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遗随笔】蒙特堡 腓特烈二世的丰碑

亦真亦幻

<p class="ql-block">在意大利的一分欧元的背面,有座特立独行的城堡。城堡呈现八边型,布局标准对称,她就是蒙特堡。</p> <p class="ql-block">停车后就看到蒙特堡的大标牌:Castle del. Monte,图左侧绿色的世界文化遗产标识非常清楚。</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蒙特堡真实的矗立在我们面前。城堡的建造者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span style="font-size:18px;">城堡的八边形设计在基督教中象征“神与人的联合”,在神秘学中代表宇宙的无限性 。</span></p><p class="ql-block">腓特烈二世通过蒙特堡的几何精确性(如八边形结构、对称布局)和选址(冬至日光对称的特殊位置),有“神权与皇权统一”的象征意义 。</p> <p class="ql-block">城堡建在一座530米高的山丘上,它的八个侧面的长为16.5米,8个角上有8座八边形25米的高塔。从外面看起来非常封闭而牢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蒙特堡建造于1229年至1249年间。有学者说是军事建筑,也有学者认为这里最初可能是腓特烈二世的狩猎行宫,城堡的实际功能至今还存在争议。</span>城堡的八边形设计融入了数学、天文学和宗教象征的意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走近城堡的主入囗。</p> <p class="ql-block">细观主入口的门楣,有罗马式的狮子雕塑。</p> <p class="ql-block">在进门的售票大厅看去,建筑融合北欧哥特式、罗马式、伊斯兰风格等多元文化元素,展现了腓特烈二世对东西方文化的包容与创新 。</p> <p class="ql-block">这里整体是北欧的哥特风</p> <p class="ql-block">而在这里看到来自伊斯兰世界的马赛克风格装饰的残存。</p> <p class="ql-block">传说中这是数百名来自东西方的建筑师和工匠的成果。</p> <p class="ql-block">城堡内部有一座八边形的庭院。</p><p class="ql-block">中世纪时的欧洲,“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教会严格管制进步的天文学。而腓特烈二世这位基督教皇帝,却是“信神而不迷信”,以那个时代异于常人天文学素养,造出眼前的这座城堡。</p> <p class="ql-block">庭院里,每年的春分、夏至、秋分或冬至,阳光明媚时,将会呈现完全对称的光影效果。让人惊叹设计者高超的天文学素养。</p> <p class="ql-block">看墙上的蒙特堡的构造图,设计者是位精通几何学建筑师:城堡平面图上是完全对称的八边形地基,每个角上有一座的塔楼,城堡整体形成八角形,共有两层,一层和二层又各是由拱柱支撑的八个房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城堡里看模型</span></p><p class="ql-block">这种到处是“八”的设计,可能源自古老的神秘理论:8代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无限,或是宇宙力量的基础。无独有偶,中国的古人也喜欢“八”!好像这800年以前的建筑,冥冥中和我们国人颇有渊源。</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蒙特堡全景俯瞰(网络图片)</p><p class="ql-block">从空中俯瞰,城堡也是完全对称的八边形。据说蒙特堡是中世纪构造最复杂的建筑之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正对城堡时,从任何一个面看去,都是一样的形状,简单大气。不愧为“意大利最美的城堡”!</p> <p class="ql-block">腓特烈二世出生于1194年,三岁继承王位,统治至1250年。他不仅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还兼任西西里国王,通过强化封建制度巩固权力,被称为“绝对的君主” 。</p> <p class="ql-block">这位特立独行的君王,长期热衷于对古希腊和罗马文化的学习,精通多种语言(意大利语、希腊语、拉丁语、阿拉伯语等),翻译了亚里士多德等学者的著作,创立了那不勒斯大学,推动了意大利南部的“南方文艺复兴”运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城堡的二楼窗台,坐在这里,窗外普利亚大平原风光无限。</span></p><p class="ql-block">腓特烈二世认识到和平的重要,并且尊重东方异教文化。作为基督教世界的皇帝,当不得不带队进行第六次十字军东征时,他事先通过书信与埃及秘密达成停战协议,又迎娶了耶路撒冷国王的独生女儿,以此寻求和平的契机。在耶路撒冷停留期间,腓特烈二世被加冕为耶路撒冷国王,和埃及的君主签订了和平协议。可以说,他仅凭一己之力,为这一争斗千年的中东地区带来了和平,尽管仅仅只有15年的短暂和平;尽管后来他也被教廷开除教籍;尽管直到今天,那片土地都未再迎来和平。腓特烈二世超前的思维和睿智的眼光,就如同留下来的这座城堡,长存世间!</p> <p class="ql-block">八角形完全对称的几何排列,使得我们在城堡里游走时,所有的景物都似曾相识。</p> <p class="ql-block">据说1249年,腓特烈二世的私生女维奥兰特(Violante)在此举行婚礼。</p> <p class="ql-block">霍亨斯陶芬王朝衰落后,城堡一度被用作监狱。17世纪开始,城堡被废弃,城堡的一些大理石和雕刻被抢走,牧羊人和土匪也曾经以此为家。直到1876年,城堡收归为国家所有,并得以修复。</p> <p class="ql-block">1997年蒙特堡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作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的杰作,蒙特堡象征开放的世界主义精神和学术的追求。蒙特</span>堡铸入意大利一欧分硬币,让全球使用者直观感知意大利的文化深度,同时成为连接历史与现代的纽带和符号。</p><p class="ql-block">感谢您的关注和分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