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人士-韩兆鹗

沈阳小站

<p class="ql-block">韩兆鹗(1891年-1970年),字卓儒,化名赵民仁、林枫桢,陕西户县人。以下是其主要经历:</p><p class="ql-block">• 教育与早期活动:1916年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攻读史地专业,参与组织北高师陕西学生同乡会,五四运动中任北京学生联合会交际干事。1920年10月与魏野畴、杨钟健等创办《秦钟》月刊。1921年毕业回陕,从事教育工作8年,担任过渭北中学、户县中学等校教员和省立二师校长等职。</p><p class="ql-block">• 从政经历:20世纪20年代后期到30年代前期,历任绥德、米脂等县县长。1927年任绥德县县长时,公开参加学生反对军阀统治的游行,被称为“平民县长”。从政期间多次掩护中共地下党员,资助革命工作。1934年9月,任三十八军驻西安办事处处长,西安事变时是西北各界救国联合会负责人之一,被杨虎城委任为长安县县长,长安县政府成为中共联系进步人士的接待站。</p><p class="ql-block">• 投身民主运动:抗日战争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积极投身民主运动。1941年12月加入中国民主政团同盟,1942年7月在民盟一大会议上被选为民盟中央委员。1949年初,与李济深等55位民主人士联名发表《我们对于时局的意见》,拥护毛泽东提出的八项和平条件。</p><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9月,作为西北解放区代表赴北京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后被任命为政务院人民检查委员会委员,还先后担任西北军政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人民政府副主席等职,1954年到1957年任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副省长等职,积极为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1957年反右斗争中被划为极右分子,“文化大革命”时被隔离审查,1970年10月病逝狱中。1979年10月,中共陕西省委撤销原处理决定,为其恢复名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