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宏村位于安徽省黟县宏村镇,村域面积19.11公顷,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年),地理布局似牛形,又被称为“牛形村”,其传统建筑与自然资源的结合形成了“画里乡村”。</p> <p class="ql-block">宏村古建筑为徽式建筑,粉墙青瓦分列规整,檐角起垫飞翘,整个村落选址、布局和建筑形态,强调天人合一、尊重自然、利用自然的理想境界,使村落的整体轮廓与地形、地貌、山水等自然风光和谐统一。</p> <p class="ql-block">现完好保存明清民居140余幢,主要景点有:月沼、南湖、南湖书院、承志堂、宏村水圳、古树、树人堂、明代祠堂、乐叙堂等。</p> <p class="ql-block">宏村是国家级AAAAA级旅游景区,2000年,以宏村为代表的皖南古村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5];2012年,宏村被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并屡获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历史文化名村等荣誉。</p> <p class="ql-block">宏村,最早称为“弘村”,《汪氏族谱》记载,当时因“扩而成太乙象,故而美曰弘村”,清乾隆年间更为宏村。</p> <p class="ql-block">宏村始建于南宋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已有800余年。南宋战乱时期,该地地形险阻,交通不便,大批中原百姓到此避难。先祖汪彦济一族于曹岗山建造住所、开拓村落,是宏村之始。</p> <p class="ql-block">明朝初期,当地程朱理学发展鼎盛,汪氏一族经商从官,积攒了大量财富,为振兴家族地位,在当地修建房屋、整治道路、开拓良田。明朝中后期,宏村一代宗法制度兴盛,宗族规定制度趋于完备,形成以东土道制(龙排庙)、南土水质(红杨、白票)、北土土质(雪阜榛子林)和西土佛制(观音亭)的水口布局(风水屏障),开启了以姓氏为宗族、以地缘为宗族的居住部落,社会生活得以稳定发展。</p> <p class="ql-block">清朝康熙元年,宏村宗族精英投资建设,进行村中公共设施修建,如:祠堂、南湖书院、承志堂、树人堂等。</p> <p class="ql-block">宏村现存明清民居140余幢,主要景点有承志堂、桃园居、南湖书院、月沼春晓、牛肠水圳、双溪映碧、亭前大树、雷岗夕照、树人堂、明代祠堂乐叙堂等。</p> <p class="ql-block">承志堂始建于1855年左右,占地2100平方米,被誉为“民间故宫”,是村中最大的建筑群,建筑围绕着九个天井布置,共60余间房屋。正厅和后厅均为三间回廊式建筑,两侧是家垫厅和鱼塘厅。风格呈精雕细镂、青砖门罩,石雕漏窗,木雕楹柱。全宅有木柱136根,木柱和额仿间雕刻着“渔椎耕读”、“百子闹元宵”、“郭子仪拜寿”字样,前堂骑门梁上刻有大型浮雕“唐肃宗宴宫图”。</p> <p class="ql-block">桃园居建于清咸丰十年(1860年),占地面积600平方米。桃源居共前后三间,因院内植一稀有品种的桃树而得名。门楼上砖雕刻精细,层次较多,门楼以水磨砖砌成弧形门,雕有“清狮白象”“八骏马”等动物,刻有雕花“松鼠葡萄”。</p> <p class="ql-block">南湖位于宏村南端,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宏村将村南百亩良田,凿深数丈,周围四旁砌石立岸,仿西湖平湖秋月式样,建成南湖。湖成大弓形,湖堤分上下层,上层宽4米。南湖历史上大修三次,1986年重建中堤,造‘画桥’可东西划舟。明朝末期,宏村人在南湖北畔修建了六间私塾,称“依湖六院”。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六院合并后,取名“以文家塾”,又称“南湖书院”。</p> <p class="ql-block">乐叙堂,又名“众家厅”,建于明朝永乐年间(1430年),位于月沼北畔正中,为汪氏宗祠,占地1600平方米。整个祠堂位于宏村中心地带,空间序列设计,背山面水,结构为门楼厅、前院、议事厅、享堂组成。门楼厅建筑风格朴素大方,四周雕有狮子戏球、双龙戏珠等图案;前进门楼基本保持原貌,雕有牌匾“思荣”“世德發祥”;梁架具有典型的明代风格,雕刻有月梁、叉手、雀替、平盘斗等。议事厅供着汪氏家族祖先彦济公、远祖汪候、显祖汪华。</p> <p class="ql-block">汪大燮[xiè]故居,又名振绮堂,位于宏村街中段南向,占地291平方米。建筑结构为二楼前后三间,正屋为背向3间2楼结构,堂前额枋、扇门等部位设有仪门。</p> <p class="ql-block">树人堂,建于同治元年(1862年),为汪氏91世祖汪星聚所建。建筑风格以传统徽派建筑为主,中规中矩,厅堂高大,分为正厅和偏厅,建筑结构为六面体,引进宏村水系活水;塘南建有玻璃厅一间。门窗雕有宝瓶、宝鼎、松鼠、葡萄;门栏板雕有“周文王仿贤图”和“尧帝让贤图”。</p> <p class="ql-block">宏村水系于明代永乐年间,系汪氏家族后辈汪辛,运用传统八卦阴阳学说,建设了水圳、月沼,花费三余年时间,初步完成宏村水系雏形;1607年,汪氏后人汪奎元等十七人扩建,建成南湖。宏村古水系历经数百年之久建成了一个古水系网络,其中的“月沼”“甫湖”为徽州古水系文化的标志性景观。</p> <p class="ql-block">宏村具有皖南古村落特有的景观风貌,多年来深受受海内外电影电视制作人及导演的青睐,是天然影视拍摄基地之一。如由张艺谋、李安导演的经典古装动作片《卧虎藏龙》在宏村南湖取景,以及《武林外传》《小花》《菊豆》《徽州女人》《走出蓝水河》等影视作品,和浙江卫视和江苏卫视联合摄制的纪录片《中国村落》在宏村取景拍摄。</p> <p class="ql-block"> 2025年4月29日于安徽省黄山市宏村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