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北寻古纪实(之六)——灵丘觉山寺

理上往来

<p class="ql-block">觉山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城东南15公里的觉山山腰。觉山又称悬钟山、普照寺。寺周高山环抱,寺内古柏森森,景色宜人。</p><p class="ql-block">觉山寺,创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七年( 483年),主体建筑分三条轴线,每条轴线从前至后都有三层院落。中轴线上有山门、钟鼓楼、前殿、中殿和东殿。东、西、中三条轴线并立,四周围墙整齐,寺塔经辽代大安六年(1090)重修后,虽经元、明两代多次地震,至 今仍巍然屹立。此塔高13层,平面呈八角形,密檐实心砖砌。塔内有八角形塔宝,中心有八角形塔心柱。底层可攀登,内有木雕卧佛一尊,四壁有壁画。塔座周围有砖雕歌舞伎,是辽代砖雕艺术的珍品。</p> <p class="ql-block">觉山寺的山崖上还有一座寺庙,需要攀爬半个小时方能到达。这里居高临下,能俯视整个觉山寺风光。</p> <p class="ql-block">这个砖塔位于觉山寺的右前方,登上砖塔也可以观赏整个觉山寺上、下寺院的全部景色。苍松翠柏,三面环山,塔铃声声,真是一个绝好的去处。</p> <p class="ql-block">觉山寺塔。</p><p class="ql-block">觉山寺,始建于北魏太和七年(公元483年),现存是清光绪年间觉山寺第二代宗师龙诚和尚重修的,整座寺院精巧玲拢,占地面积8100平方米,各大小禅院有134间,并位于三条轴线之上,显得错落有序,但最为称奇的是觉山寺的白塔、水井和山峰在同一个高度上,都是13丈,留下了“塔井山齐(奇)的美名。</p><p class="ql-block">觉山寺庙内的佛教殿宇了非常齐全,有钟楼、鼓楼、梆楼、点楼、天王殿、金刚殿、罗汉殿、韦驮殿、弥勒殿、贵真殿。</p><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及丈昌阁和魁星阁等等。由于该寺位于群山环抱之中,集天地山水之灵气,融入了许多传奇色彩,其中韦驮殿东西两侧的墙壁上留下了一幅对联,初看似龙飞凤舞,笔体独特,书写刚劲有力,细细品昧,如风如雨,不知所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