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24日下午1点,孝顺老年学校书画班里墨香四溢。班长朱小毛早早地组织学员们就位,方舟老师以隶书笔法为主题,开启了生动的教学。教室里,宣纸铺展,毛笔轻蘸浓墨,空气中弥漫着对书法艺术的热爱。</p> <p class="ql-block"> 在方舟老师的指导下认真临摹字体结构与布局技巧。他们专注的神情仿佛将时间凝固,每一笔都承载着对书法的深刻理解。</p> <p class="ql-block">课堂上,方舟老师先示范隶书“蚕头燕尾”的经典笔法,笔尖起落间尽显古朴韵味。他耐心讲解中锋行笔的要点,强调“横画不平、竖画不直”的隶书精髓,并手把手纠正学员握笔姿势。学员们专注临摹,宣纸上行笔沙沙,虽笔触略显生涩,却透着对书法的热忱。</p> <p class="ql-block">老学员们正在书法教室里练习书法,他们专注地书写着汉字;墙上挂满了各种书法作品与装饰画。每一幅作品都像是一个故事,诉说着作者的情感与思想。</p> <p class="ql-block"> 多人正在教室里练习书法,他们坐在桌子旁专注地书写着毛笔字。毛笔在他们手中挥洒自如,仿佛在纸上跳动的音符。</p> <p class="ql-block"> 几个人认真练字或欣赏书法作品,在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空间内交流学习。他们的笑容中透露出对书法的热爱,每一次交流都是一次心灵的碰撞。</p> <p class="ql-block">一幅毛笔书写的汉字练习纸放在桌面上,纸上排列着多个方格内写有不同的汉字,字体工整清晰。这不仅是对书法技艺的磨练,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p> <p class="ql-block"> 一幅挂在墙上的书法作品上写着“清明时节雨纷纷”,旁边还有落款及印章。这幅作品将古人的诗意与现代人的感悟完美结合,让人感受到书法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两幅书法作品并排悬挂于白色展架上,左侧的作品以楷书为主,右侧则采用隶书风格书写诗词篇章。不同的书体展现了书法艺术的多样性,也让人感受到书写的乐趣。</p> <p class="ql-block">这幅书法作品展示了两段不同风格的文字,左侧文字以楷书为主,右侧则采用了草书形式;背景纸张上还附有一些小注释或签名。这种结合让人眼前一亮,仿佛看到了书法艺术的无限可能。</p> <p class="ql-block"> 这两幅书法作品分别书写着一首七言绝句与一首五言律诗,《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与《临江仙·乙巳仲春树民士》。古诗文的韵味与书法的美感相得益彰,让人陶醉其中。</p> <p class="ql-block"> 这幅书法作品展示的是毛泽东的一篇词作《沁园春·雪》,描绘了北方风光及历史英雄事迹。通过书法的形式,将词作的豪迈与壮丽展现得淋漓尽致。</p> <p class="ql-block"> 这幅书法作品展示了两段古诗文,左侧是一首七言绝句《登鹳雀楼》,右侧则是另一首五言律诗《春日》。古诗文的意境与书法的笔触相辅相成,让人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p> <p class="ql-block"> 朱小毛班长不时在旁协助,传递墨汁、调整纸张,细心照顾每位学员。课程尾声,大家展示习作,互相点评,笑声中满是成就感。这场隶书之约,不仅是笔墨技艺的传授,更是老人们以字会友、乐享晚年的美好时光。</p> <p class="ql-block"> 多幅书法作品挂在墙上展示,背景墙为灰色水泥墙面;一位穿着棕色外套的人背对镜头站在右侧观看展览。这些作品不仅是学习的成果,更是对书法艺术的致敬。</p> <p class="ql-block">照片书画班</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朱小毛班长</span></p><p class="ql-block">凌树民提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孝顺老年学校宣传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