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四月的北方校园,春寒尚未完全褪去,却已涌动着生机:马头镇北水门楼两侧的小草刚冒出嫩尖,柳树的花苞裹着绒毛悄然挺立,灰色的小瓦在淡蓝天空下更显庄重。为引导学生发现建筑之美,感受季节更替中的细节变化,2025年4月29日,求是六年级四班的学生在美术教师的带领下,开展了以“建筑之美 春韵马头”为主题的户外写生活动。</h3> <h3> <br> <br> 一、聚焦建筑:在观察中捕捉结构与线条<br><br> 当日下午,学生们携带画具来到北水门楼前的小广场。美术教师高老师首先以北水主建筑为例,讲解建筑写生的要点后,孩子们分组观察不同角度的建筑:有的站在广场远端,远眺北水门的整体轮廓,用铅笔轻轻勾勒屋顶的坡度与墙面的垂直线条;有的贴近北水门外墙,细致描绘砖缝的纹理,门楼的装饰浮雕。学生们一边观察一边记录,在对比与细节中发现建筑的几何之美与人文气息。</h3> <h3> <br>二、专注创作:让建筑在画纸上“生长”出温度<br> <br> 在写生过程中,学生们以建筑为主体,辅以初绽的春色,展开创作。低年级学生多用蜡笔和马克笔,着重表现建筑的明快色彩,中高年级学生则尝试水彩与素描结合,用淡灰色渲染墙面阴影,用流畅的线条勾勒走廊的立柱,有的学生蹲在草丛边的身影、举着画板的侧脸,让建筑场景更具生活气息。</h3> <h3><br> 活动结束后,学生们捧着画作交流感受:“原来从不同角度看,我们镇的北水门会组成不同的形状,像一幅立体的画!”</h3> <h3> 此次写生活动是求是小学“校园美育系列课程”的重要环节,通过聚焦建筑这一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的载体,让学生在描绘线条与结构的过程中,学会用理性与感性结合的视角观察环境。当孩子们的画纸上不仅有笔挺的北水楼,还有砖缝里钻出的小草、周围栽植的绿树,美育的意义便已超越技巧,成为连接马头与心灵的桥梁。</h3> <h3> 编辑:高 军 <br> 审阅:徐勤超<br> 2025.04.29</h3>