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广东清远阳山徒步行之二—水口古渡

洋溢

本来第二站是徒步水口秦汉古道,只是我累了没去走,就变成了逛水口古渡。徒步莫六公山路线后,同伴提出再去走水口秦汉古道,这条古道离莫六公大概13公里,开车过去不远,而且是返回的必经之路。看网上介绍,走水口秦汉古道要5个多小时,强度比莫六公山路线要稍大些,而当时时间已接近下午15时半了,如果走太快体力跟不上,走慢些估计天黑才能出来,就放弃了去走秦汉古道,准备就在古道入口的水口村等候同伴,顺便逛逛水口古渡。<br> 据介绍,水口古渡位于阳山县连江与七拱河交汇处,这座千年古渡不仅是秦汉古道陆路与水路转换的枢纽,更是秦汉古道的重要节点,秦汉古道到了水口,分支成两条古道走水路往广州。水口附近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在水口古渡前后的一段水域,是连江山水景色之冠,连江流到此地与七拱河相汇后,转了个九十度的大弯,两岸山峰起伏,各显秀姿,还有翠绿的田园、古旧的民居点缀其中,构成一幅淡雅清秀的山水画卷。水口古渡不仅风光秀丽,景色怡人,而且历史悠久,并是第四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乡音》的外景拍摄地。<br>  从莫六公山导航到水口秦汉古道,可在快到水口村位置,竟带我们走上了岐路,在山里走了一段后,发现不对,又掉头返回到主路上,再前行一公里,就可看到路边有一座木门,上有“水口秦汉古道”六字。下车后从木门进入,有两位金甲武士站岗的房子原是水口古道历史记忆馆,可现在关着门,一位金甲武士身上挂着博物馆从左边过去的提示。可从左边一直走到后面,都没看到博物馆。有介绍,水口村古道位于阳城镇水口村,呈南北走向。史载,水口古道始于当时的南征之用,该古驿道也是古代著名盐道,湖南等地的挑盐客在该古道上川流不息。现存的水口古道是当时的古驿道的支线之一,水口古道到了水口,分支成两条古道往广州,一条通往清远然后水路到广州,一条通往英德然后水路到广州。 水口古道隐藏在人迹罕至的英西喀斯特峰林之中,沿途有石门、石林、黄家大院及千年古樟等美景。水口古道徒步线路于2017年1月推出,分别有小环线八公里,大环线十六公里,供徒步者选择。 一行七人,两人不去,两人走了一小段返回,只有三人去徒步秦汉古道,他们准备走八公里的小环线。我们则去逛水口,先去了水口大桥边的水口文化广场,这里有韩愈的雕像。 公元803年,唐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因上书朝廷被贬阳山,出任阳山县令1年2个月。韩愈是阳山有史可考的第一位县令,为阳山留下了延续千年的浓郁韩愈文化。在广场旁边矗立着一座石牌坊,上有“水口古渡”四字。 穿过牌坊,江边是电影《乡音》在水口古渡拍摄的介绍,这里是第四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乡音》的外景拍摄地。昨晚住宿的青莲镇。也是电影《乡音》的拍摄地,它则位于青莲河和连江交汇处的地方,曾经被称为“小广州”。 江对面的山峰叫“将军山”,相传因西汉南海尉赵佗自立为王,伏波将军路博得奉汉武帝之令领兵镇压,出桂湘,下湟水,并在水口安营扎寨。后人为纪念这段历史,把耸立在连江与七拱河相汇处巍然屹立的山峰叫将军山。 来到水口老街,这是当地依托秦汉古驿道文化打造的特色老街,地处连江与七拱河交汇处,历史上是湘桂通往广州的陆路驿站之一。 老街范围不大,主要在江边保留了几栋老房子,但没有进行全面修缮,只是打扫整理了,房子里面也没什么东西。 这个老街没有店铺,也没什么游人,天气晴朗的日子,在老街上慢慢逛荡还是蛮惬意的。 行走在七拱河边,遇到有几伴画家在这里写生采风,这里风景特别美,吸引了很多画家、摄影家采风,写生、拍照。 著名书画家关山月曾到此漫游采风,惊叹此处风景之美丽,将水口一带称为“阳山小桂林”。 水口古渡静卧于连江畔,昔年舟楫繁忙,商贾云集,如今虽舟影稀疏,但江水倒映着两岸喀斯特峰林的嶙峋秀色,仍似一幅水墨丹青,令人恍若隔世。 老街尽头是河边栈道,一直通到水口秦汉古道对面河边。我们的汽车也就停在这里的停车场。到车上拿上无人机,准备航拍水口的景色。 在水口秦汉古道对面的河是七拱河,又称七拱水,旧称通儒水,发源于阳山与怀集县交界的石羊楼山。是珠江水系干流北江支流连江的支流之一。 七拱河上游在白莲乡,称白莲水,在白莲湖洞流入溶岩至太平牛鼻岩出口的潜流段,称牛鼻岩地下河,由牛鼻岩出口后称七拱水,最后在水口这里汇入连江。牛鼻岩地下河这一段在明天的行程中要经过。 水口对面的将军山,主峰海拔558米。汉元鼎五年(前112年),南越王相吕嘉发动叛乱。伏波将军路博德奉命南下事平乱,途中在水口一带受到顽强抵抗,不得不驻兵将军山下,将军山因此得名。 在将军山对面,水口村背后是“八仙山”,传说将军与八仙对奕,八仙人多智广,棋胜一筹,将军屡战屡败,一怒之下,将棋盘扫落连江,每当滩干水浅,江中“棋盘”、“棋子”依稀可见。 连江在将军山前转了个九十度的大弯,水口村就位于这个大弯位置。这里依山面水,峰丛如簇,奇峰林立,碧波涟漪。 徒步的同伴打来电话,他们没走大环线,走的小环线,现在小环线也只打算走一半,在水口的月脚村小组下山,要我们过那里接他们。 月脚村在连江江边,它是水口村下面的村小组,离水口秦汉古道入口大概1.4公里,也是秦汉古道的一个出口。 村子旁边就是八仙山,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一个个峰丛叠起,秦汉古道就是穿梭于这些峰丛之中的徒步穿越线路,古道顺着山势,蜿蜒曲折,起伏错落,从远处的峰林延伸而来。 七拱河在水口汇入连江,汇入连江前,七拱河经湟川陂出梅迳渡口,最终到达水口。‌水口村位于连江与七拱河交汇处,形成“丅”形地理格局,自古为水道咽喉和军事要地。水口江对面看地图是阳城镇,阳城镇是阳光县城所在镇,镇政府还在十多公里以外。<br> 连江在这里绕行水口镇的将军山,水量充沛,形成玉带环绕的自然景观。连江是北江最大支流,发源于连州星子圩,主干流长达275公里,在阳山县里连江从西北到东南穿过县城中间,总共流了81公里长。 太阳渐渐落山,同伴还没出来,干脆来到连江边看看,江边停有几条小船,还有一座白色的灯塔立在河湾转角处。 暮色里的将军山在连江投下苍青色倒影,这座因伏波将军路博德屯兵得名的山体,在这个角度与其他山峰连成一片。山体倒影随波舒展,恰似青铜镜面浮动的饕餮纹。这时徒步的同伴下山了,催促着上车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