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本章主旨: </p><p class="ql-block">强调自知、自胜、自强的重要性, 并教导人们如何通过自我修养和自我控制来实现真正的强大和长寿。 </p><p class="ql-block">本章通过对比“知人者”与“自知者”、“胜人者”与“自胜者”、“知足者”与“强行者”的辩证关系,阐述了智慧、力量、财富、志向、长久和长寿的不同境界。 </p><p class="ql-block">1.自知者明;能够认识自己,了解言己的人是高明的。自知者通常具有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估的能力,能够客观也看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了解自己的情绪、动机和价值观。 </p><p class="ql-block">这种能力之有助于自我成长和发展,避免盲目自信和过度自责。 </p><p class="ql-block">2.自胜者强:能够战胜自己的缺点。克服自身的弱点和不合理的欲望的入才是真正的强大。战胜别人可能只是因为有力量,但能够战胜自己才是真正的强大。 </p><p class="ql-block">3,知足者富;知道满足的人是富有的。这里的“富”不仅仅指物质财富,更指的是精神上的富足和内心的满足。 </p><p class="ql-block">4,浅行者有志;努力不懈的人是有志气的。始终不离根基,坚持不懈的人才能长久。 </p><p class="ql-block">5.不失其所着久:始终不离根基的人就能够长久。这里的“所”指的是人的根本或初心。 </p><p class="ql-block">6.死而不亡者寿:肉体死了但精神永存的人才是长寿的。强调精神上的不朽和永恒。</p> <p class="ql-block">邹忌讽齐王纳谏:知人、自知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日:“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p><p class="ql-block">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 </p><p class="ql-block">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p><p class="ql-block">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p><p class="ql-block">唐代李肇(zhao)《国史补》:“王积薪闻棋” </p><p class="ql-block">王积薪棋术功成,自谓天下无敌。将游京师,宿于逆旅。既灭烛, 闻主人媪隔壁呼其妇曰:“良宵难道,可棋一局乎?”妇曰:“诺。” </p><p class="ql-block">媪曰:“第儿道下了矣。”妇曰:“第儿道下子矣。”各言数十。媪曰: “尔败矣。”妇曰:“伏局。” </p><p class="ql-block">积薪暗记,明目复其势,意思皆所不及也。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马谡因自大失守街亭终至兵败被斩</p><p class="ql-block">《三国志·马谡传》 </p><p class="ql-block"> 谡,字幼常,以荆州从事随先主入蜀,除绵竹成都令、越隽太守。才器过人,好论军计,丞相诸葛亮深加器异。先主临薨谓亮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亮犹谓不然,以谡为参军,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 </p><p class="ql-block"> 建兴六年,亮出军向礼山,时有宿将魏延、吴壹等,论者皆言以为宜令为先锋,而亮违众拔谡,统大众在前,与魏将张郃战于街亭,为部所破,土卒离散。亮进无所据,退军还汉中。谡下狱物故,亮为之流涕。良死时年三十六,谡年三十九。 综观所述,《道德经》第三十三章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阐述了自知、自胜、知足、强行以及坚守原则的重要性。这些智慧,不仅对于个人修养有着深远的指导意义,更对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让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不断践行这些智慧,追求内心的平和与强大,实现真正的幸福与长寿。你觉得这些感悟与你的理解有何异同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