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25日,牡丹区安兴中学以“云端”为桥,与全国乡村教育同仁共赴清华伟新乡村教育振兴云课堂第二十四讲之约。此次培训以“贯彻两会精神,加快提升乡村教育质量”为主题,恰逢“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关键节点,为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思想动能。</p> <p class="ql-block">【深耕·理论沃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政策解码,锚定航向:吕玉刚教授以两会报告为纲,深度剖析教育公平、素质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等核心议题。他以“数字教育普惠”“乡村教师成长阶梯计划”等具体政策为例,为安兴中学教师团队厘清教育现代化转型路径。</p><p class="ql-block">案例赋能,破局有方:牡丹区二十二中“学生阅读素养测评与提升”课题组分享实践智慧,通过“分级书单+AI伴读系统”实现乡村学生阅读量年均增长300%;内蒙古科技大学实验小学与菏泽市牡丹区实验小学科学教育协同组展示“双师课堂”模式,以虚拟实验室突破地域限制,让安兴学子同步参与国家级科创项目。</p><p class="ql-block">【实践·薪火相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阶成长”教师培养计划:安兴中学借鉴清华“县域高中数学教师培养计划”经验,推出“青蓝工程2.0”,通过“名师工作坊+AI学情分析+跨校教研共同体”三维赋能,数学组教师张晓慧在2024年山东省优质课评选中斩获一等奖,其设计的《乡村振兴中的几何应用》课程被收录为省级示范课例。</p><p class="ql-block">“家校社”协同育人生态构建:培训中“校园食品安全管理”模块引发强烈共鸣,安兴中学立即启动“阳光食堂2.0”升级工程,引入区块链溯源系统,家长扫码即可查看食材全流程信息,2024年家长满意度达98.6%,入选山东省“乡村学校管理创新案例”。</p><p class="ql-block">【共生·未来图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数字孪生校园建设:安兴中学与清华云课堂合作开发“智慧校园数字孪生平台”,通过物联网设备实时采集教学数据,生成个性化成长画像。2025年春季学期,该平台已助力教师精准干预学生偏科问题,全校学业水平测试优秀率同比提升21%。</p><p class="ql-block">“1+N”教育共同体辐射:作为牡丹区教育强镇筑基试点校,安兴中学牵头组建“牡丹-鄄城-曹县”跨区域教研联盟,依托云课堂资源库共享课程127门,开展“云端同课异构”活动46场,带动薄弱校教师专业成长。</p><p class="ql-block">【星火·初心如磐】</p><p class="ql-block">“教育是乡村振兴的‘芯片’,而教师则是铸造这枚芯片的工程师。”校长李明在培训总结会上如是说。如今,安兴中学教师团队正将培训所学转化为“行走的思政课”“田野里的科学课”,在牡丹大地上书写着“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的教育诗篇。</p> <p class="ql-block">这场跨越山海的云端对话,不仅为安兴中学播撒了教育创新的种子,更在齐鲁乡村教育振兴的画卷上,绘就了一抹属于安兴人的亮色。当教育的星火照亮每一个乡村孩子的梦想,乡村振兴的宏图,便有了最生动的注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