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游鼋头渚是我们攻略之外,我的老同事加好友在酒店大厅看到浏览图便携我即兴乘车前往。这时段的鼋头渚已过樱花盛开期,游走到樱花谷内许多雕像赫然在目,第一座,走进一看,哇,近代毛纺业开拓者——唐君远,惊,第一次听闻这个名字,我俩异口同声说:“这可是我们的祖师爷啊!”。身为毛纺行业工作20多年的一员颇感汗颜、惭愧,赶快寻找文字说明,原来我们所在是“无锡人杰苑”,共有32座名人雕像,苑中一六角建筑即为“无锡人杰馆”,快,进里找答案。</p> <p class="ql-block"> 唐君远(1901年7月21日-1992年10月16 日),名增源,字君远,出生于无锡纺织世家唐骧庭(父亲) 家族,毕业于东吴大学化学系。</p><p class="ql-block"> 1921年进入家族企业无锡丽新纺织印染厂,从基层考工员做起,逐步升任厂长,推动产品创新(如提花布、丝光布等),打破日商垄断。 </p><p class="ql-block"> 1934年创办中国首家精梳全能毛纺织厂-无锡协新毛纺织染股份有限公司,引进瑞士技术生产“协新不蛀呢”,填补国内空白。 </p><p class="ql-block"> 1937年后转战上海租界创办昌兴纺织公司,维持民族工业命脉。</p><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后,率先申请公私合营,历任上海市毛麻纺织公司经理、全国政协第三至六届委员。</p> <p class="ql-block"> 在三十年代创办精梳毛纺厂是何等魄力 ,不愧是中国民族纺织业的一代功臣。</p><p class="ql-block"> 毛纺面料历来是高档产品,不仅原料珍贵,产量稀少,一只山羊一年只产出150—200克羊绒;其制造中的纺、织、染工艺复杂、精湛;最后一道后整理工艺更为精细。最终呈现的毛纺面料光泽柔和、手感细腻,纹理美观。制作出的服装如西服、大衣、羊毛衫等不仅保暖性卓越,在人们的心中具有高贵的象征意义 。</p><p class="ql-block"> 八十年代初我们入职时能够进入毛纺行业国营大厂是何等令人羡慕,毛纺面料更是抢手货,年轻人结婚都要置办二三身华达呢、哔叽的西服、毛呢大衣、羊毛衫等。如今这些都被其他纤维面料替代,但真正高纯的毛料、服装仍是地位、富贵的象征。</p><p class="ql-block"> 看着这位老前辈的雕像和事迹感慨万千。</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无锡人杰馆里共有65位无锡先哲乡贤的生平事迹。</p><p class="ql-block"> 馆内分为四个展厅四个部分 :</p><p class="ql-block"> 《民族先贤》:有泰伯、季札、陆定一、荣毅仁等</p><p class="ql-block"> 《工商巨子》:有唐君远、荣德生等</p><p class="ql-block"> 《艺术巨擘》:有刘半农、徐悲鸿、顾恺之、阿炳等</p><p class="ql-block"> 《科苑精英.学界泰斗》:徐霞客、周培源、 钱钟书等 </p> <p class="ql-block"> 无锡人杰地灵,优秀人才辈出,都是国家的栋梁。</p><p class="ql-block"> 观毕人杰馆不由地想到,在网络网红当下,这样的展意义非凡,这样的人物们是我们如今学习效仿的楷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