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广东佛山-2025年3月顺德金榜古街(上)</b></h1><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贵阳张老者,游览日期:2025年3月19日</b></h5> 金榜街,原名大良水乡驿道入口处,因明清时期官府在此张贴科举考试结果及朝廷政令,故得名“金榜”,寓意“金榜题名”。这一功能使其成为古代顺德的文化与行政枢纽。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翰林院庶吉士伍文琯曾为当地题写“金榜”二字,进一步强化了这一名称的权威性。 历史上,金榜街所在的村落因临近河滩,以饲养水牛和制作牛乳闻名。1950年代曾有300余头水牛,其牛乳制品(如双皮奶、姜撞奶)技艺传承至今,2018年被列为顺德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街道仍保留多家手工牛乳作坊,成为美食打卡点。 邻近的莘村大街因“莘莘学子”得名,曾设有清代公益组织“青云文社”,资助科举学子;街道还保留金融家梁銶琚、近代邮政之父龙建章等名人故居。 如今金榜街通过活化改造,成为集历史、美食(如炸牛奶、牛杂)、文艺小店于一体的网红打卡地,并常举办庙会等文化活动。 金榜街,街道保留明清建筑风格(青砖黑瓦、骑楼等),并拥有始建于1583年的玉虚宫(北帝庙),供奉玄武大帝及罕见的地母娘娘,反映当地养牛业对生育崇拜的需求。 在顺德,每走三步就能遇见一家餐馆,每五步就能闻到不同的香味。这话虽然有点夸张,但也从侧面反映出一个事实:在顺德,美食已经渗透到城市的每个角落,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文化信仰。<br> 而在这座美食之城中,金榜街,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珠。 金榜上街,全长约600米的街道,静卧于顺德区大良街道,看似低调,却内藏乾坤。金榜街原名大良水乡驿道入口处,因过去皇帝颁布的政令都在此公示而得名“金榜”。 凤鱼皮,则是将新鲜的鱼皮,裹上蛋清和生粉,下锅油炸,炸至金黄酥脆,再淋上秘制的酱汁,即可食用。凤城鱼皮,香脆可口,鲜香四溢,是金榜街的一道传统名菜,也是许多老饕的心头好。 想象一下,数百年前,这里曾是信息传递的重要枢纽,来自京城的最新消息在此张贴,引来无数人驻足围观,讨论着国家大事,也品尝着当地的特色小吃。<br> 如今,政令公告早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但金榜街却依然热闹非凡,只是讨论的话题,从国家大事变成了“今天吃什么”。 而真正让金榜街名声大噪的,还是那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 当你坐在街边的小店里,品尝着热气腾腾的美食,听着老板讲述着金榜街的往事,你会发现,美食,已经成为了一种连接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纽带。 走进金榜街,仿佛穿越回古代岭南水乡。街道两旁,青砖绿瓦的房屋鳞次栉比,飞檐翘角,在阳光下泛着古朴的光泽。 金榜街的双皮奶,奶香浓郁,入口即化,两层奶皮,口感Q弹,回味无穷,堪称一绝。<br> 炸牛奶,则是将牛奶和淀粉混合,蒸熟后切块,裹上面包糠,下锅油炸而成。<br> 炸牛奶外酥里嫩,奶香四溢,是金榜街的一道特色小吃,深受游客喜爱。 双皮奶、炸牛奶、凤城鱼皮……这些名字,光是听起来就让人口水直流。 金榜上街的建筑,大多保留着传统的岭南风格,既有大家闺秀的典雅,又有小家碧玉的精致。它们就像一位位饱经沧桑的老人,静静地诉说着金榜街的百年历史。 双皮奶,顾名思义,就是有两层奶皮的牛奶。制作双皮奶,要先将新鲜的水牛奶煮沸,冷却后,牛奶表面会结一层薄薄的奶皮,然后将牛奶倒出,留下奶皮,再将牛奶倒回锅中,再次煮沸,冷却后,牛奶表面又会结一层奶皮,这样就形成了双皮奶。 走在金榜街上,各种香味扑鼻而来,让人眼花缭乱,恨不得每一样都尝个遍。<br> 在这里,你不仅可以品尝到正宗的顺德味道,更能感受到一种浓浓的人情味。<br> 金榜街上的店铺,大多是家族传承,几代人都在这里经营着祖传的手艺。<div> 他们热情好客,对每一位顾客都笑脸相迎,耐心地介绍着每一道菜品的特色和故事。<br></div> 金榜街,就像是一本厚重的历史书,每一页都记录着顺德的变迁。它既是美食的天堂,也是文化的宝库,更是心灵的港湾。在这里,你可以放下所有的烦恼,尽情地享受美食,感受生活,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