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办新会陈经纶中学教育集团“学科融合双师共研”活动

江门市新会陈经纶中学

为深入贯彻落实《202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广东省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7年)的通知》等文件精神,进一步提升教育集团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2025年4月28日上午,在新会陈经纶中学体育馆举行了新会陈经纶中学教育集团“学科融合双师共研”活动。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活动视频</p> 在新会区教师发展中心的专业指导下,我校精心策划并主办了新会陈经纶中学教育集团"学科融合双师共研"主题教研活动。来自新会区各兄弟学校的骨干教师代表、新会区郑雪锋名师工作室成员、新会区高中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以及新会陈经纶中学教育集团的教师们齐聚一堂,围绕学科融合教学实践展开深度研讨与交流,共同探索新时代教育创新发展路径。<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参加共研活动的专家与领导</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现场听课的老师们</p> 首先,周芷璇、李响老师带来音乐美术融合课《影·声·色——皮影艺术解码》。本课以皮影艺术为核心,通过《功夫熊猫2》片段导入,引导学生认识皮影的表演形式。课程系统讲解皮影从汉代至明清的发展脉络,对比南北方流派在造型、题材、表演及文化根源上的差异,分析音乐对氛围渲染、节奏控制和角色刻画的作用,并演示皮影制作的八大工艺流程。学生分组实践,参与皮影制作、AI编剧、音乐设计及表演统筹,培养协作与创新能力,结合非遗传承与现代动画案例,探讨传统艺术的当代价值,激发文化认同与传承责任感。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周芷璇、李响老师的音乐美术融合示范课</p> 接着,林晓岚、容珮翎老师带来语文音乐融合课《听乐读诗,以诗谱乐——念奴娇·赤壁怀古》。课堂以诗乐同源引入,让学生为不同风格音乐搭配宋词,开启探索之旅。通过聆听《大江东去》,分析其与词上阕壮阔意境与词的契合,体会作者情感。同时,教师通过深入探讨周瑜形象,带领学生理解苏轼心境,并尝试为词下阕配乐。最后,教师借助经典的《但愿人长久》拓展视野,引导学生运用表格指令 AI 为其他诗词配乐创作。课堂上学生从多维度理解诗词,学会双重视角分析作品,提升文学与音乐素养,感受古典文化魅力。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林晓岚、容珮翎老师语文音乐融合示范课</p> 同学们在课堂上专心听讲, 积极参与讨论,师生互动频繁,课堂气氛轻松活跃。 随后,新会区教师发展中心培训部部长刘民毅强调AI在教育发展中不可阻挡的趋势,展示了利用AI进行教研评课的新方式,提升了教研评课效率和质量。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刘部长展示如何使用AI评课</h3> 专家们紧扣“学科融合双师共研”进行深入研讨。各位专家肯定了本次双师共研活动的成果,指出双师课堂是综合化实践,重在融合与交流,打破了传统单科授课局限,促进了跨学科主题学习,并鼓励教师响应时代号召,不断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模式。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专家研讨沙龙</h3> 区教师发展中心何勇涛主任高度评价本次活动,指出本次活动不仅跨越了传统学科的界限,还通过双师共研的模式,促进了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深度合作与交流,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跨学科思维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持,并提出了活动的改进建议。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何主任对活动进行点评</p> 本次活动展示了跨学科教学模式,促进学科融合,引领教育发展新趋势,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双师课堂要求教师们具备更强的协作能力和跨学科教学能力,推动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升,为新会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参会人员合影留念</h3> <p class="ql-block">撰稿:简子贤</p><p class="ql-block">摄影:魏芳钰 </p><p class="ql-block">录影:廖振华、伍泳思</p><p class="ql-block">照片整理、编辑:周芷璇</p><p class="ql-block">一审:李 岚、曾武智</p><p class="ql-block">二审: 学校办公室</p><p class="ql-block">终审:冷 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