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鸢为媒,以课为桥:一场跨越文化的非遗传承之旅》 ——记伯阳小学英语跨学科融合成果汇报活动

伯阳 “优秀”启智

<p class="ql-block">  4月28日,双新背景下小学英语五年级单元整体教学观摩暨跨学科融合成果汇报活动在旅顺经济开发区伯阳小学举行。旅顺口区教师进修学校研训教师陈静及70名小学高段英语教师参与活动。</p><p class="ql-block"> </p> 匠心筹备:工作室智慧点亮课堂 <p class="ql-block">  本次教研活动,以“做风筝 传非遗”为主题,接到教学展示任务后,伯阳小学富丽郡创新工作室即刻启动深度研讨。成员们从风筝非遗文化、制作工艺出发,结合英语教学目标,多维度剖析整合。通过查阅中英文资料,筛选适配小学生的教学内容,设计出兼具趣味与实践的跨学科方案。磨课过程中,老师们分工协作:文化研究组深挖故事转化素材,教学骨干优化课堂环节,青年教师打造精美课件。思维不断碰撞,让“做风筝 传非遗”课程凝聚集体智慧,日臻完善。</p> 课堂绽放:非遗与英语的奇妙邂逅 <p class="ql-block">  作为伯阳小学创新工作室的骨干力量,陈晓娇老师匠心独运,以“制作风筝”非遗实践为纽带,搭建起跨学科学习的立体桥梁。课堂上,她巧妙串联文化浸润、语言运用与艺术审美,带领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深度探索。从竹骨绑扎的精准操作,到绢布彩绘的创意表达,学生们用流畅的英语分享步骤、交流心得,将传统风筝工艺的匠心之美转化为生动的英文表达。当一只只承载着文化底蕴的风筝乘风而起,古老非遗技艺在英语语境中焕发崭新活力。</p> <p class="ql-block">  春风托举纸鸢翱翔天际,孩子们眼中闪烁着对传统文化的自豪与对知识探索的喜悦,这场跨学科学习的盛宴,让文化传承与语言实践绽放出独特光彩。</p> 教研回响:区级舞台见证工作室实践 <p class="ql-block">  旅顺口区进修学校研训教师陈静强调“在跨学科主题学习中,学生要通过参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将知识转化为经验,再将经验转化为核心素养,为学生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本次跨学科融合成果汇报活动是一次成功的尝试。”</p> <p class="ql-block">  一直以来,伯阳小学创新工作室以“研以共进,教以创新”为宗旨,通过主题教研、课堂实践等多元活动,推动教师在教学理念与方法上的革新。我们将继续以文化为根,以教研为翼,在跨学科教学的广阔天地中探索前行,让更多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领略中华非遗的璀璨魅力,为培养兼具国际视野与文化底蕴的新时代少年不懈努力!</p> <p class="ql-block">编辑:富丽郡</p><p class="ql-block">摄像:王忠有</p><p class="ql-block">照相:杜玉莹</p><p class="ql-block">审核:李娜 陈宏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