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天是中国国家画院访问学者在韶关学习的最后一天,四月二十九日上午。我们来到了南华寺,刚踏入寺门,便感受到一股宁静祥和的气息。一条石板路延伸至深处,路旁停放着车辆,似乎为这古朴之地增添了些许现代生活的痕迹。我停好车跟随中哲和童正沿着石板路缓缓向寺内走去。</p> <p class="ql-block"> 走进南华寺,钟楼巍峨耸立,那庄严肃穆的氛围让人不禁放轻脚步。几位游客正在烧香祈福,袅袅烟雾在空中盘旋,为这片天地增添了几分神秘感。我们静静伫立,感受着这份宁静与虔诚,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p> <p class="ql-block"> 继续前行,一座传统的中式建筑映入眼帘,它静静地坐落在绿树环绕之中。门前的小路通向大门,仿佛引领着我们走向另一个世界。这里的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那么自然,让人不禁驻足欣赏。</p> <p class="ql-block"> 在南华寺我发现了一个精美的龙鱼。龙首造型栩栩如生地盘踞于其上,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庄重典雅。这不仅仅是一件艺术品,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承载着千百年来的信仰与祈愿。</p> <p class="ql-block"> 透过一个角落,我的镜头捕捉到了一个宽敞的院落。两侧整齐的小灌木丛和几盆陶罐点缀其间,上方悬挂着“藏经阁”的牌匾。这里文化底蕴深厚,仿佛每一块砖瓦都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庭院中央矗立着一座古塔,周围绿植环绕,传统建筑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阳光明媚照耀下,这里显得格外宁静和谐。我们不禁感叹,这真是一个修身养性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 向古塔方向走去,更为古老的红墙和石碑吸引了我们的目光。有着苍桑感的碑文说明着一切。前方开阔的空间供游人驻足观赏。</p> <p class="ql-block"> 置身在寺院内的风景中,更是心神清凉。</p> <p class="ql-block"> 中哲昨晚喝了二两酒,来到了伏虎亭,可惜这里早己沒有了老虎。</p> <p class="ql-block"> 沿着台阶拾级而上,我们来到了一处古色古香的建筑群落入口。两侧绿树成荫,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光影,为这片土地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p> <p class="ql-block"> 胡教授和国家画院的访问学者们跟着一位僧人在一座传统的中式庭院内聚集交谈或参观游览。他们驻足欣赏风景,听着寺内的僧人介绍。在绿色屋顶下的建筑物旁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 大家来到了塔前。</p> <p class="ql-block"> 围着塔周围参观。</p> <p class="ql-block"> 这是祖殿,也是人正多的时候。</p> <p class="ql-block"> 我们来到了卓锡泉,龙头嘴中吐出一条不急不慢的清泉水弧线,大家自觉的排着队净手,再喝上一口清甜的泉水。身心也为之一震,为之赶走了一些疲意和饥渴。</p><p class="ql-block"> 以下我为部分学者们,记录下这一刻。</p> <p class="ql-block"> 净手解渴之后,我们来到一处书房。胡教授挥毫写出了″清凉境″三个字,更为这古老的寺院,增加了一分重彩。</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棵巨大的菩提树,宅矗立于庭院中央,枝干粗壮盘旋向上延伸至蓝天。游客或驻足观赏或行走其间,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壮观。这棵菩提树仿佛见证了南华寺的沧桑岁月,成为这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 另一棵古老的菩提树矗立于庭院的左边,其粗壮的树干上长满了青苔与藤蔓,枝叶繁茂而苍劲有力。在阳光下显得格外生机勃勃,仿佛为这片土地注入了无限的活力。</p> <p class="ql-block"> 一座古建筑屋顶绿瓦覆盖,飞檐翘角装饰精美,屋脊上有雕刻图案点缀其中。前方有一棵修剪整齐的小树映衬着古典气息浓厚的环境,仿佛让人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画卷之中。</p> <p class="ql-block"> 路过斋堂。</p> <p class="ql-block"> 这里有33位法师的刻像。</p> <p class="ql-block"> 一块写有“藏经阁”三个大字的牌匾悬挂在古色古香的木制结构上,背景是蓝天白云下的瓦顶屋檐。是这里文化底蕴更加深厚,你看那的每一块砖瓦都在不停地诉说着古老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我们是从侧面转回到寺庙的正面。寺庙庭院景色,绿树成荫,远处可见一座黄色建筑的大门。近景中央有一座金色覆盖的祭坛,周围摆放着石雕动物雕像和其他装饰品,游客们正在参观游览。</p> <p class="ql-block"> 庭院内游人们或漫步赏景,或驻足交谈,在阳光下享受悠闲时光。远处山峦隐约可见,天空湛蓝无云,我们该离开这里了。</p><p class="ql-block"> 再见,南华寺!再见胡教授!再见!中国国家画院的访问学者们!</p> <p class="ql-block"> 由于摄影编辑比较仓促,有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各位老师和学者们,提出宝贵意见或补充修改。迪克拜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