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汽车驶进恩施大峡谷,便看见云雾在田野之上、大山之中优雅地飘浮着,衬托着恩施的秀美山色,在我的眼帘中呈现一场场视觉盛宴,很多驴友发出阵阵“哇、哇”喝彩声,仿佛点燃了心中的热火,我忍不住掏出手机,擦去车窗玻璃上的水雾,手机紧贴车窗玻璃,在汽车快速行驶中留下那一瞬间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 原本的计划是今天去游览恩施大峡谷的,但天气预报说,今天有中雨,经龙岩环健群领队“中华”与导游协商,今天改游“鹿院坪”,说是雨中游览鹿院坪会安全些。虽然我们中间有些人对雨中游览有些担忧,但对我们这样的老驴来说,这也是稀松平常。约11时10分,汽车停靠在鹿院坪景区入口——桥垭口,于是,一行38人分成两队,一队乘景区斜行电梯下山,一队走山间小道下山。</p> <p class="ql-block"> 山间小道有一大段在悬崖石壁中人工开凿出来的精心打造的水泥石板面,绝大部分小道上方都有水泥挑染板面,防止峭壁上的落石滚落伤人,有小部分在石壁上斜挑钢梁和钢丝网,也是为了防止落石伤人。后面一段下山路都是石条所砌小径,据说这条“之”字形小径有42拐1520阶,我没有心思去数,倒是对鹿院坪的传说感兴趣,不知这条路径是不是裴氏受玄鹿指引的那条路径。</p> <p class="ql-block">鹿院坪全景</p> <p class="ql-block"> 相传,明末清初,朝廷施行“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政策。时湖南桃园县裴氏三兄弟等人迁施南府恩施县北乡板桥新田,试种湖南带来的稻谷种,但稻子只开花不结籽,便断定地势高了,去寻找地势较低之处,发现深山峡谷底有一树木葱郁的地带,但无路下去,在今鹿院坪河坪口悬崖上挂接36匹白布,揪着白布下到崖底,见这里两边高山,中间平坦,一河中流,气候温润,土地肥沃,古木参天,十分高兴。但回去的时候,发现挂在悬崖上的白布被鼯鼠咬断,无法上去,眼见所带干粮吃完,也没有找到上崖之路,正当众人绝望之时,见一群山鹿沿河向上往今桥湾山崖上走,便跟着鹿走,终于爬上悬崖顶,以后便从这里凿路到崖底,在中间河两岸开荒垦田,成功种植水稻与油茶,部分裴姓人从新田迁居这里,以后又有朱、周、李、侯等姓人陆续迁居至此。</p> <p class="ql-block"> 鹿院坪原名鹿引坪,是为纪念“玄鹿指引”之意,后又因与山鹿同住这片峡谷山林,便以“鹿院坪”为名。据查,鹿院坪平均海拔1700余米,在这即将春季圆满时节,今日灰云压顶,峭壁如黛山坡翠绿,一片浮云横亘在峡谷之中,如行云之舟,将鹿院坪这片深坑似的峡谷妆扮得如梦似幻,让人感觉崖底愈发神秘莫测和心生向往,更激发我们一探究竟的意愿。</p> <p class="ql-block"> 在半山腰时,那片云舟已渐渐散开,但见对面山峦起伏山涧里,有白云似轻纱帐悄然掩盖,为鹿院坪覆盖一层神秘面纱,若不是谷底有一条清晰的桔红色道路,疑似我们正走向一处人间仙境。</p> <p class="ql-block">下山路上,遇见许多大花野茉莉,此刻花开正浓,但许多花瓣被昨夜的风雨打落了尘埃,残留花瓣和雅嫩花芯在风中轻轻摇曳,留有余香在鼻尖萦绕,几对夫妻真情流露,与残花相伴,脸露爱惜;在崖底鹿院坪一条大路旁也有一棵大花野茉莉,妻子看到满地落花如雪,上前捧起落花,亦笑脸如花,映照得脸庞似年轻了几分。</p> <p class="ql-block">蝴蝶湖</p> <p class="ql-block"> 到得山下,山底为一狭长形的坪地,这处坪地应该就是鹿院坪原址了。坪地中间有一条潺潺溪流,一座桥上游筑起一座水坝,河堤锁住一片深蓝,那深蓝倒映两边山崖和两条绿带,和着远方峡谷中间那个低矮的山峦,这幅画面像极了一只巨大的展翅飞翔的绿色彩蝶,我瞬间莫名感动,随即与妻分享这一发现。</p> <p class="ql-block"> 也许这里已经开发成了旅游景区,鹿院坪整个环境已经重新规划并整治,这个唯一不通车的村落,宛若与世隔绝,实际上,因旅游开发村容村貌变了模样,现代建筑水泥路、石板桥,以及街面风格的吊脚楼,而且这些吊脚楼都经营着餐饮和土特产买卖;原本的水田没有了,变成了满坪的油菜并花开正浓,鹿院坪已失去了原始风貌,呈现在游人面前的只有大自然的绚丽风光。喜爱人文风情的游人只得到远处山坡上乃至其他未开发区去找寻和探秘了。</p> <p class="ql-block">鹿角峰</p> <p class="ql-block"> 我与大多数驴友一样喜爱大自然风光,只在心里感叹一番,便即释然。转过街角便看见一双对峙尖峰,只见一座山峰一分为二,如一对犄角,这就是著名的鹿角峰了。</p> <p class="ql-block">一级瀑布</p> <p class="ql-block">二级瀑布</p> <p class="ql-block">三级瀑布</p> <p class="ql-block">四级瀑布</p> <p class="ql-block"> 迎着一对犄角山峰,我们拾阶而上,从第四级小瀑布,连看第三级和第二级瀑布,眼看就要到达石壁面前,心中不由产生一个疑问——瀑布的水从何而来时,很快就有了这一答案,原来这第一级瀑布就挂在鹿角峰陡峭的石壁上,水是从上方峭壁的一个圆形石洞中流出来的,心中感叹,这丰沛的水竟然是从如此高海拔的地下河中冒出来的,无愧为神奇的大自然造物,也就不用去一一赞美这四级瀑布的美了!</p> <p class="ql-block"> 原路返回,按照指示牌,我们走向玄鹿地缝。鹿院坪有两条河,之前地处中间的河就是中间河,刚才所见鹿角峰而下的河是否叫刘廖河呢,我不得而知,因为我没有看到其他河流了。沿着刘廖河这侧的小径而下,小径在一条夹缝的左侧石壁上开凿搭建而成,这里头顶上方倒没有搭建防护板或防护网,想必这处没有发生滚石滑落。</p> <p class="ql-block"> 沿着石壁小径拾阶而下,鹿角峰渐渐消失在眼前,夹缝之中渐渐传来轰鸣声。原来,在郁郁葱葱的灌木丛林中蕴藏着一处更神秘的峡谷瀑布,往下行走,夹缝逐渐放大,一面巨大的黝黑石壁如刀削斧劈,眼前黑压压一片,挡住了视线,让你的心灵不由受到莫名的威压,若非耳边传来轰鸣之声和夹缝前方透过的光亮,是否让其他人感到恐惧,反正我是有所感的。</p> <p class="ql-block"> 好不容易下到夹缝地面,也渐渐看清了这条高差将近百米的瀑布,瀑布将原先连接在一起的磐石冲刷出一个圆形水槽,在你眼中描绘了一种“水滴石穿”的韵味。飞流直下的溪水如一条银柱,束流垂落,溜石擂潭而轰鸣,尽显巍峨壮观。银柱垂落之处,是一深蓝之潭,蓝潭也颇神奇,日久经年溶化了依水的四周石壁,也成了一个溶洞,像是一颗明珠相嵌在两岸峭壁之中。此潭称为鹿饮潭,传说有神鹿驾晨雾而来,饮潭中仙露之后乘朝之彩虹而去。</p> <p class="ql-block">青砖</p> <p class="ql-block">危墙</p> <p class="ql-block">神秘文字</p> <p class="ql-block">仙人指路</p> <p class="ql-block"> 小径至鹿饮潭之后,沿左岸峭壁向中间河而去,只见峭壁或凸出或凹陷,尽显嶙峋。一处石壁似青砖砌成,或规则整齐,或古老破旧如危墙将倾;一处刀削石壁如摩崖石刻,又似一种古老文字,或铭刻某种神秘的故事,令人悚然而立;还有一处凹陷的崖壁竟然形成一个镂空钟乳石,钟乳石上端分岔出一小段,如一小指指向小径,宛若“仙人指路”。</p> <p class="ql-block"> 很快,小径指引我们走进一个峡谷之中,这里应该就是景区标示的“玄鹿地缝”了,“地缝”中有一条小河,应该接自鹿院坪的中间河,下方河床比上方地缝裂口要宽上许多,显得上、下窄,中间宽,截面呈葫芦状,宽处十几三十米,窄处只有几米,应该是地缝下方的岩石被河水长期浸润和冲刷,溶化了依水的石壁,逐渐成了现今的模样。观光小径在葫芦的中间部位,天光透过地缝缝隙照到葫芦形的石壁上,光线被黑乎乎的石壁捕获吸食,走在其中,好似一个个溶洞连接在一起,地面湿迹斑斑,空气阴暗潮湿,犹如暗无天日,可见,“地缝”之名当之无愧。</p> <p class="ql-block">大鹏展翅</p> <p class="ql-block">银瀑</p> <p class="ql-block">铜瀑</p> <p class="ql-block">天穹雨帘</p> <p class="ql-block"> 地缝之中还有四个较为奇特之处。一为奇景“大鹏展翅”,地缝开裂之处,一凸出尖石与其相连接的地缝弧线和地缝中暗黑的葫芦石壁恰好形成一种“大鹏展翅”的神奇画面,那巨大翅膀仿佛在有力扇动,人在翅膀下面,感觉遮天蔽日、呼吸急促;二为“银瀑”,是富含硝矿的水沿石壁流下来,由于硝矿是乳白色的,便形成了银色的瀑布,现在银瀑出口处似乎断流了,不知还能保留多久;三为“铜瀑”,它是地缝上方的硫磺厂生产期间人为造成的印迹,据说是硫磺厂的矿渣在此处倾倒至河中,三十年的岁月印刻于此;四为“天穹雨帘”,地缝上空恰好有一束水流在葫芦洞天中化着雨帘飘散而下,天光照得雨帘晶莹剔透,如点点星光,点亮了整个地缝葫芦,似在照亮了我们的归途。</p> <p class="ql-block"> 走过一条钢绳索桥,爬上山崖便回到了鹿院坪。从地缝中走出,我有一种重见天日的体验之感,亦或这就是陶渊明笔下《桃花源记》中的“豁然开朗”之感?只可惜,鹿院坪已经是现代社会中的一员了,仅差一步——通车而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