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兰 遍地开

张林初

<h1>  暮春四月,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春意盎然。走进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在树林底下,道路两旁,大片的二月兰竞相开放,颇具气势。高大的树木与低矮的二月兰交相辉映。</h1> <h1>  在和煦的春风中,紫色的小花镶嵌在纤细的枝茎上,绿叶与紫花相互映衬,层次分明,美不胜收。微风拂过,成片的花朵在风中摇曳,仿佛万千小蝴蝶即将振翅飞翔,令人陶醉。漫步在花丛中,仿佛踏入了一个紫色的梦幻世界。</h1> <h1>  二月兰,因其常在农历二月开花,花朵呈蓝色或紫色,故得此名,别名紫金草,<font color="#ed2308">学名叫诸葛菜</font>,系十字花科诸葛菜属,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之所以被称为诸葛菜,则与三国时期的蜀汉丞相诸葛亮有着不解之缘。据传,在诸葛亮率军出征、粮食匮乏之际,他命令士兵们挖掘野菜充饥,其中便发现了这种营养丰富、叶茎均可食用的植物。士兵们广泛种植,以解燃眉之急,后人为了纪念诸葛亮的这一发现,便将其命名为“诸葛菜”。<font color="#167efb"> 二月兰的花语为“不忘历史,珍爱和平”。</font></h1> <h1> 二月兰的花朵先紫后白,从下到上渐次开放,花期持续两个月左右。其叶片绿葱葱,与紫蓝色的花朵相映成趣,清新淡雅,尤显美丽。如若只有一两株二月兰在百花之中,并不显得特别出众。然而当无数二月兰一起来绽放时,便形成了铺天盖地的花海,激荡起腾腾紫气,让春天更加芬芳妩媚,艳丽多彩,撩人心扉。正如季羡林在《二月兰》中所描绘的那美丽场景:<div> <font color="#167efb">  “只要有空隙的地方,都是一团紫气,间以白雾,小花开得淋漓尽致,气势非凡,紫气直冲云霄,连宇宙都仿佛变成紫色的了。”</font><br></div></h1> <h1> 二月兰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早春的绽放,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的青睐,他们通过诗词歌赋来赞美二月兰。苏轼的一首《二月兰》,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二月兰独特的姿态和婉约的气质。诗中写道:<br> <font color="#167efb">  “二月兰匂受宠,花前低斜度宿酒。浓霜透瘦管,小庭生晚修。晶英自纷簇,芳舶共扶掇。唯葩始得鲜,已警北窗竹。“</font><br></h1> <h1>  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对二月兰情有独钟,他的诗句<font color="#167efb">“千古幽贞是此花,不求闻达只烟霞。采樵或恐通来路,更取高山一片遮”</font>在民间广为流传。这首诗以高洁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成为二月兰的文化符号。 </h1> <h1>  二月兰是一种既美观又实用的植物。它不仅具有良好的观赏价值,更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野菜,其嫩茎叶可食用,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维生素和多种微量元素。同时,二月兰还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其种子含油量高达50%以上,是一种优质油料作物。</h1> <h1></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