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探索张謇足迹,感悟生态文明</p><p class="ql-block"> 一一一 兴化市中堡镇老干部党支部赴南通红色学习侧记</p><p class="ql-block"> 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为进一步丰富退休的老干部精神文化生活,凝聚银铃力量,4月25日,兴化市中堡镇老干部党支部组织全体老党员赴南通开展主题党日活动。</p> <p class="ql-block"> 南通故里张謇,与中堡渊源颇深</p><p class="ql-block">南通是近代著名企业家、政治家、教育家张謇的故乡。张謇先生以实业救国为理想,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和370多所学校,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宝贵的贡献。他与中堡镇也颇有渊源,1915年,时任国民政府农商总长兼全国水利局总裁的他,将中庄醉蟹推荐到巴拿马国际博览会,赢得了食品类金奖。</p> <p class="ql-block"> 追寻先贤足迹,触摸近代化脉搏</p><p class="ql-block">首站,老党员们走进南通博物苑张謇纪念馆。作为中国近代实业救国、教育兴国的先驱,张謇“以实业带动教育,以教育反哺民生”的实践,深深触动了每一位参观者。在讲解员的引领下,老同志们驻足于张謇手稿、大生纱厂创办史料前,重温其“父教育、母实业”的救国思想,“张謇在民族危亡之际,以一己之力兴办工厂、学校、医院、甚至规划城市,这种家国情怀和实干精神,至今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79岁的老党员陈汝明感慨道。展馆内,张謇主持修建的水利工程模型、南通近代城市规划图等产品,更让老同志们直观感受到“中国近代第一城”缔造者的生态智慧,他在百年前便提出“治水必先治岸”、“城乡统筹发展”等理念,与当代生态文明思想不谋而合。</p> <p class="ql-block"> 五山揽翠,江海生态蝶变的时代答卷</p><p class="ql-block"> 午后,参观学习的队伍抵达南通五山国家森林公园。.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的第一站便是这里。乘坐景区旅游中巴里远跳,长江浩荡东流,沿江湿地绿意盎然,与昔日的“化工围江”景象形成鲜明对比。沿着习总书记走过的路,欣赏青山绿水,碧波浩渺的春景,老同志们对秀美的生态风光连连点赞。大家纷纷表示,五山地区滨江片区生态修复是我省最美生态修复的典型案例,也是“两山”理论最生动的注脚。漫步滨江步道,切身感受“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实践成果,镇老干部支部书记房卉彩动情地说:“张謇先生若能看到今日南通的生态新貌,定会欣慰一一他未竞的江海梦,正在新时代变成现实。</p> <p class="ql-block"> 银发心向党,余热映初心</p><p class="ql-block"> 返程途中,一场别开生面的“车厢党课”随即展开。老同志们结合所见所感,畅谈如何将张謇精神与生态治理融入基层治理。“我们镇里河网密布,南有蜈蚣湖、北有大纵湖,可以借鉴南通经验,把生态治理和乡村振兴、文化旅游有机融合起来,老党员要带头宣传环保,让“水清岸绿”成为中堡的新名片……,热烈的讨论声中,夕阳为车厢镀上一层金辉。</p><p class="ql-block"> “绿 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通过实地探访张謇故里,考察近代工业遗址和生态修复典范,老同志们一段跨越百年“历史对话”中汲取奋进力量,为助力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凝聚“银发智慧”。</p><p class="ql-block"> 车轮滚滚,载着满怀收获的老同志们驶向归途;而张謇精神与生态文明的种子已在银发心间悄然生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