,成为其办洋务的最得手文字,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作。这对于研究中国近代史、研究中国企业史、研究李鸿章这一重要的历史人物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关于退休后寻幽探秘之旅</b></p><p class="ql-block">2025年,我们俩都退休赋闲的第二年,回到家乡陪伴老人,有时在家休息、或出门走走,有时也外出旅行。也开启了退休寻幽探秘之旅。2025年3月,我们选择错峰出行,本次赴徽州屯溪、西递、宏村、卢村、呈坎、歙县、合肥等地深度游。今天我们走进合肥淮河路步行街,参观了李鸿章故居;下午又冒雨来到合肥骆岗中央公园打卡。</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骆岗公园-北京园</b></p><p class="ql-block">北京园将京味生活与京味园林巧妙融合:展现首都绿化特色及百姓高品质的花园生活,选用北京与合肥两城的市花市树为北京国潜象添衫,贼予共同素荣的美好富意,以京腔徽的动特色亮点强调两地的历史文化渊源营建彰显北京精色又融合当驰文化的北京园。</p> <p class="ql-block"><b>适逢一片樱花盛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合肥骆岗中央公园</b></p><p class="ql-block"><b>——中国安徽合肥市的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公园</b></p><p class="ql-block">‍骆岗公园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老城区和滨湖新区之间过渡地带,北至繁华大道,南至锦绣大道,东至包河大道,西至合安高速,规划总面积12.7平方千米,是合肥市“一核四区”中心体系结构的唯一核心、安徽省区域性外向服务功能的核心承载区。</p> <p class="ql-block">骆岗公园前身为合肥骆岗机场,于2020年正式启动建设。2023年9月26日,在第十四届中国(合肥)国际园林博览会开幕之际,骆岗公园部分园区正式对外开放。骆岗公园共分园博园、锦绣湖、生态体验区、科创CBD及留白区等4大板块,园内的38座城市展园和88个特色建筑。骆岗公园3/4为绿植,另外1/4则是城市展馆、科普基地、健身草坪、休闲广场、儿童乐园。</p><p class="ql-block">骆岗公园被称为合肥市的"城市封面"与"超级生态新地标",也是“世界最大城市公园”,作为一项写进省级战略规划中的项目,安徽省委、省政府用12个字对骆岗公园进行了概括:"安徽之窗、省会之心、城市之肺。"2024年10月9日,骆岗公园中的合肥园博小镇(骆岗77PARK)荣获“2024年度皖美消费新场景优秀场景”荣誉。</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历史沿革</b></p><p class="ql-block">2013年5月,骆岗机场正式关闭。同年5月29日,骆岗机场搬迁。</p><p class="ql-block">2014年,搬迁后的骆岗机场航站楼先后有商户入驻。同年5月12日,搬迁后的骆岗机场部分场地变成了驾校。同年6月4日,搬迁后的骆岗机场停机坪成了杂货市场。</p><p class="ql-block">2017年底,合肥市启动园博会申办工作。同时,“合肥骆岗机场片区概念规划及城市设计”开始招标,经过两轮竞标,一个超大尺度的公园设计方案获得评标委员会一致认可,“骆岗公园”概念诞生。</p> <p class="ql-block">2018年10月,合肥市邀请了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及北京、上海等地的5家具有丰富大型城市公园设计经验的单位以及多位国内外一流专家评委,经过半年时间,共同擘画出骆岗公园的功能布局、交通体系、湖体水系、景观格局、城市客厅空间等。</p><p class="ql-block">2019年,合肥在一众城市中脱颖而出,成功获得第14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的举办权,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因为合肥市将主会场选在地处城市中心的骆岗公园。同年年底,泛亚景观设计(上海)有限公司(EADG泛亚国际)与上海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成功中标了《合肥骆岗中央公园景观绿地设计》项目。</p><p class="ql-block">骆岗公园于2020年正式启动建设,按照“1+4”(“1”即一张路网,“4”即园博园、锦绣湖公园、科创CBD、生态涵养区四大板块)格局分类有序推进。同年3月,住建部正式下发通知,确定合肥为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承办城市,选址骆岗公园,同步谋划展后永续利用,打造“永不落幕的园博盛会”。</p> <p class="ql-block">2022年,合肥市发布的《合肥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进一步明确构建“一核四心”钻石型城区布局体系。“四心”即天鹅湖中心、滨湖中心、老城中心、东部新中心,处于“四心”环抱的骆岗区域,则被确立为关键的“一核”。同年11月16日,骆岗公园锦绣湖公园景观工程完成乔灌木栽植2.7万株、地被栽植49.2万平方米;园博园景观工程完成乔灌木栽植5.4万株、地被栽植82.6万平方米。同年12月,骆岗公园城市展园建设工作持续推进,38个城市展园方案基本确定;花园大道已完成总量的93%,黄河路已完成总量的58%,园博园航站楼及水上停车场改造工程的结构加固改造和外幕墙装饰已完工,正在推进航站楼机电安装和内装饰改造等工作。停车场项目建设正在推进。园博园停车场一期主体结构已封顶。黄河路停车场土方外运、基坑支护、桩基础施工已完成。</p><p class="ql-block">2023年5月,骆岗公园智慧中心完工,景观绿化一期(生态片区)、地下停车场、航站楼加固和立面改造3个项目在施工。同年7月23日,穹顶艺术中心顺利完成主体结构封顶,园博小镇内难度最大的清水混凝土建筑最后一方混凝土的浇筑也已经完成。至此,历时仅150天,总建筑面积达到13.5万平方米的园博小镇所有单体的主体工程已经全部完工,其中包括88栋单体建筑。同年9月26日,第十四届中国(合肥)国际园林博览会在合肥园博园盛大开幕,作为骆岗公园其中一部分的合肥园博园正式对外开放。同年10月1日,骆岗公园新开的园博园跑道公交接驳环线,围绕园区中心跑道进行循环接驳,途经南广场站、芝樱甸站、航南站、百花园站、安徽园站、跑道北站、骆岗地铁站以及跑道中站8个站点,线路总长约7千米。</p><p class="ql-block">2024年6月28日,骆岗公园欢趣王国爆笑水乐园试营业,项目是公园内超15000平方米的水乐园。</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园区布局</b></p><p class="ql-block">骆岗公园规划总面积12.7平方千米,共分园博园、锦绣湖、生态体验区、科创CBD及留白区等4大板块,园内的38座城市展园和88个特色建筑。骆岗公园3/4为绿植,另外1/4则是城市展馆、科普基地、健身草坪、休闲广场、儿童乐园,设计有一条全长5.6千米的环形健身跑道,6处满足多样活动需求及全龄化使用的活动场地,12座造型各异的服务驿站,投放近1000个公园休憩座椅。</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建设理念</b></p><p class="ql-block">合肥园博园不收门票,免费对市民开放,这在历届园博会也是首次。整个骆岗公园没有实体围墙,旨在搭建群众休闲游乐、企业展现价值的精彩平台,实现园区可进可亲,美景可看可赏。秉承打造全龄友好城市公园理念,园博园建设过程中设置了适合不同年龄群体的设施,如儿童乐园、青年体育设施、老年休闲设施和残疾人服务设施。合肥园博会公共交通体系非常健全,园博园周边规划设置了6万余个停车位,安排了8条公交专线,方便市民入园参观。</p><p class="ql-block">园博园的建设思路是“生态叠翠、科技赋能、人文铺彩”,充分尊重园区地理风貌和自然禀赋,建设了生态片林和生态园林展区,蓝绿空间占比超过75%。园博园保留了近万株乔木,全园乡土树种占比超过80%,不砍大树,不种名贵树种,不搞大树进城。园博园选址于合肥骆岗机场旧址,保留了老机场元素,并成功融入园博园中,包括保留3千米长的机场跑道和建设梦想大草坪、百姓舞台展区等。园博园的城市建设馆由原骆岗机场航站楼改造而成,保留城市记忆的同时展示了合肥城市建设的发展历程。园区建设贯彻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实施生态修复,利用大草坪打造近30万平方米的下沉式绿地,实现了水系统自平衡、自循环、自净化。园区建设突破传统公园水系设计思路,构建了会呼吸、有弹性的绿色海绵体系,实现了十五里河水系与园内水系的联通。</p><p class="ql-block">合肥园博会先期建设的精品园博板块已经形成了“三区一馆”+城市展园的总体格局,包括百姓舞台展区、生态园林展区、城市更新展区和城市建设馆。园博会重点建设了31个国内展园和7个国际展园,展示了各地园林特色和文化旅游休闲业态的丰富多样性。园博会搭建了智慧运营管理平台,并引入了智慧导览、智慧体育、智慧科教等智慧功能,以及无人驾驶、无人安防、智慧灯杆等智慧产品。园博会策划了多项文艺活动,包括演出、赛事、游玩等,同时系列开展了“百名徽匠进园博”“百项黑科技进园博”等主题活动,为游客提供了既能欣赏园林美景,也能体验文化氛围的机会。园博园被作为全域旅游的核心节点,与全市旅游景点串联起来,构建了“一湖一园一廊一城”的世界级文旅地标体系,并打造了精品旅游线路。</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规划设计</b></p><p class="ql-block">首先,要增强“带入感”。园博会是展示园林艺术的盛会,不是花木的简单堆砌。要进一步优化设计,打通入口-3000米长飞机跑道景观视觉廊道。园区的绿植和花草要科学合理选种,成片布局,增强视觉冲击力。安徽园要整体规划,集中展示省内各地的市树市花和工艺品、建筑物等标识性元素,让全省人民都能在此领略家乡之美。</p><p class="ql-block">其次,要增强科技感。突出科技城市的特色,新材料、新工艺、新科技应该尽可能使用,尽早使用,既要把园博园打造成为合肥高科技产品的展示展销中心,又要成为科创成果转化的场景应用中心,让生态美景、应用场景、科创胜景融为一体。</p><p class="ql-block">最后,要增强舒适感。项目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全流程一体化统筹考虑,要站在市民游客的角度审视,聚焦“逛累了哪里能休息、口渴了哪里能喝水、运动后哪里能洗澡”等需求,科学布设各类配套服务建筑,努力做到“三适应”:与新理念相适应、与市民游客需求相适应、与周围环境相适应。</p> <p class="ql-block">在雨中,我们沿着水泥跑道走了一段,向两头望去,都是看不到边际,真正体验到“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公园”的大,由于下雨,几乎没有游人和运动人员,经过询问,我们看到了地铁一号线的入口,我们就乘坐地铁返回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