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4月23日下午游了徽州古城后,第二站来到了渔梁坝。</p> <p class="ql-block">渔梁坝始建于唐代,明代重建,距今有近1400年。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也是歙县古代最大的水利工程。</p><p class="ql-block">渔梁坝是新安江上游最古老、规模最大的古代拦河坝,是徽州古代最知名的水利工程,被称为“江南第一都江堰”。渔梁坝的地位是极为重要,一是泄洪防旱,二是截流行船,三是美化环境。历朝历代都把坝之兴衰作为徽州兴衰的标志。作为几百年来新安江上大小商贾船队往来的一个重要码头,渔梁坝是明清时期徽商从这里起航承接家族兴旺的地方,是名副其实的“徽商之源”。</p> <p class="ql-block">渔梁坝入口不远处,一座重檐歇山顶建筑“仰高”亭座落在练江岸边,此处可远眺渔梁坝全景。</p> <p class="ql-block">这是下到渔梁坝上的石阶</p> <p class="ql-block">石条砌成的练江堤岸</p> <p class="ql-block">渔梁坝气势宏伟,工艺精妙。坝长138米,底宽27米,顶宽4米,全部用清一色的坚石垒砌而成,每块石头重达吨余。</p> <p class="ql-block">其建筑方法科学巧妙,每垒十块青石,均立一根石柱,上下层之间用坚石墩如钉插入,这种石质的插钉称为“稳定”,也称元宝钉。上下层互相衔接,极为牢固,每一层各条石之间除了互有榫卯,又用蝴蝶石榫连锁,如此上下左右紧联一体,构筑成了跨江而卧的坚实渔梁坝。</p> <p class="ql-block">站在石坝上,举首四望,气象万千,尽收眼底。坝上碧波如镜,鱼翔深潭,小舟拨浪,山上林木葱郁,岸上新盖的楼房连片。</p> <p class="ql-block">无论灌溉、行舟、放筏、抗洪,都可兼而利之。</p> <p class="ql-block">徽州有民谣说“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渔梁坝就是把她们丢出去的地方。鱼梁坝既是重要的水利工程,也是古徽州人外出打拼的起点。</p> <p class="ql-block">同时,因为渔梁坝的作用,使得坝下一片水面成为理想的航船停泊处,明清时期,徽商从渔梁坝出发,将茶叶、棉布、丝绸、纸墨等商品运往苏浙等地,带动了渔梁村的繁荣,也推动了徽商的崛起。</p> <p class="ql-block">因为渔梁坝,渔梁村占坝址之优势,很自然地发展成一个热闹而繁荣的小镇,一经便是数百千年。</p><p class="ql-block">因为没有被过度开发,整个渔梁依然保留着最老式的徽派建筑和淳朴的民风,虽然繁华已去,但走在街上依然能感受到曾经繁华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临江而建的吊脚楼一面临江一面临街,分上下两层,上层供起居之用,下层多为商铺。</p> <p class="ql-block">渔梁古坝不仅是一处自然景观,更是徽州文化的缩影,它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和文化的传承。</p> <p class="ql-block">本美篇所有照片除标明出处外均为原创,部分文字参考网络和景区介绍。</p><p class="ql-block">谢谢观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